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2(1 / 2)
d症的威胁,这就是整个航海的软件,硬件和软件配合的前提下,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定海军的远航。
别说,还真的有,再好的硬件,再好的软件,在没有一个合适的操纵者的时候,这些硬件和软件,就算是再怎么的出色,也无法硬性大局。
赵信,连这一个方面也考虑到了,不但大量的招募了船员水手,为未来做准备,同样的,也做好了培养的打算。
要知道,软帆的操控难度,远比硬帆更加的困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张开方法,在加上一些独特的控制。
在大海之上的,软帆受力更大,可以给船只提供足够的动能,可是在关键的时刻,升帆和降帆,也需要更多的体力。
在风帆战舰时代,一艘足够庞大的船,不说武力的设置,单纯水手的人数就很多,更别说有军事作用的,还会装上炮位,甚至在甲板上布置足够多的士兵。
以风帆舰队巅峰,西班牙大帆船时代的,最初的时候,是1个吨位对应一个人,后来逐步发展,在巅峰时候,大概是55吨到65吨一个人。
这样的话的,一个300吨的远洋帆船,大概会用到60个人左右,如果在战时,这个数据还会提升,拿500吨级的西班牙大帆船来说,一般而言,在甲板上面,会有125名士兵的。
不过,经过了一些设计,这些设计的一个核心的方面,就是,减少人的力量的消耗,用了一些辅助装置,滑轮组之类的,在船帆之上,而不是简单的,只是拉上去和降下去,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手。
补给数量,跟补给的物品,还有人员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一些关键的岗位,减少一些人员,比如说,更加出色的望远镜和大型望远镜,就可以减少的瞭望人员,这样的前提下,一些必要的人员可以减少很多。
一艘60个人的,跟一个30个人的,在风帆时代,续航的里程几乎提升一倍,更别说,从后世走出来的赵信主导的,几乎每一个吨位,每一个区域,都被应用到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面的,
同样吨位,比起那些的船,能够容纳的吨位更大,最关键的还是强度,定海军此时此刻的龙骨,是经过了逐步的调整,特别是赵信使用得卡牌系统的探测,不但耐用性,而且性能非常出色。
更高的强度的,加上减少些不合适的地方。要知道,在风帆舰队的时代,还没有考虑到吨位效能比的问题,那是在铁甲舰的时代,在逐步的提出的。
可是有了后世的经验,造船,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效能,所有不必要的地方,都给去掉了,而且一些可以加强能效,减少的地方,都给减少了的。
比如说桅杆,一般的桅杆,都是的巨木所构成的,这种桅杆非常少,处理和建设上面,也会有问题,可是在经过了调整和设计之后,把钢铁使用到了桅杆的上面,把桅杆跟龙骨这个船的主题相连,最终,强度大大的提升,或许,一跟钢铁构成的桅杆,会增加不少的吨位,可是实际上,整体的效果,就会提升很多。
第五百三十一章误差和灯塔
重视,对于一些工程来说,就是催化剂,一些大型的工程,只要重视的话,就非常的快,比如说,一条就算是放在21世纪,也非常庞大的京杭大运河,在隋朝的时候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贯通,这还是在动荡和资金不足之下的结果。
听起来非常匪夷所思,可是在封建时代,当整个王朝的力量,向一起来集中的时候,非常可怕,这个就算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面,也非常重要的运河,直接造福了唐朝和宋朝,可是却拖垮了隋朝,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最终失去了宝座。
划时代的工程,几乎必然是投资巨大,在王朝重视,只是一个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的时候,就只能够用人命来填充,在史书上,这些伟大的工程,几乎都跟皇帝无德牵扯上关系。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一点一点都不假,有些失去皇位的皇帝,他们做的荒唐事情,有时候,在那些开国之君,甚至明君哪里,也会出现,胜者为王这一点,一点都没有错,在王朝的延续之中,这些错误被淡化,甚至是被洗白,而亡国之君,则在一系列的史书之中,故意或者人为的增加了很多。
定海军现在绘制经纬图也是如此,也是动员的数量庞大人员,不过唯一的不同就是,不会欺压这些人,而是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推动这一点。
现在的定海军,可不是一年多之前,草创的那个模样,当时的定海军,不过是只有几百户人口海上小岛,穷困到了极点,渔夫们依靠打渔为生,可是经过了赵信的到来和改变,已经形成了目前北宋最大的城市,再加上富庶的商业,能够动用的力量很多。
天学,就算是到了几百年之后,也是少数人能够研究的,地球是圆的,向一个方向前进,最终会回归重点,这个观点,实在是有些超乎想象,让这个时代的人明白这一点,那不是随便的说说,或者是教导就能够完成的。
赵信当然不可能让这些人懂得天测量,天数据,他要的只是这个测量的结果,只要把这个测量的工具给做出来,用一种独特的工具,在特定的时间之中,对太阳光线进行测量,然后记录出角度而已。
这个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的使用,只要多试几次的,然后记录下来,最为精确的结果,甚至可以把多个结果给记录下来,然后让赵信来挑选。
这实际上,是使用工具,跟了解工具的不同,一把枪,哪怕是放在古人的手中,只要有人教导,他们哪怕不明白枪里面有什么秘密,也可以拿出来使用。
这样一来,庞大的工作,就交给了赵信了的,这些数据,必须要送回来,然后赵信会通过一些公式,计算出这个公式之中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到海图之上。
赵信所知道的关于经纬度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的,好在记起来一些固定的经纬度坐标,虽然说这个时代,经度的坐标已经改变了,坐标的位置可以不一样,可是距离的差是一样。
赵信派出了庞大的人员,把一些重要的港口,重要的城市,还有其他的一些要点都给测量了一遍,甚至,因为自驾游的关系,他也去过几个风景名胜,这些虽然无法作为第一手的数据,却可以进行参考。
这个时代的度量衡,远远无法达到精确测量的实力,很多距离之类的,都是通过估算出来的,而不是用卫星的激光测距测量出来。两者参考起来,再加上角度的差别,最终,计算出经纬度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