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79

分节阅读 6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胡同一条,没办法走下去,可是这个流水线的技术,让富弼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一个人,如果把一件东西全部都做出来,肯定是速度慢的,中间,每一个步骤,衔接,或者是乱了的话,就会影响到下一个步骤,可是如果单独每一项,把这一项都给弄到最精,那么不但出来的质量很好,而且速度也快,这个恐怕就是定海军强大的根源。

他也算是一个实干的官员,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之后,就开始尝试着制作的,还真的,就制作出了点东西,比如说,在木器工坊,选择一个木器进行制作,把零件差不多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的,每一个人加工每一个部分,然后进行汇总。

这个,在定海军,他只是简单的尝试一下,在使馆,只是一个简单的,借助着简单的手工做了一下,效率提升了很好,更大规模的,或者更加熟练的,就只有让韩琦这么做了。

流水线,分工协作,韩琦愣了一下,眉毛一挑,他似乎想到了一些东西,当年,在大名府的时候,定海军接下枢密院的铁料供应,他还是出力,当时,甚至前往了一次大名府。

在那一次之中,定海军展示了很多的宝物,似乎他听到也一耳朵半耳朵的,其中好像就有这个分工协作,当时是一个铁匠台为单位的,主要是铁匠。

当时的韩琦,对于工匠,并没有多么的重视,当时又不是全面的了解,只是知道了一点点之后,就没有再加深下去,现在富弼重新提起来之后,顿时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看样子,这或许就是定海军强大的根源吧。

韩琦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把富弼总结出来的东西,都给记录下来,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在北宋,在汴梁重现出来的。

富弼的信很长,之前所说的分工合作,只是整个书信的前面的一个部分,后面还有。

不过在用了不短的时间,把富弼整个信件都给看完了的,韩琦的表情有些古怪,在之后大量的篇幅之中,富弼所说的核心就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加薪。

升职加薪,这对于普通人,或者小官小吏,他们希望升职加薪,可是到了富弼这个层次,还要升职加薪,再升职,就只有三大了,枢密使,首相,三司使,这三个,那个可以让给富弼的。

不过仔细看完之后,韩琦有绪白了,定海军高昂的工资,让定海军的一个普通的工人,都比科举出身的官员还要高,甚至影响到了这些官员的心态。

韩琦最近,也听说过,底层官员在抱怨,整个北宋的经济实力好了,各种的行业都相对比较景气,生意好做的同时,一些东西在涨价,同时,以前没有的东西,现在冒出来,整体的花费是提高的,以前,一个总收入在100贯左右的官员,可以在汴梁过的不错,现在,似乎有些困难,会闹饥荒。

看完了信件,韩琦心中有数,并且把富弼的这个建议给记在心中,现在北宋的中枢是有钱的,收入的增长,剩余的资金不少,涨俸禄只要是理由合适,不存在问题。

第七百七十三章应用疑惑

军械司木器坊,这里曾经是整个北宋,最为庞大的制作箭的场所,不过现在慢慢的恢复了。

本身,北宋的军工,绝大部分都交给了定海军,无论是从铠甲,武器,包括刀枪剑戟这些东西,因为很简单,定海军制作出来的,质量比北宋的要好很多的,价格上面,只是北宋四分之一,甚至更低,这种情况之下,当然是买便宜的。

不过伴随着定海军攻破辽国,在一定意义上面,跟北宋处于并立的状态,那么武器这样的东西,就不能掌握在对方的手中,趁着现在没有撕破脸得到前提下,大量的购买了各种的武器装备好耗材,可是自身的体系,也会兴建起来。

富弼总结出来的经验,韩琦认真的看了一遍,还真的就是很简单,太难的话,富弼也总结不出来,一听就懂了,在这样的前提下,韩琦也知道,如果能够学到的话,以目前的北宋的工厂产值,哪怕效率提升1成,最终利润的提升,都是以千万贯为单位的,真的提升个三五成,对于北宋的提升,不言而论的。

或许,这个跟定海军的实力差距,依然会很大,可是这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小规模的尝试,特别是在木制的结构之下,很合适,所以韩琦来到了木器坊。

作为首相,突然光临军械司的一个小小的单位,这个单位的负责也不过是五品,跟韩琦之间有天上地上的区别,同时,早就通知他们,找到一些能工巧匠,最好是制作木器。

工坊之中,别的不多,匠人是真的多,负责官员找了十来个巧匠,稍稍磨合一下,就可以开始了。

韩琦简单的看了一下,本身准备离开,可是这猩匠们,还真的是不错,稍稍的观察了一下富弼的经验,就开始工作了,听起来,可能花费的时间不长,韩琦索性等一下。

大概是一炷香时间,中间有人交流了几下,并且重新的分工,然后,开始了一波正式的制作,这个制作,节约了一定的中间步骤,最终,效率大概提升了半成。

这样的效率,提升不算明显,最少说,韩琦脸上,并没有高兴的表情,这时候,其中一个工匠说了几句,几个人凑在一起,大概交谈了一小会,然后重新的分工,并且到的工坊之中,再叫了几个人出来。

韩琦不熟悉木器坊之中的一切,到时负责人相当知趣,上前就解释道,最早来的,这是木器坊手艺比较好的,他们都可以称之为大匠了,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开工,十几个人用于工序的制造,有些浪费了,所以叫来了一部分小工还有学徒,进行相应的配置。

韩琦眉毛一挑,他有绪白了,如果说有些东西,只有工匠能够做,这样的效率提升半成,并不算高,可是如果降低到小工,帮工,甚至是学徒的程度,这不就以为着工匠的数量的提升么的。

实际上,真正的结果还不单单是这样,最终这个工序,由原来12个工匠,降低到了2个工匠,4个小工,还有12个学徒,人数增加了6个,可是工匠的数量大大的减少。

最核心的,必须要工匠的,由工匠上,剩下的,由小工和其他人来做,效率似乎还增加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