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555

分节阅读 5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港口的地方,传来了一阵喧哗的声音,似乎有风帆在动,他们清楚,是渔船归港了,在渔港哪里,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并不是本地人,他们是从定海军来的,他们会操纵着工具,把渔船上面的鱼给卸下来,送进到的处理车间。

很快的,有人过来整队,400人分成了5个部分,进入了5个庞大车间,这里面是灯火通明的,亮如白昼,让有些习惯了黑夜的民众们有些不适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是在定海军,有了一定的肉食补充的,夜盲症的比例也超过了6成,北宋这里,要差很多,如果尽可能挑选没有夜盲症的,不但人员很少,还不容易找到壮年劳力,索性用照明的方法。

明亮的煤油灯,在定海军很多,不过是装备起来罢了。

处理台很宽大,不是每一个人一个台子,而是一个的环形的台子,在这个台子的内侧,有一个巨大不知道什么材料构成的东西。

如果有定海军人在,一定会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的,传送带。

没错,流水线最大的改进,是让产品动起来,而不是人动起来装备产品,尽可能的降低人额外的劳动,然后整齐划一的完成装备的过程越来越熟练的。

在渔港这边,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机器,可是这种简单的传送带还是可以的,甚至这个传送带,只用隔一段时间动一下,让这些处理的人员,可以比较轻松的拿到鱼。

渔港的外面,已经热火朝天了,因为今天收获特别的庞大,一艘船大概是270吨,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之前,100吨的数字,一天的时间,根本处理不完。

负责处理的,减少了很多步骤,甚至连鱼头都不处理,加上回来的时间,也才处理了180吨左右。

好在,在处理的时候,主要挑选容易腐烂的,还有前面捕捞的那种,后面捕捞,暂时用浇水的方法。

海鱼们的生命力较为顽强的,他们在有一定水的前提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死去,入夜之后的低温,也不容易迅速的腐烂。

这也就凸显了一个问题,定海军制作的拖长江口这么一个天然渔场之中,是可以有效率的捕捉足够的鱼的,可是这些鱼,要如何的处理,是增加内部的人员,还是别的。

定海军在这段时间,已经形成了,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就向上反应,这个问题,不是渔船的这些人能够处理。

肉类的保险,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在古代,没有开发海洋,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就是海鱼不容易保存,如果少量的话,还可以用海水养着,在河船,还有一些传统的海边捕捞,会携带一些水,用于养鱼。

可是那是少量的情况下,河船最多就是几十斤,上百斤,海船稍稍多一点,也就是一两百的样子。

现在,定海军的渔船,一下子达到了50万斤的数量,这个数量,本就不能养,哪怕按照水和鱼一比一的前提下,又增加了300吨水这对于渔船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更别说,不可能一比一,要想让这些鱼活着,可能要一比二,甚至一比三才有可能。

头疼的问题先抛开,或许,在明天出海的时候,多带上百十个帮手,又不是做菜,只要是壮年劳力,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稍稍熟悉一下,就可以上船工作。

虽然这样一来,人会挤一点,可是基本上,在回归的时候,就能够处理完毕鱼获。

5个大型的处理车间,最终被做了分类,2个车间,处理已经处理完毕的鱼获,3个车间,则处理那些濒死,或者是活鱼,他们的劳动量更大一点,同样的,也有一点点的违规,因为,要处理鱼,就离不开盐,这些盐,按理说,不应该上岸。

好在,定海军又不销售,只是处理鱼获,而且还是今天一个晚上,以定海侯的面子,只要不长期持续下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固定的框子,装满了处理完毕的鱼获,这个框子相当的巨大,一筐子,大概是2吨左右。

如果纯粹人力的话,再怎么强大的汉子,强到孙吉这样的,也别想把它抱起来。

好在有起重机械,有专门的滑道,只要把东西从船上搬运下来,然后送入到天车,然后按照一定路径的,就可以输入到不同的房间之中。

处理间内,80多个人,正在大眼瞪小眼,灯火通明的房间,布置的一尘不染的,每一个人可以占据差不多5米宽操作台,在面前,放置着各种的工具,虽然还没有人胆大的拿起来,可是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还有闪烁的寒光,就知道,这些东西非常的锋利。

渔港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这么好的东西,真的来三五十斤的鱼,很快就能够处理完毕的,那为什么弄这么大,叫这么多人过来,难不成,只是为了排场么

选择在渔港工作的,基本上,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当然知道,有能力弄这么大的渔港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他们也没敢多说,干好自己的活,拿到钱,这就是最好的,说这么多八卦干什么。

“请注意,马上就要开始处理,按照之前训练的,从传送带上拿起鱼,处理结束之后,放入到后方的桶里”

不知道什么地方,响起巨大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大喊,可是听这个声音,似乎有薪静,没等他们弄清楚是什么,面前的传送带开始动了起来。

差不多一米宽的传送带上,无数的鱼被送了进来,这些长期定居在长江口的,可以说,从小到大,见过的鱼不知道多少,可是如此多的,还是第一次,密密麻麻的鱼,堆满了整个传送带,然后送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

按照每一个人5米长,一米宽的范围,密密麻麻的堆了几层,怕不是有几百条,上千斤。

难道每个人,要处理千斤么

这些工人们,考虑的更多的,就不是累了,而是收入,按照标准,10斤1的标准,把千斤处理完毕,不就是100。

对于这些远离繁华地区,只能够在长江口谋生的人来说,100,可真的不是什么小钱啊。

愣神了少许之后,不知道谁先醒悟过来,开始拿起了刀具,快速的处理,整个车间都忙碌了起来。

这里是精加工的车间,送进来的鱼,都是无头腌制过的,他们需要进一步的清理内脏,刮掉鱼鳞,顺带把一些无用的地方给去掉。

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工作,也是日常之中他们经常去做的,拿起案子上面的刀具进行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