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1 / 2)
d曾经的二皇子,没有什么交流,也没有想过要稍冷灶。
想到那一把神兵,哪怕高价拍到这个神兵的人,都觉得很划算,他就更是了,他的儿子曹泽,不愿意科举出身,是走的武将这一条路,这一把战刀就是给儿子买,儿子很喜欢,他也很高兴,那么见一见吧的
赵信成功的见到了曹刿,果然曹刿的态度有些防备,赵信也不多说,开门见山的拿出了东西。
口说无凭,你说的天花乱坠,对方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你空口没有用,只有拿出实在的东西。
“留守的大人,我是来跟你做一个生意的”
曹刿微微一挑眉头,他没有想到,他担心赵信跟他谈政治,现在赵信不跟他谈了,却是生意。
脸色变了变,曹刿道:“要不我帮你引荐行会会首”
北宋拥有大量的行业协会,会首对于一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有时候,已经不低于政治上面的。
赵信虽然是定海侯,是节度使,可是大部分会首不知道,赵信又不可能低到自己去介绍身份,那个人他丢不起,被拒绝的可能性不小。
可是曹刿就不一样了,他不但是大名府留守,还兼着枢密院副使,无论你是哪一个身份,都是大大有名的,他牵线搭桥,肯定不会被小看的。
赵信明白曹刿的意思,如果他谈的不是军事的话,真的会接下来,只要把日用品,铁器,农具等一系列的行会都打通的话,他的销售额一定会比之前高,还是高很多。
不过,那些再怎么说都是民用的,虽然通过会首减少了销售的环节和宣传,可是对于他的销售来说,只是节约了一点点的时间,他更希望更大的渠道和更大的量。
“这件事情,必须跟留守来谈”赵信说完,顿了一下道:“我想卖铁”
王松在大名附近,搞了一个铁匠作坊,这件事情,曹刿知道,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把铁匠集中起来,不是白费力气么,而且集中的铁匠都是什么人,有名的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实力还残次不齐。
他们是准备看赵信笑话了,没想到笑话还没看到,赵信找到了曹刿。
曹刿哀叹一声,果然,虽然赵信弄出来馒头包子和肥皂,还有神兵利器,可是一次性的偶然,跟必然,这是两码事,这件事情求到他的头上,他倒不好拒绝,想到左右有多少呢,答应了。
最终,曹刿还是留了一个心眼,要求只要合格就行。
谈好了之后,一切就好办了,口头上的约定也是约定,他们两个大佬就坐在那里饮茶的,检验和商议,都交给下面的人来谈。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曹刿的副职有些表情古怪的过来,看到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进来。
曹刿咯噔一下,副职是什么性格,他非常的清楚,一个在他看来很小的事情,副职都解决不了,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个铁的质量太差了。
曹刿心中一阵不满,可是赵信在这里站着,他又不能多说什么,全当那一把刀,他用正常的价格买到了,他补贴一点的,大名府再的补贴一点,差不多就行了。
把副职叫进来,正要开口,副职趴在他耳边小声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跟曹刿想的完全不一样,不是太差了,而是太好了。
一共拿过来50块,400斤,质量比整个大名府的最好的铁匠打造出来的还要好,各方面的指标都可以,如果能够熔铸,那么做步人甲是没有丝毫的问题,都是上品。
曹刿吃了一惊,然后就了然了,毕竟是能够炼制出神兵利器的,做出来这些也还可以,质量可以的话,价格高一点也没问题,他所受到的压力也就小了,又不用自己掏钱。
曹刿轻松了很多,正要吩咐的副手把东西收下来,送到工部局就好了。
可是接下来,副手的话,又让他大吃一惊,东西不但不贵,还非常的便宜,大概是普通铁一半不到,寻常的铁的价格是80文每斤,这里的价格是35文每斤。
这是好事情,大名府在军需,特别是铁上面的用量很大,每年的用量,多达百万贯,如果这个钱节约下来,或许落不到曹刿的手中,可是对于整个大名府的花销,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可是副手依然是一脸便秘的表情,最终爆出来一个数字,每天30万斤。
曹刿立刻石化了,他的表情其实就是副手之前的表情,副手的职级不高,在曹刿不太管理杂事的前提下,他的责权很大,30万贯以下的交易,他可以直接的进行,只要最后在曹刿这里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节约5成以上的花费,还是军队之中,使用最多的铁,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是30万斤的这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他刚开始还以为是听错了,是一个月,还是一个季度三十万斤。
可是王松明白无误的告诉他,这是一天的产量,如果大名府需要的更多的话,还可以提升。
按照一斤35文,30万斤,就是1050万文,也就是1万贯,大名府每年在军费上面,耗费百万贯,这是所有的加在一起的花销,单纯铁这一项上面,就超过了365万贯,难怪副手那个表情的。
相对于副手,这是着眼于大名府,曹刿还兼任枢密院副使,他的眼界更高,再三确认,铁匠作坊的产量之后,听说最高,甚至可以达到300万这个可怕的数字的时候,他坐直了腰杆。
曹刿正色的对赵信说道:“大名府承接有限,现在可以把一个月150万斤铁交给铁匠作坊,不过等我消息,未来可能更多”
赵信的目的就是如此,在冷兵器时代,钢铁的作用非常的强大,他代表着最终的力量,不能说钢铁越多,战斗力就越发的强大,可是足够的钢铁,却是提升实力的根本。
赵信弄出来铁匠作坊,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之前估计的产能,有些低估了他们的产能,更多的产能,并不能这么的浪费掉,那么把他拿出来,填充到北宋的军中,一定程度上面,减少军方的花销,这才是必然的选择。
曹刿是枢密院副使,他比韩琦在枢密院,甚至是北宋中枢,渠道更多,只要这一批便宜的铁,进入到北宋军中,对于北宋的影响也就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