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62

分节阅读 4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实际上,赵信还知道一个数据,那就是经度线之间一度大概是111公里,而赤道上面几维度也是111公里,不过伴随着纬度线的上升,他的距离会逐步的缩短。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球体上面的函数,赵信本身在高中以下的知识,都相当扎实,这个或许是超纲一点的,却可以通过一些东西减小,这个有不是计算球面的全部数据,而只是一个边长问题的,有一个固定点,还有固定的边长,真的不行了,找一个球来测量,对于宋朝出色的手工者来说,用纯手工雕琢出来一个混元一体的球,也不是什么困难。

在北宋这个时代,推导出一序体的公式,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现有的数据都不算很全的情况下,就算是赵信,也废了不少的脑细胞的。

赵信不会全部精确,对于后世的激光测距地图来说,对于某些东西的精确度,几乎精确到了厘米和毫米,那是在科技领先的前提下。

可是真的需要那么精确的地图么,城市的地图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大概就好了,不说是精确到厘米,或者是分米,就算是误差在十几二十米,就会让人找错方向么,人可以四处的看的。

海图很重要,一个精确的海图,可以帮助大海上面航行的船只,快速的达到目的地,不至于迷失方向,这个误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小。

大海上面航行,瞭望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岗位,在高高的桅杆上,会专门的设定一个瞭望的地方,甚至有些大船,会设定好几个。

这个瞭望,是为了保证船的航行安全,也是为了更早的发现一些危险或者是岛屿。

人的视力是有限,哪怕是在白天,按照地球是圆的标准,一个12米的高度的人,最多也就是两三公里,可是伴随着高度的增加,可以看到的范围,就会极具的增加的。

在白天的时间,在大海上,没有遮挡的前提下,视野非常的远,一般眼力好的瞭望手,最少可以看到10公里之外大型物体,比如说,同等大小的船只,如果添加了望远镜的前提下,会看的更远。

海船使用的高桅杆,不但增加了帆的面积的,只要力学平衡,重心放低,就不会因为桅杆过高而适航性不强,可是更高的桅杆,带来的却是更远的瞭望距离。

一些出色的望远镜,甚至可以看到20,甚至30公里以外,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海图的容错率。

不说更远,单纯10公里,已经让误差可以的大到一定的程度,哪怕是手动的测量,以现在的度量衡,只要保持一定的准确度,都不可能误差超过10公里,就算是1里,已经是非常庞大的误差了。

放在海上,那就更少了,因为没有什么遮挡,也没有什么绕路之类,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方法,是可以让误差减少到一定程度。

目前,赵信使用的公式,未必是的经纬度,最合适的使用公式,对于球面上,两点之前距离和角度的测定,也不是很精确的,这个测量的误差,是可以控制的,只有在单独测定某一个长距离的时候,这个误差才会积累到无法承受。

可是经纬度,最低的单位是度,甚至可以达到秒,也就是度的十分之一,不说秒,就算是一度之间误差,充其量也就是的三五公里的样子,只要做一些布置,就可以让海图使用起来,达到完美的结果。

这个布置有很多,比如说,在港口设立灯塔,在白天,巨大的灯塔,就是一个巨大的参照物,到了晚上,灯塔的光明,会在黑夜里面,指引航船的道路,甚至一些独特的标记和灯光,还会告诉航船,这里到底是哪一个港口。

这些本来是赵信忽视的东西,现在却因为海图而想起来,说白了,有时候,看起来完全没有用处的东西,实际上,是成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时间之中,逐步累积出来的,古人不懂得科学,却懂得的,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个解决方案的正确与否,这些东西的实用性都非常的强。

总之,航海来说,海图并不是全部,没有一个完善的港口,没有一个系统的布置,单纯一个海图,也无法方便快捷航行。

港口的兴建,特别是灯塔,已经开始建设了,定海军的不同位置,就有4座最少40米高的灯塔的,这些灯塔不同于的棱堡,不用考虑防御度的问题,甚至不用建设的非常的庞大,但是有一点,是怎么高怎么来,怎么醒目怎么的来。

跟棱堡,必须考虑到周围的环境,没有遮挡,没有隐身不一样,灯塔首要任务就是高,就是引人注目。

丁海军目前选择的灯塔,主要是在海边,位置最高的地方,丁海军是岩石岛,所以在港口一侧的地方,还是有一些高一点小山,选择一个视野最好,距离港口最近的,一个170米左右高的山峰,建筑了一个净高70米高的灯塔。

在棱堡最高也就是20多米的时候,70米有些太高了,可是在北宋,甚至更早的汉唐时期,在佛教传入到中国之后,塔已经出现了,最高木塔就有接近70米,纯粹砖石结构的塔,甚至有超过80米。

原因很简单,塔的结构狭窄,最窄的塔,内部只是容纳一个人上下,在结构之中,狭窄的结构,强度最高,哪怕是用砖石铺设,哪怕没有水泥这样的粘合剂,也可以修建的相当的高。

现在北宋有了水泥,有了钢筋,在兴建这样类似塔型的建筑物,70米只是一个不算太高的数字。

没必要建设的太高了,又不是修建电视塔,独特形状的塔,在150米高的地方,已经相当引人注目了,用望远镜的话,可能在三四十公里之外,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没有必要修建的太高,太高的话,已经超过了光学望远镜的极限了。

类似的布置,未来,在北宋各个港口,也会如此布置,这是必不可少的布置,可以让未来的远洋航行容错率更高。

赵信身为定海军节度使,地位算是很高了,这几乎是跟各路的转运使,是一个地位的,可是他的身份,是对丁海军,没有对那些港口的管辖权,不过赵信又不是要控制他们,更不是为了的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航海而已。

只要定海军出钱,兴建适合港口的一些辅助性的建筑,定海军给钱又不享受管辖权,这些还有人不愿意么

兴建需要时间,丁海军必须慢慢的让这个灯塔证明作用,暂时只能够在影响力足够大的地方实行,完善也需要时间,计划已经颁布下去了,钱也基本到位了的,不过要完成修建,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没有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