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78

分节阅读 6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已经尽可能的加快了,可是全部到位,可能要一两个月之后,一直持续到苗妃抵达之前。

好在,这个勤工的主体的结构已经出来了。

富弼听说,是为了苗妃而专门兴建的寝宫,顿时来了精神了,也顾不上郁闷到乐。

富弼此时的身份,是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在北宋,除了少数几个,没有人比他职位更高,如果换成之前,一个后宫的贵妃,哪怕他有定海军这么一个大金主在后面,也最多就是不招惹就好了,后宫不得干政那是铁律,在北宋,文官连皇帝的圣旨,都可以顶回去,更别说一个后妃了。

可是现在,伴随着定海军的占据辽国,定海军从一个北宋的边境军州,变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北宋周围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得存在了,就算是富弼,也不得不重视起来的。

整个寝宫,就在整个沈阳的上游,顺风顺水的地方,赵信从最开始,就没有想过,把这个勤工给建设到沈阳的中心去,哪里到处都是工地,未来肯定是繁华的大城市,不太适合有这么的一个寝宫。

这个寝宫,占地非常的庞大,距离沈阳的核心位置,差不多有30多公里的样子。

在赵信看来,这个就是为了消暑和居住来做的,没必要距离核心区域那么近,这个区域,依山背水,比较的舒适,有经过了合理的布置,一大片的宫廷还有园林,目前园林还没有全部起来,只是一些小规模的,但是主体建筑物都起来了,一共有36个院落在内的,近400多个大小不同的房屋。

富弼远远的看着,因为30多公里的距离,已经出了沈阳城区,目前城区,也就是60公里的,区域,甚至其中绝大部分,还都是一片块空地,有些地方,只是简单的规划好了,还没有投入建设之中了,这里更是如此,周围最少5公里之内,是没有任何的建筑物的,整个宫城,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外侧有严密的防守,而内侧,则是大面积的园林景观,非常的精致。

院落众多,还有大量的宫廷和富庶建筑,全部转下来都需要相当的时间,特别是关系到苗妃的寝宫,应该是内宫的人过来检查,可惜现在没有内宫的人在,把这件事情当做国事的话,富弼来检查也是可以的。

富弼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参观,认真的询问了每一个园林的情况,不得不说,这个园林设计的非常的好,投入也非常的大。

当年定海军帮助仁宗的重建皇宫的时候,虽然规模够大,可是也是耗费工时而已,没有那么多珍贵资源,这样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中完成。

可是这个寝宫就不一样了,主体的建筑,还是定海军的特色,可是附属的那些,全部都是使用来自天南海北的奇石,一些已经到了,果然是气象万千的。

耗费巨大不说,其中的心思,足以看出的赵信对于苗妃的态度。

如果说,之前来到定海军之后,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坏事情,这却是一个好事情,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赵信对于苗妃的态度,关系到北宋将来,很多的立场,都是要赵信来决定,哪怕苗妃对赵信的影响非常轻微,都必须要做到,更别说,看赵信的一切行动,苗妃对他是有影响的。

对于富弼来说,此时此刻,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性,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更别说,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小,是非常之大的。

现在就这个园林可以看出来,赵信对于苗妃的感情,还是有的,只要有感情就可以,这个可以借助。

听起来有些不太靠谱,可是却是真实存在的,在一个以皇帝为主题的国家之中的,皇帝的意志非常的关键,如果皇帝同意的某种的决定,哪怕稍稍过分点,也可接受。

同样的,那个游乐场,富弼也看了,虽然他对于孩子的玩具,不怎么的看重,可是每一个都看的非常的仔细,富康公主是跟随着苗妃一起来的,这个跟赵信同父同母的姐姐,本身,并不太重要,可是为了他,居然耗费如此的巨大,专门的兴建了一个庞大的游乐场,这中间的东西,都值得说道说道了,

在富弼看来,有任何一丁点的希望,都会投入全部的努力,更别说,这个希望还非常大,或许这也是来到了沈阳之后,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第七百七十二章富弼的信

北宋的汴梁城,依然是这么的热闹,在定海军的促进之下,北宋兴建了不少的工厂,其中很大程度上面,都是在汴梁,这些工厂,推动了北宋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促进了民间的繁华程度。

钱如果是定量的话,那么这里用多一点,那边就会用少一点,可是如果,这个钱不是定量的话,存在着增长的话,在足够生活的资金,被固定下来之后,收入的不断增加,必然会让生活水平上涨。

换成后世的话说,那就是购买力增强的,最底层的购买力,或许无法代表全部,可是一系列的影响下来,北宋的生意好做了,各行各业的生意也景气了不少。

东府,此时的东府,这是一个真正的,规模庞大的办公区,几乎每一个的办公室之中都挤满了人,单纯是今年一年,东府就临时成立了4个临时的委员会,专门从事某一个领域的工作,北宋的各方面变好,可是各方面的事物开始增多了不少。

原来,作为荣誉的参知政事,现在也都负责了实际的工作,每一个人分管一个领域,这也算是从变相的,提升了他们的重要性,这也让北宋比较尖锐的使相矛盾缓和了起来。

在仁宗执政的期间,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除了早期,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仁宗亲政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首相都是走马灯的换。

很少有坐稳三年的,仁宗在位的几十年时间之中,换掉的首相就有二三十位,这中间,甚至不乏不是名义上的,而是真正首相的那种。

这样的更换,让仁宗朝拥有了一个艳艳生辉的首相队伍,这些曾经做过首相的高官,以参知政事的身份,权知一州,也算是压的住场子。

可是却因此出现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首相的位置上面,最多坐满三年,三年之后,依然眷恋不去的话,那么必然会有人发起进攻。

稍稍明智一点的,在得到提醒之后,就会主动寻求下放,仁宗也会象征性的挽留之后,把他放在地方上。

可是如果首相贪恋权位,不想后退的话,那就会出事情,最鲜明的,就是皇佑三年,文彦博眷恋不去,后来有御史使出大招,弹劾文彦博跟张贵妃牵连,这件事情的真假,已经埋没在历史之中,可是当时的张贵妃,可是深得仁宗的宠爱,甚至因为年轻离世,还被追封为皇后,这也是仁宗朝史无前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