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555

分节阅读 5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不少,要想装满,可能二三十网就可以了。,

这个网,可不是的渔船的网,一次铺设和拉起,需要很长的时间。

最初的时候,不熟悉的时候,差不多要1个半时辰,在最初定海军附近,可是一天能够工作的,最起码,也有的45时辰,因为的安全的关系,他们会花费2个时辰出海,两个时辰回归,加起来,8个半时辰,天蒙蒙亮出来,天色灰暗了之后,慢慢的回归,这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了。

实际上,之后的发展,比他们想的更快,在渔夫们熟悉了之后,一网的时间,从1个半时辰,缩短到了1个时辰,接下来是半个时辰,甚至按照渔夫的说法,只要继续下去,时间还能够继续的缩短,最短可能只要半个时辰少一点。

实际上,目前渔夫已经达到了这个速度,在快速拉起之中,鱼被拉倒了甲板之上,然后进入都船舱之中进行处理。

本身,以前海试的时候,他们在拉起来一网之后,就会帮助他们处理海鱼,现在,在长江口,这个天然的渔场之中,根本就不用这样,不用怎么的选择,就可以捞起一网网的鱼,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一天的劳作,就这么的开始了,他们差不多在清晨左右抵达的长江口,几乎没有休息,就开始捕捞了。

只要大致的确定下网的位置,然后就是重复的往复劳动了,一次次的下网,这些熟练的渔夫们,几乎可以保证1个时辰3网。

在长江口,鱼群比较多,可是超大型的,还有密集型的却不多,可是拖网可以选择长距离的拖网,而不是如同海洋之中捕捞那样,在确定了集中的位置之后,立刻的收紧。

这两种的方式,侧重点不同,最终的收获也不同,一网下来,最多,也就是38万斤鱼,远不如第一次捕捞的7万斤,可是最少也超过了8000斤,也就是说,平均18万斤,一个时辰的效率54万斤,这是远远超出之前捕捞的总量达。

最关键的是,作业的时间很长,从早晨的8点左右,到晚上的6点,一共5个时辰,平均每一条船都可以收获54万斤,这差不多就是270吨的。

这个数字,虽然不能说,让渔船上面充满了鱼,渔船的荷载,大概是300吨,当然是有余量的,差不多可以扩充到420吨,只不过,那是没有一丝其他的空间的前提下。

270吨,已经算是满载了,这样的收获非常不错。

本身,在曾大牛看来,或许要两三天才能够保证满载,谁知道,效率这么高,一天就满了,就算是在这里夜泊,到明天,也装不了多少,索性回航。

在他们来的时候,定海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但给他们配上了,熟悉海门和崇州的向导,在这里,也有人接应,从长江口到崇州,也不过是六七十里的航程,全速前进的话,一个多时辰,就可以抵达了。

崇州港,这个扼守长江口的港口,实际上,在北宋的整个体量之中,并不算是很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港口,原来可以停一些小海船,更多的是河船,港口的码头并不算是很大。

可是在定海军崛起之后,定海军对于所有的河港和海港,都有些投资,这个作为长江口的重要码头,同样是被看重的,在通过高层和银钱开道的,最终不但让这个港口,从可以停靠1200料以下船的小码头,变成了可以停靠万料左右大港口,同样,在旧港之外,还开辟了新港的。

这是定海军全面投资的,商用港直接可以停靠2万料以上,同样的,新开辟的鱼港也可以同时泊20艘以上2万料的大船,这些是用来迎接他们渔船回归的。

走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到崇州渔港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不过灯火通明的灯塔,给他们指引,让他们把船顺利的停靠到了渔港之中,而早有准备的人员,已经分列在了渔港的两侧,准备卸货了。

bq

t

gt

第六百三十四章深加工

这个新建的渔港,是紧急的修建的,最初的时候,是一个商港,当时是作为了整个长江流域的补充港口存在的,毕竟长江流域的核心是江宁,在接下来,是杭州,崇州的位置,虽然非常的重要,可是的体量太小,辐射也太小。

在赵信把目标转向了渔船,将定海船厂的全部船只,都从其他的种类,转向为渔船之后,崇州的地位才凸显出来。

距离长江口渔场足够的近,也拥有一定的基础,虽然只有20多天的时间,可是这个改造,只是针对渔港,而不是大规模的商港,改进的少,建设的也不多。

20天的时间,相对的比较的紧张,码头的修改是最少的,除了改进码头的停泊模式,也增加了一些泊位,最重要的是,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加工厂。

捕捉的鱼类,是需要进行加工的,单纯清理内脏,处理和腌制了之后,那只是最初级的做法,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不让鱼腐烂,真正更进一步的,还是要在岸上。

渔船到长江口附近的消息,很早就已经通知了渔港了,可是没想到渔船这么快的回归,渔港还没有做好准备。

好在,有船先到通知了这个消息,给了渔港差不多半个小时的反应时间,哪怕已经夜间了,渔港也按照条例,把人叫齐了。

黑漆漆夜里,渔港这边是灯火通明的,定海军带来的照明条件,一定程度上面,让夜间也拥有了活动的能力。

不过那些,被渔港雇佣的人员,心情就没有那么好了,在夜晚,有些人都已经睡下了,却被一一叫醒,到这里进行工作,这对于从来都没有这样经历的附近民众来说,有些不习惯。

好在,渔港采用的,是按劳分配的方法,你干了多少活,有多少薪水,也明确了,在一些特别的时间,在夜里也要工作,这倒是没处说去。

都是附近的邻居,大家都在讨论,到底今天能够干多少,流程都知道,都是最简单,在腌制的基础上面,他们进一步的清理鱼身上的鳞片,把一些粗略清理的部分,给精细化的清理,一部分,甚至还需要进行分割,为以后的生产做好准备。

负责分类的人员大概是400人左右,他们夜晚上工,不但会得到10的补助,而且每处理10斤,也可以获得1钱。

这是不错的收获,在他们看来,今天晚上,说不定能够挣到20,都是在长江口活动的,有一些就在江边打鱼,对于处理鱼获相当的熟悉。

在这些渔夫们看来,聚集这么多的人,纯粹是浪费,长江上面鱼虽然多,可是大晚上,又能够有多少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