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565

分节阅读 5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气候的变迁,让这里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汉朝,可是绝对不能称之为差,只不过之前,这里是被西夏控制在手,处于边关地带,战乱的影响,让这里,没办法彻底的发展起来。

现在,西夏被辽国控制在手中,等于说北宋的敌人,一下子从两个变成了一个,虽然说,辽国的实力会有更大的增长,可是辽国如果从西夏这边进攻,他们也得不到好处。

辽国的核心区域是在后世的河北,辽宁这一片区域,距离西夏这边,相对比较的遥远,辽夏之战,可以说,是打出了真火,辽国损失穿那种,西夏也绝对称不上好,也就是几百万人口的西夏,一下子被杀掉和卖掉了大半。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在西夏的控制相对比较的贫瘠,再加上元昊的报复,一下子让辽国又损失了几百万,,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从西北攻击的可能性,降低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不是不可能,而是可能性太低了,北宋也不会完全不设防,却会大幅度的降低驻军的数量,同样的,对于西北的开发也同样开始。

河套平原就还成为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庞大的可开垦土地,从定海军获得的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再加上农业种植的一些技术,这三种提升,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目前的奇迹,12亿石粮食的收成,哪怕没有运送到中原,单纯它作为基石,就足以让西北的发展,不受任何的偏差。

封建社会,甚至是为来,科技发达的社会的,粮食代表着基础,你哪怕给再多的钱,再多的先进科技,没有粮食这一点,就足以让社会混乱起来,跟别说在封建王朝。

这些贵族们的目的不纯,他们是为了把西北作为跳板,这一点,有些洁癖的人,会感觉到不舒服,可韩琦不是,他一直都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这些家族的加入,他们做了顺风车,可是相应的,他们要为这么一次坐顺风车,提供一些帮助,主要是资源上面,一些政策可以更快的获得通过,进而促进西北的发展。

在一个个的后辈子弟,还有政治资源交换的时候,赵信也在忙碌着。

东平铁路的修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从12亿石的粮食,还有每年,差不多2400万石的肉类,这一点,就足以压倒一切,这几乎代表着的数千万人的口粮,更别说,还有位于西北的各种的矿产。

如果这些粮食,肉类,还有矿产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的话,单纯每年给北宋增长的财政收入,可能就超过了2500万贯,这几乎是之前北宋一年的财政收入的。

换做别的时候,还用担心,这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卖出去,谷贱伤农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可是有了丁海军,什么东西都可以吃的下。

粮食太多了,没问题,可以酿酒,可以制作成别的,比如说压缩饼干,还有其他的一些可以长期放置的粮食,就算是堆放,也比北宋原来的仓储好。

保证干燥,保证低温,粮食最起码能够储存3年,甚至以上的,这就大大加强了应对灾害的能力。

粮食的保质期短,这是一个大问题,哪怕连续三年五年的丰收,一旦连续两年的大灾,就容易引发恶劣的事情,而丁海军可以充当这个节拍,保证让粮食可以到需要的那里去。

既然决定要修建,那么就必须把整个计划确定下来,跟应天府到汴梁的铁路不一样,这是一条长线铁路,涉及的地理环境也不一样,甚至可能遭遇的问题,也完全不一样。

一条2000里的铁路,跟一条300里的铁路,从勘探上面,就不一样。

300里的铁路,只要考虑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就可以了,最多考虑一下,从那一个地方渡河,从那一个地方绕山这样的问题。

可是一条2000里长的铁路,那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全面的考虑,怎么修建是最便捷的,怎么修建,耗费的工期最为节约,还有经济性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的修建的时候,赵信已经开始准备其他的铁路了,当时只是准备修通从变量到京兆的。

京兆府,本身就曾经是关中的核心,曾经的八百里,也是一片沃土,只不过过度开发,还有气候方面的影响,让他们没落了,可是现在,河套平原的重新开发,让这一条路有了发展的基础。

现在,一次性到位,获得了东京到西平府的整个铁路的修建权利,整个铁路的勘探和计划工作,就更要提升到一定的程度。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在西北是一层层的高山,东部则是一连串的平原,在这个地势之下,河南正好处于整个中国的中心位置,从河南向东,是一片平原,地势较为缓和,山地很少,可是从河南向西,就是一片的山区了。

河南府是四京之一,在之前,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洛阳。

在目前,中国经历的历史之中,如果说那一个城市大名鼎鼎,那么,一个长安,一个洛阳。

他们不但是西汉和东汉分别的首都,也同样是唐朝的首都和陪都,拥有着非常可怕的战略地位。

北宋成立之后,也曾经想过,定都洛阳,可是多年的战乱破坏,让洛阳较为残破,没有一个成为都城的基础,同样,宋朝继承了后周的版图,也很自然的,把都城定在了汴梁。

哪怕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跟古代已经不一样了,可是在地理位置上面,变化的还甚少,河南府之所以成为明世界的都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北临黄河,东临洛水,周围还有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等八个关口。

一个城市是否可以成为都城,地理位置是关键,在之前的时期,长安长期成为都城,一方面,关中平原的沃土,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函谷关这样的关卡。

洛阳也是差不多,曾经东汉时期,守住虎牢关,就可以抵挡住兵锋,只要守住,就可以把一切的危险拒之门外。

相反,汴梁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一旦突破了黄河天险,就没有任何可以守卫地方了,虽然突破很难,可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突破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建立都城,需要考虑的,是安全的问题,越是容易防守越好,可是在修建道路特别是铁路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交通的便利性。

八关和外围的防御体系,构成了洛阳强大作为都城的根本,但是也成为了目前的困局,实际上,运河在北宋的时候,只是通行到了开封,从开封到洛阳一段运河,是断断续续的,这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困扰,现在,一条铁路的贯通,让这个问题得到的解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