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提下,只用了5天的时间就生产完毕了,速度之快,让所有人都震惊。

曹刿已经知道了铁匠作坊的产量,因为拿出每天30万斤的产量,那就最少是每天30万斤,之前生产了这么久,总是累积下来,他也没有在意。

他更关心的是这个铁料的表现,果然,下面调查一下,好评如潮,因为这些铁料大部分是用来做步人甲,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直接步人甲的铁片形态,没有凿孔,却节约了大量的功夫,看起来步人甲一套远比成本高的多,就是这个功夫。

从打造每一个铁片开始,最费功夫的就是铁片和后面穿凿的过程,现在最费力的工程已经完成,等于是节约了差不多一半功夫,这对于铁匠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工部局的铁匠们,可不是跟铁匠作坊这样,他们拿的是固定月薪,现在工作一样,可是量能少了很多,谁都喜欢,这意味着用更少的时间,做出来一天的工作,剩下的可以娶休息或者做别的。

不但方便了加工,一些关于质量的问题也反馈上来,整体的质量相当的好。

曹刿不怀疑,能够制作出神兵利器的作坊,做出质量好铁料那是一定的,在他的直观意识之中,质量越好的铁料,他造价也就越高,没理由质量更好的,价格却只是之前的一半都不到。

如果说赵信骗他,拿了的几百斤的样品出来,却在300万这个数字上面造假,这样的话,这个哑巴亏,他恐怕只能吞了。

不过这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中,10万贯,这个不算太小的数字,买的是铁料,再差也值点钱,大不了废点功夫,重新铸造,也就是亏损个一两万贯。

正因为这样的底气,曹刿才大手一挥,定下了这个交易,10万贯左右,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如果赵信从中间动手脚,那么就只有这么一次了。

只有大名留守这样职务,才敢于这么做,可是接到之后,在派遣资深的匠人,调查了绝大部分的铁料之后,所有经办的属官都呆住了,所有一切铁料,都是整齐如一的,都跟之前的样品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问题。

他们的脑子就想不通了,类似的缺斤少两,或许在大宗交易之中不会,成色差一点,杂质多一点的,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300万斤,其中混上一半差一个等级的,或者差两个等级,这点都没问题,这么便宜的价格,他们也会捏着鼻子认了。

可是全部都是这样,这些好铁,到底是如何炼制出来的,为什么只有之前价格的一半左右。

他们当然不会相信,定海侯赔本赚吆喝,一下子亏掉10万贯,别说是普通人家了,就算是朝堂中枢,也足以拿掉一个三品以上的官员。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东西不错,还是步人甲的样子,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铁锭之类的,也是非常不错,容易炼制和使用,总之,这个铁匠作坊非常专业,只要保持着这样的质量,未来都交给他又何妨。

第二百五十一章奏报中枢

东西没错,而且质量这么的好,这不能代表着永远都这样,可是一次性300万斤都这样,这也代表这铁匠作坊的实力和能力,不说速度,就算是这些商品的质量,就足以让他们选择这个产品了。

因为这是第一次合作,曹刿也相当的重视,从头到尾,都派遣属官监管,闻弦知雅意,下面的人是何等的聪明,立刻就相当的重视,不但拿出了质量的整体评估,也拿出了节约的评估。

这个评估,基本上大致都可以估算出来,可是没有细算的这么的恐怖,在层层上报,拿出了整体这一波订单的评估之后,连属官们都坐不住了。

原因很简单,之前只是估算,有时候,人做梦的时候,也估计着,自己能够获得万贯家财呢,估摸着,跟实际上的,这是两码事。

现在的,当第一波300万斤的铁料到位之后,并且投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多说什么了,工部局的主官很快就可以算出一年的节约数量,这是一个可怕的让人窒息的数字。

按照这个合约来履行的话,一年的话,大概是60万贯左右铁料,却办成了之前120万贯,甚至是150万贯都没有办成的事情,一次性节约可能超过50万贯。

大名府算的上是商贸通畅,岁入较高地方,朝廷拨款也多,可是五六十万贯,甚至是接近百万贯,就算是三司使都要动容,更别说曹刿这么一个河北安抚使,大名守了。

当最终层层汇报,汇报到了曹刿这里的时候,曹刿也蓦然了,知道这一点之后,叹息一声,长时间的不说话了。

果然是滴水不漏,本身还想要用这件事情还人情,谁知道,人情不但没还上,反而欠了更大的人情,未来一两年,大名府千头万绪,有几个大的工程,马上要面临着停工的危险,现在看来,有60万贯的补充,似乎,没有必要停下来。

看着手中的奏折,本身就想要轻描淡写的写几句,似乎也必须要重点写了,一个大名府,每年就减少了60万贯,扩展到整个禁军,甚至是整个北宋的军队,会减少多少,哪怕每年更换的数量不多的,可是300万到500万,这是一定的,到时候,中枢不管怎么样,叶清臣一定会扑上来的。

曹刿跟叶清臣相交莫逆,他也很清楚叶清臣的性格,实际上,叶清臣干什么都不如干三司使这么的适合,原因很简单,他的谨慎的性格,加上在商业和税收上面的天赋,不干这个干什么。

首抚,叶清臣还真没有这个能力,在控制朝堂上面,在对于大政方针的确定上面,叶清臣就不行了。

可是他也知道,这些日子,叶清臣过的什么日子,要知道北宋现在是千头万绪,军费上面的开支越来越盛,之所以,同意跟西夏和谈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如此。

西夏是一个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叛乱之地,几十年前的西夏,还属于是北宋的领土,只不过元昊父子在这里时间长了,有了力量了,渐渐的起了反心,再加上的元昊的能力和少数民族的原因,最终,让他成了气候。

可是跟辽国不一样,在北宋成立之前,辽国就是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国度,跟他们和谈,那没问题,甚至是兄弟之称,也没有问题,可是西夏,就有些困难了。

现实,让北宋不得不低头,西夏不停的寇边,越来越严峻的边境局势,加上越来越多的花销,这些都是促使的北宋低头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用30万,40万的代价,换取西北的和平,那么节约下来的,可就是百万,甚至是千万贯的投入了。

每一个北宋的军方将领,都想要推平西夏,把这个叛乱给浇灭了,可是没有办法,西夏就如同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般,越打越强,越大越难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