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8(1 / 2)
d静。
如果知道的话,哪里还会这么的稳坐钓鱼台的,在西夏这边过冬,早就心急火燎的率领着大军,前去的围剿元昊了。
可是,他们没有准备好,这就存在变数,他们是这个时候进军呢,还是等待准备好了再说。
两者各有优劣,前者可以借助着的辽夏的拼杀,就如同这一次的西北之战一样,在辽夏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趁机再动手。
这个动手肯定可以,元昊的手下拥有5万骑兵,还是用大量战斗和财物喂的有些嗜血的骑兵,拥有20万匹马,机动能力很强。
辽国只有用精锐部队和主力,才能够对付,剩下的,数量少的,就是送菜了。
在双方打到高潮的时候,他们动手,辽国肯定会应接不暇的,他们在这边攻击,两侧虽然没有西夏和辽国那么远,却也最少有1000多里地,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来说,绝对是一个难以逾越的。
不过这样下来,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们还没有准备好,此事刚刚开春,不太适合出兵,北方的寒气,还没有最终的散去,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的很难以解决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一旦辽夏之战快速的结束,腾出手来的辽国,就会立刻倾国之力过来攻击的,在没有彻底的完成棱堡防线的前提下,北宋的防御体系是有漏洞的,一旦这个漏洞被辽国抓住,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后者,则是立足在宋朝稳定的基础上面,当他们做好了充足的防御,再对他们动手,这样不管胜败,北宋都立足于不败之地。
这种方法,唯一的坏处就是,缓。
稳定的战略,其实都是有些缓,万一辽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得到了消息,并且幸运的派遣大军,把元昊给干掉的话,到时候,就是他们北宋一家,面对着辽国的精锐的力量了。
贾朝昌一听,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虽然说,他对于这件事情这么的期待,可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激进的,一般的文官,都不喜欢什么变数,如果这个变数影响一切,不但没有功劳,反而把功劳变成了危害,这是他不愿意看到。
在简单的听了贾朝昌的想法之后,狄青就知道该如何的选择了,在他内心深处,对于第一个比较激进的,也不太希望选择,看起来,元昊跟辽兴宗,已经是不可两立了,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可是谁知道一定会这样的,在历史上,因为形势所迫,两个世仇联系在一起,共同对敌的还少么
一旦辽国和西夏联起手来,对于北宋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到时候,攻入到辽国军队,说不定,被对方的优势兵力所干掉,进而攻击到北宋境内。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希望看到,在确定了这个方案之后,贾朝昌想起来狄青到保州的工作,简单的询问了几句。
狄青还有去保州的军官,都很肯定了棱堡的作用,纷纷的强调,只要边境的地区,关键的位置,有200座棱堡的话,整个河北的防线的防御强度能够扩大倍以上,同时,驻军的数量,也会大幅度的降低,可能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贾朝昌也没想到,棱堡的强度会这么大,作为文官出身的枢密使,他更喜欢防御,而不是胜负未分的进攻,或许进攻决定成绩,可是防守决定下限,在目前,整个中枢不缺钱的前提下,修建棱堡,只是一个时间和资金的问题。
稳妥的话,棱堡需要修建的,长弓的改造也需要,这些保守估计,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全部准备好了之后,才是发起攻击的时候。
贾朝昌点点头,他同意了狄青的意见,正准备结束会议,却发现狄青脸上,露出微微的消融,对他说道:“贾大人,希不希望,给他们再添一把乱”
“还能够添乱么”
“当然,不过需要反其道行之了”狄青神秘的说道。
第四百四十七章资金来源
狄青并没有过于的卖关子,他很快说出了反其道行之的方法,反其道行之,那就是加强元昊。
这个办法,让的贾朝昌有些目瞪口呆的的,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的一个意见,那就是尽可能的向辽国走私大量的兵器,有意无意的,让他落入到元昊的手中。
走私武器,这是何等疯狂的想法,还要向辽国的腹地去走私,要落到元昊手中,这中间,不说危险性的问题,要做到,也不容易,就算是枢密院,小批量的或许可以,大批量的恐怕也很难。
在狄青看来,辽国强大,元昊弱小,在这两个都是敌人的前提下,加强其中的一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元昊能够在灭亡的前夕,给辽国足够多的伤害的话,那对于北宋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有巨大的好处。
就算是强如辽国这样的,都不可能在一次大战之后,就迅速的重整旗鼓,参与到另外的一场大战之中,在他跟元昊拼的两败俱伤的节骨眼上面,北宋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立刻的进军,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贾朝昌作为枢密使,他不是不知道兵的,他也明白,这是为了增加元昊的实力,当元昊的这一把刀更加锋利的时候,对于辽国的杀伤力也就越强。
实际上,在北宋还没有对辽国进行支持的档口,元昊已经给了北宋巨大的回报了,这么三四个月的时间之中,元昊一己之力,已经让辽国的潜力,丧失了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获得更加精良的武器,对于辽国的杀伤力可就大多了。
辽国跟西夏到了目前的这个举动,已经是不死不休了,西夏连国都都没有了,人口被杀掉了一半,西夏很快就报复回来了,辽国境内的党项部族,被硬逼着进入到了肃州,其他的诸多部族,契丹族,几乎被元昊的屠刀,彻底的杀了一遍过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草原上面,已经血流成河了。
政治之间,不存在什么矫情,可是这样的血海深仇之下,还怎么的来做,双方几乎必然要拼杀一番的前提下,加强弱者的一方,增加弱的以方的实力,让双方向着两败俱伤去,才是最佳的选择
明知道这样,还是无从决定,因为最少要3万套以上的装备,这些用进军换装的装备就可以,在大名府的铁料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的前提下,哪怕是全部换成的精铁的步人甲,也不会比原来多支出多少的前提下,整体的换装,本就是一个提到议事日程上面的东西。
可是再怎么的更换,换下来的东西也不怎么之前,却不能送到辽国去,无论他的目的地是辽国,还是元昊,只要送出去,一旦被人揭露出来,那可就可怕了,这是绝对的的死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