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571

分节阅读 5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也曾经了解过,但是海上的风浪很大,就算是沿海的巡逻船,每年都有沉没,也就没有在这个方面多研究了,难不成,赵信和丁海军已经完成了。

没错,韩琦从赵信的只言片语之中,推断出来的结果,当然是正确的,赵信的目的,就是为了跨海登陆。

虽然说,这会暴露一点丁海军的能力,可是在赵信看来,只要不把炮艇和战舰给暴露了,就没有问题。

这个时代,海港和沿海,还没有成为重点,就算是炮艇和战列舰,也未必能够对陆地产生巨大的威胁,更别说一些运输船了。

赵信准备,动用新建成的30艘运输船,运送1000名精锐的士兵,还有4000多名的民夫和大量的建筑材料。

首先,在后世山海关的位置,兴建两座棱堡,之后,逐步蔓延,争取把三路都给封死。

不知道北宋军队出兵的具体日期,可是类似的建设可以提前进行,以目前,丁海军的快速凝固水泥的,一座棱堡的兴建,最多只用15天的时间,一旦建成,哪怕只有一座,对于整个北伐的支撑,也会是巨大的。

这一点要从辽国的现状来分析,目前辽国的兵马,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三京之中,这三个,都是在山海关的北方,如果调动大军入关,几乎必然要走山海关。

这也是后世,明长城的重要节点是在山海关的根本原因,满清跟明朝争夺的重点,也是在这个位置,只有突破了这里,满清才可以无休无止的攻击,占据,而不是如同之前的,从大同入关,只是袭扰和劫掠。

“海上”韩琦在赵信还没有说话之前,直接的说出这两个字。

赵信点点头,韩琦又接下来追问:“能够运送多少,少了可没有用”

“30艘万料大船”

“丝”就算是对赵信最有信心的韩琦,也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30艘万料,相当于什么,300艘千料,1500艘200料,要知道,目前对于整个北伐的,保障20万大军的补给的河船,也不过是抽调了50艘千料,100多艘500料,还有几百艘更小的船。

这些船的吨位加起来,恐怕都没有30艘完料这么大多,能够运送20万大军的补给,用于小股部队,并且运送物资建设棱堡,这应该不成问题。

“有多大把握”

“百分之百”赵信傲然的说道,此时,又不是什么狂风的季节,这又是到北方,而不是南方,不会遇到台风,在较为熟悉的水域,也就是进入到渤海陌生一点,却可以解决,有什么问题,大不了靠着岸边走,百分之百,真的不是胡说八道。

韩琦动心了,其他的枢密使也同样动心了,这么一场北伐,对于很多枢密使来说,都是难以抉择,一旦成功,那好说了,大家一起吃肉,赏赐不多,可是一旦的失败,损失惨重的话,就必须要有人负责。

牵头的是贾超昌和韩琦,他们肯定顶在前面,可是其他人,恐怕前途也就断绝了,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

一个偏师,两营的精锐,还有一些物资和民夫,就算是失败了,也无伤大雅,一旦成功的话,对于北伐是何等的支持。

他们没想过,跟辽国决战,在贾超昌设计之初,就是搞突然袭击,一旦突入到幽云十六州,拿下折津府更好,拿不下,也占据几个州,跟辽国拉锯战。

现在,机会放在眼前,只要成功了,挡住了北方的辽国主力,拿下折津府的可能性巨大,这个诱惑是巨大的。

最快更新

第六百五十二章进攻辽东

叶清臣和赵信,被礼貌的请出来,赵信也不在意,他已经表达了他的愿望,接下来,就是枢密院讨论通过的事情的,他平静跟着叶清臣回来。

叶清臣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能够抽出这么点的时间,陪着赵信前往一次枢密院,是看着赵信,提供了100万贯的物资的关系上面的,现在,事情已经说了,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却实现的可能性很大,叶清臣也有些吃惊赵信的脑洞。

到了三司,实际上,是在三司的路上,赵信就被下了逐客令了,赵信也很懂事,没有一直跟着叶清臣前往三司,而是在叶清臣稍稍表露了之后,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枢密院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但是赵信估计,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军事作战,本身就是在未知之中,寻找机会的一种方式,从战斗那一刻开始,就必败的战争,肯定就打不起来,能够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就取得胜利,哪怕冒一点险又如何。

只要不是这个部队贪功冒进,在北宋攻击辽国之前,就暴露北宋的真实目的的话,那就没问题,达不到目的话,1000左右的人员,对于庞大军备北宋来说,影响不大,可是只要一点点的达到预期,让他们在北伐的时候,过的更好过一点,这对于整个北宋的好处是巨大的。

实际上,在赵信回归据点的时候,枢密院正在进行一场争吵,争吵的原因,并不是要不要进行这样的冒险,冒险是肯定的,这个冒险的比例有多大。

1000人,2000人,3000人,或者更多,对于统帅来说,具体死多少人他不管,他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达到目的。

经过了激烈的争吵之后,具体的人员定下来了,1500人左右,他们可以单独负责3座棱堡,只要堵住赵信所说的三个节点,那么,辽国要想支援折津府,要么选择跟棱堡硬碰硬,要么就只能选择绕路。

跟棱堡硬碰硬,就算是北宋这样,精通各种攻城的手段,又拥有比较精良的禁军,不消耗几十倍的伤亡,不用去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根本别想攻下任何一座棱堡,辽国的骑兵就更是如此了,被棱堡封住的关卡,会成为一个血肉磨坊,就算能够突破,辽军的实力也会减少很多。

如果绕的话,那要绕到几百里开外,甚至上千里,来来回回,就算是骑兵,也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这对于北伐来说,非常宝贵。

北宋是准备不宣而战的,这在之前,北宋根本就不敢这么做,辽国的强大是可见一斑的,哪怕边境的将领,明明知道,对方虚弱,他们也不敢,因为后续的报复,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

可是现在,都准备北伐了,有什么事情,当然是北宋来承担,他们当然会更加激进一点,这样在初期进度更快一点,成果也就会更大一点。

从宣战,到这个战争的消息,传到辽国中枢,这需要时间,而军队的调动,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你这边军令传达,就直接可以调动的,这样的快反部队,就算是放在2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