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88

分节阅读 3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狄青也知道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了,他的目的也不是让贾朝昌担责任,在目前的前提下,这已经不是枢密院能够独立推动的事情了,如果真个北宋的力量都融入其中,甚至连西北韩琦的力量和深入,说不定,未必能够一次性干掉辽国,可是重创是没有问题的,收回燕云十六州,也未必不可能。

他也在等待着贾朝昌的选择,如果贾朝昌有这个魄力,把这件事情,给捅到参知政事会议上面,让包括参知政事,仁宗在内的高层共同决定,他会给予一个完整的计划和讲述,推动完成这件事情。

狄青并不担心,元昊跟辽国合流,之前或许可以,现在,双方的血仇,已经浓深似海了,除非一方放弃,彻底的归于另外一方的统帅之下,才有可能停下来的,否则的话,双方就只有战争这么一条路。

长弓和棱堡,在战略上面,给予了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根基,如果这件事情弄成了,本就嗜血,战斗力比起本身要高的多的西夏军队,再加上北宋精良的防护,所迸发出来的战斗力,一定会提升个一半以上,这样就更加的可怕了。

贾朝昌没办法决定这个事情,现在的情况在于,他也不能直接拿到朝堂上面去说。

攻击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必然要上廷议,可是在这件事情,最终落实到位之前,他并不想要让所有人,特别是韩琦知道这件事情。

而一旦决定,在短时间之中,贾朝昌就会通过自己所有的力量,推动整个计划,在中枢获得突破,然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对辽国出兵,造成既成事实的前提下,就算是韩琦那边有了反应,也不会影响大局。

不管狄青说破天,贾朝昌就是不同意,他不愿意,狄青也没办法推动,有些事情,哪怕是所有人都看好的,只要他的法理缺乏,就没办法继续下去。

他更加感兴趣的是元昊的作为,一个强大到无法去对抗,一直以来都是的北宋最为沉重的压力的辽国,居然被元昊的5000骑兵弄的是灰头土脸的,到底这中间,有什么漏洞。

枢密院作为整个北宋,最高的军事机关,特别是加强了对外基本情报的搜集之后,每天传回来的情报巨大的,在枢密院也是堆积如山,为此,枢密院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对这个情报进行分析的。

狄青通过一定的检索,把一虚报拿到手之中,通过对元昊进攻路线,一路上面的战果进行分析了之后,最终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辽国,真的是外强中干的,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的强大。

没错,辽国的军事实力,在三国之中,是最强大的,能够一次性动员50万以上的骑兵,其中还包括了一半的重甲骑兵,这在三国之中,也只有辽国能够做到。

就算是成立这么长时间,辽主一直都保持着春秋双的传统,一些大规模的,动用几十万军队的围,一方面是实力的彰显,另外一方面,也是辽国的习俗。

大量的权贵和骑兵,浩浩荡荡之下,看起来,相当的威武。

这些不但狄青听说过,一些驻扎在辽国的使节,还亲身经历过,比如说富弼就曾经参加过。

可看起来如此的强大的辽国,却被元昊给偷袭了,不说时机方面,辽国相对地广人稀的环境,成为了广阔的空间。

北宋不以骑兵见长,可是要整合出一只五六千人的精锐骑兵,也不是不行的,携带足够少的给养,以战养战的,熟悉辽国和西夏的一些武器,在保证一个基本的防护之下,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果,应该是比元昊的孤注一掷更大。

在对辽国的作战,即将成为现实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打击辽国,才是一个统帅应该想到的东西。

狄青甚至大受启发,顾不上棱堡和长弓,专注的研究辽国的事情上面了,他的脑子之中,冒出很多的奇思妙想,甚至一些模糊的作战计划,也已经做出来了。

狄青不在坚持走私武器,这让贾朝昌松了一口气,他就怕狄青这么做,到时候,一旦闹大,还真的不好收拾的,在确定了棱堡和长弓,能够有效的加强,拿下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性之后,枢密院庞大的机器开始开动了。

当然了,相对于北宋的80万禁军,改装10万禁军的行动,根本就不起眼,每年的换装数量,都要超过这个数字的,在边境大规模的兴建棱堡的,也只是在三司微微的起了波澜。

叶清臣最近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可是北方农田水利的无底洞,还是让本来宽裕的资金,变得紧张了起来。

特别是有韩琦的对比,越发的显得叶清臣的工作效率了。

不过,韩琦带来的对比,也不全是坏,有韩琦消耗和数据,哪怕给中原地区的翻了一个倍,也比现在的消耗高的多的多,这就让一些花费有了上限。

那些底层乡绅,他们那里有那么高的眼光,之前,只是抓住叶清臣的弱点,现在有了明确的例子摆在那里,再怎么的贪得无厌,等待的,将会是可怕的铁锤。

叶清臣虽然爱惜名声,可是他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在入了仁宗的眼,肩负起三司使的重要职责的时候,他可是下了狠手。

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在最少10个项目之中,扣出来了400万贯,这可不是一个能力能够代表一切的,在他辉煌战果的同时,也到下了最少50个蛀虫,其中绝大部分,都丢官夺职,剩下少部分,还进了大牢。

北方农田水利建设,预案众多,每年都有类似的项目提上来,可是他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水渠的长度,水渠的难度,水渠的体积,这些的不同,都会带来造价的巨大提升。

可是有韩琦这么一个例子,在没有对中枢拨款的前提下,依靠着西北的力量,在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之中,建立起了一个可怕的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可以给西北增加数以百万,甚至是数百万亩的庞大土地,这其中,还有绝大部分是水浇地。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韩琦一举奠定了未来西北在整个北方的地位,这么庞大的农田,在加上整个西北数量庞大的牛马,这些天然的牲畜,跟西北一览无遗的平地结合在一起,可想而知的,效率有多好。

或许,在短时间之中,西北因为地理位置,传统的观念等放面的原因,可能在初期吸引人会困难许多,成百万亩的土地,未必会彻底的发挥出功效,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之中,这里会成为整个北宋粮食的新的增长点。

民以食为天,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