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571

分节阅读 5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最困难。

在长城关卡建设几个棱堡,没错,不用多,哪怕是两三个,只要堵住这些,北方的辽国大军,根本就没有办法进来,他们只要对付整个折津府附近的辽军,这样威胁性就大大的减低了,可是要怎么做到呢

贾超昌满怀期待的看着狄青,他知道韩琦知道,可是他跟韩琦的关系,也下不了的脸去问,只有询问狄青。

狄青简单明了的一说,贾超昌的脸上,就充满了失望。

赵信毕竟是一个孩子,哪怕在其他的方面,有很多的奇迹,可是在军事以上面,他还真的是纸上谈兵,这玩意,只要稍稍考虑,哪怕不知道兵的,都知道非常难,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弄点基础的,稳扎稳打的好。

叶清臣此时此刻,也有些不好意思,他用三司的权限,把人都邀请到了这里,虽然说,赵信提供了100万贯,这已经是给出的,枢密院再怎么也不会吃亏,可是这般儿戏的做法,他脸上也挂不住,看到赵信还要说,小心的走到赵信的旁边,低声说道:“别说了吧,我们离开吧”

叶清臣的话语,还有其他人的表情,赵信哪能不明白,感情把他的计划,当成了小孩子的儿戏呢

来自后世的不对称打击,攻击迂回,围点打援的策略,怎么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看清的。

赵信推开了叶清臣,平静的说道:“看样子,大家是把我的计划,当成是纸上谈兵的儿戏么”

众多的高官,虽然没有说,脸上的表情却暴露了他的意思,只有狄青越众而出,说道:“定海候,打仗不是这么简单的”

狄青,虽然,赵信没有见过狄青,可是闻名已久,对于狄青的一虚况,还特别的找人了解了一下,刚刚狄青是在后面,站在枢密使贾超昌的身后一点,他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下子越众而出,立刻相当的醒目。

大宋军神,以一个小兵,最终做到枢密副使的位置,可以说,是大宋梦的代表,跟东华门唱名一样,是士兵们永远的梦。

对于他,赵信没有傲慢,而是相当的尊重,未来,当赵信掌握权柄,开疆裂土的时候,这么一个军神,哪怕他的身体无法支撑他来打仗,无论是在军校,还是在参谋部,都是他最好的归宿。

赵信对着狄青微微的点点头,礼貌的一礼,这让狄青本身劝导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狄青总管的身份,不低,这个身份,可以作为某一个府的最高军事统帅,在帅军出征的时候,可以节制最少4个军的军队,也就是1万人以上。

在军方上面,已经是相当高的官了,比起孙吉来说,高的多的多,可是在目前枢密院,他还真的不算什么。

北宋从仁宗开始,文武的差别就开始巨大了起来的,七品文官可以训斥将军,至于更高级的,就更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比如说现在,满堂的枢密使,参知政事,狄青的地位,几乎跟最底层一样。

赵信是什么人,高层和参知政事都知道,一些中层一点的文官,有自己的渠道的,也知道。

狄青没有这个渠道,从某种意义上面,他算是贾超昌得人,可惜,他重要性,还不足以让贾超昌告诉他,赵信的身份。

可是赵信能够跟叶清臣站在一起,同样是一个军州的节度使,这个身份很高了。

文武之分也看人,边境军州的节度使,这是很高的地位,就算是六部和枢密院的一些文官,都不敢小觑,更别说他。

能够比较平等和尊重的看他,已经算是非常高看了。

“韩副使,你也这样看么”

韩琦有墟怪的看着赵信,不知道为什么,把火引到了他的身上,在坐的众人之中,如果说对于赵信比较了解的,韩琦绝对能够算的上其中之一。

早在河北的时候,就跟赵信接触,也因为赵信,在整个西北立下了大功,不但清洗了曾经的污点,还成为他进入中枢的雄厚根基。

正因为了解,韩琦知道,赵信属于是天才一样的人物,军政两方面,屡次的创造奇迹,这样一个人,确实不应该做出这样有些儿戏一样的计划,可是他却怎么也想不通的,要怎么来实现。

赵信指着地图,再一次的说道:“这些地方,曾经是长城的关卡,可是现在,应该不是了吧”

枢密院有皇城司的情报,当然知道,长城,这个守卫着中原的大型防御建筑,在目前早已经被废弃,游牧民族不会懂得长城的重要作用,辽国更是游牧民族之首,是整个目前最强大的国家,更加没有必要设立防线。

看着枢密院,负责的官员肯定,赵信很平静,这一点早就知道的,如果辽国和金国,但凡有一点点的准备,把长城防线给修筑起来,历史上,就不会败亡那么快了。

无论是金国取代辽国,还是蒙古取代金国,都是在短时间,势如破竹的完成,在歼灭了大军之后,就直接面临着都城,中间没有任何的阻挡。

可是长城和整个折津府的防线,在更久远的时代,那是雄城的象征,无论是秦国灭齐,还是唐朝平定山东,都是大战,干系巨大。

只要不是重点,也没有驻军,那就有机会,最怕的就是有驻军,哪怕周围只是驻扎几千上万人,对于整个计划,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看这里”赵信点了一下渤海湾的某处,这在后世,应该是秦皇岛市的附近。

跟黄海相比,渤海还是大体的情况,虽然因为黄河注入和泥沙蓄积,可是渤海的海底是在不断的下沉的,造成了渤海并没有如同黄海那样,大规模的缩小。

不过,到底是不是,那就不知道了,辽国控制下的土地,能够知道有这么一个位置,已经算不错了。

韩琦看着哪里,位置不错,距离长城旁边,最东侧的一个关口很近,也就是几十里的样子,而那也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北方过来的骑兵,必经之地,只要封锁住这里,最少可以阻挡住相当部分的骑兵。

要如何去呢突然的,一个想法在韩琦的心中冒起,之前,在跟赵信闲聊的时候,似乎提到过了海上,他曾经提过,用海船,把粮食从江南运送到山东,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费,也可以把粮食价格降低到最低。

韩琦偏军事,并不代表韩琦对于文事,一点都不知道,北宋的海外贸易,已经占据了北宋的收入的相当部分,海商们,携带着大量的真金白银,从海外而来,用高价购买北宋的各种特产,以此产生了江南的富庶,这一点他也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