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现在,这个铁料的价格降低,虽然无法彻底解决西夏的问题,却可以解决掉财务的问题,只要军方能每年结余300万贯以上,朝廷也会喘口气,军方甚至可以积累足够的资金,有千万贯,就足以发起一场大战了。

不解决西夏,永远是一个问题,不同于辽国,西夏虽然建国了,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习惯让他们不会遵守约定,一旦遭遇到灾害,或者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动手,而且还会大打。

合约的问题,不过是在短时间稳住他们,实际上,才两三年之后,西夏就再一次的寇边了,那一次,是元昊死的时候,接下来,小规模的冲突就不断,这个合约也成为了西夏固定的好处,甚至一些寇边,也拿来作为威胁。

曹刿想的有些远了,可是,真的要成功的话,这笔资金最终节约下来,对于整个北宋来说都是最好的事情,无论是处于公心,还是处于私心,曹刿觉得,他都应该拿出奏折。

仔细写了好的奏折,看样子不能用了,必须要改动才能够发出去。

大名府跟汴梁,联络非常的密切,400里的距离,无论是800里加急,还是其他的联络方式,都可以快速的方便这两者时间的联络。

从赵信前来,拿出样品,敲定了第一阶段合作之后,这封奏折,就写好,不过现在又有了新的情况,曹刿又用了一天的时间进行修改的,主要突出铁的质量和价格的。

也就这两方面,铁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好恶决定一切,你说这家三贯一两胭脂好,我偏偏对另外一家500一两的胭脂更喜欢,这玩意,是主观的感觉。

有时候,香味,和抹到身上的感觉,就是一个关键,一点点主观的感官,就足以决定这个产品,是用还是不用。

可是铁不一样,一斤铁,价格低,就是优势,好坏也不是凭着感觉,有一定的性能指标,这个指标,甚至可以通过实验,通过使用,检验出来,这就是一个硬生生的标准了。

铁匠作坊的铁,可不是好的一点半点的,那是好很多,拿到任何一个铁匠的面前,甚至不用是资深的,一些学徒都能够看出来两者之间的好坏。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铁跟帖,还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铁,可是杂质不一样,加上一些淬火和打造的方式,却可以让他们产生一定提升,这个提升跟钢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可是单纯铁本身的差别,是一个巨大的。

对于赵信而言,见识过后世钢铁冶炼,他实际上,不认为钢比铁昂贵多少,一些高级的铁,他的成本,不会比钢差多少,甚至更多,不是怕惊世骇俗的,赵信会直接把钢拿出来,可是要接受,并且大规模的更换,那需要巨大的投入,还需要很大的魄力。

要把数十万套装备,百万级别的兵器,还有其他的一些工程器材,铁器的车辆,全部的更换的话,这需要钢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赵信拿出成本的价格,拿出亏本的价格,这个总量也是一个可怕的,有可能超过千万的数字,这个数字,会吓死北宋中枢的。

可是铁不一样,它还是铁,哪怕性能比一般的铁高一点,价格的关系,用于替换使用,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不存在大规模更换的问题,只是在调整和常规更换上面,进行侧重,这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来,一样达到效果,当这个总量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适时的解入钢了。

北宋的冶铁工艺相当的发达,冷锻法改变了大宋军制,跟传统打造不同的是,他的表面性能更好,这也是步人甲冠绝一切的根本原因,可是淬火和锻造,直接比冷锻法高出了两个层级。

换个更加通俗意思,以强度来说,冷锻法的铁,强度大概是41左右,这边提供的铁的强度大概是在43。

看起来,只是提升了02,可是这个硬度的跨度是巨大,到了6以上,每01都是巨大的差别,或许在一两次的相交上面,看不出来,可是持续性和硬度等整体指标上面,却有巨大的提升。

哪怕是测试的不怎么科学的北宋,这中间的差别,对于有经验的铁匠师傅来说,也是可以看到的。

这一次,曹刿没有使用八百里加急,从他这一次的接受,单纯的嘴说,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拿到实物,好在大名府的工匠非常多,在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力物力的前提下,5套铁质步人甲加上5套精铁步人甲都已经完成了,曹刿一件没有留下,全部派遣车船,运送到京城。

车船的速度,可以达到日行千里,在军事体系的车船,就更快,因为不用考虑人力的余地,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更换一次,如此接力之下,速度更快。

大名府到东京汴梁,400余里的距离,水道上面,稍稍长了一点,却也只用了的4个时辰多一点,就抵达了东京。

为了方便,是连夜赶路,在天黑之后,就出发,或许危险了一点,可是趁夜行船的较少,最终,也在天明时分抵达。

第二百五十二章韩琦和铁料

时间赶的非常的乔,在曹刿的奏折和实物,被第一时间送到了枢密院,此时,韩琦正在枢密院述职,甚至此时此刻,他正在枢密院之中。

从韩琦离开保州,到现在,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按理说,韩琦应该已经完成了述职,前往陕西了。

可是韩琦还留下来,作为一个枢密副使,负责保州平叛,去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本职工作有人兼任,却有一些必须要他处理的东西。

哪怕他的目标定下了,陕西四路总管,可是枢密院副使这个职务,还是要兼着,否则,就压制不住下面的骄兵悍将,那有哪些在陇西的转运使。

虽然人在京城,可是一些准备已经开始了,因为搬迁的关系,苗家庄的水泥生产是停下来了,但是他还是要求,把所有的水泥装船,运往西北,其中要走水路转向陆路,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苗家庄剩余的水泥,足以修建10处棱堡,这个灵活运用起来,会在西夏跟北宋的边界上面,形成一道屏障。

从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的争夺开始,争斗的大方向就是限制和反限制。

游牧民族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开重兵把守的地方,大范围迂回,攻其不备,从匈奴,到契丹,到蒙古,再到后来的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