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13

分节阅读 4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他的印象,已经模糊了,甚至汴梁更是如此,在赵信的心中,更多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中的描写。

在图像,影像,甚至是十字画都已经遍布的时候,作为一个搞历史,特别还是搞北宋历史的,清明上河图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清明上河图绘制的是12世纪汴梁场景,那个时代,北宋已经内忧外患了,已经产生了疲惫的态势,哪怕是清明上河图非常的恢弘,而是其中,却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市井场景。

现在,却不一样,仁宗一朝,是整个北宋最为强大,最为富庶的时代,特别是赵信的穿越,彻底的改变了北宋的格局。

韩琦在西夏,不但拿到了另种这么一个,在黄河中游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占据河套平原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地盘,也成功的利用炸药的帮助,撬开了兴庆府的大门,在辽国的帮助下,灭掉了西夏。

一个心腹大患的灭亡,不但是实质上面的,对北宋的利好,对于民心上也同样如此的。

或许,在高层官员的眼里,西夏是辽国灭掉的,甚至在市井之中,也有传言,可是兴庆府毕竟是韩琦攻下,最少说破城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把功劳记载头上。

如果只是政治上面的,这还不能彰显汴梁的变化,定海军带来的改变才是,马车,不过是出行工具的一个,还有方方面面的其他改变,特别当赵信经过了一个正在兴建的工地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个工地他知道,是樊楼在核心区域的一个新店铺。

樊楼,作为北宋的第一楼,可以说是北宋餐饮的一个地标,在普通的小店,三五十一道菜的时代,樊楼之中,哪怕是最简单的一道凉菜,他的价格也在一贯以上,平均花费几十贯,上百贯的,比比皆是。

樊楼是由五座楼宇构成的组合型建筑,楼层都不高,在三四层的样子,最多就是10米左右,而且是木质结构居多,就这样的建筑,已经是北宋的地标性建筑了。

在水泥出现之后,樊楼凭借着在高层和枢密院的关系,第一次认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好处,一个高20多米防御性建筑,可以抵御千军万马,如果应用到樊楼之上,会是什么。

一想到,一旦水泥和这种兴建的方法,在北宋流行开来的时候,樊楼的周围,将会全部都是这样的建筑,到时候,樊楼别说是地标了,周围都比他高了,真的是一个矮子。

财富和地位,甚至是伸到各方面的触觉,让樊楼应声而动,他们很快的联络到了定海军,要求兴建一个新的樊楼。

这个樊楼非常的高大,达到了8层,这已经没有电梯的楼房最高层了,真的要是八九十来层,高是高了,可是走着也累不是么。

你让豪门权贵,走上三四层,登高望远还可以,真的走上八九层,吃个饭就气喘吁吁的,也不是个事啊。

不过樊楼的楼高较大,每一层大概是45米,也就是说,最高处,几乎超过了35米,这一点比起棱堡还要高,一旦兴建完成,一定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樊楼的野心,定海军并不去关心,可是这个要求,却是定海军看重的,定海军为了兴建房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行进了数十万套的房屋,基本上让定海军,全部的民众,都安居乐业的,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个生意。

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或许现在不是定海军的独门绝活,毕竟,为了给北宋兴建棱堡,一些基本的建造方法,还是教授出去了。

可是这种是兴建棱堡的,也能够按照这个来兴建房屋,要想达到某种美感,那是不可能,定海军却在赵信的指导下,在不同的实践之下,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樊楼的要求送过来的时候,定海军只是稍稍的犹豫,就决定了接下这个单子,当然了,价格,也是一个关键的所在。

一个棱堡的造价2400贯,樊楼的造价,却高达15万贯,由此可见樊楼的富庶,同时樊楼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足够高,然后比之前的樊楼美观就可以了。

这算什么要求,一个36米以上,加上各种的装饰,无愧于一个地标性建筑的存在,就这么的简单的出现在了目录之中,当然了,因为樊楼是餐饮,主要也是餐饮,包括了下面三层大型裙楼,面积高达6000平方米庞大建筑,还有上层的这个高楼。

这个方案,立刻吸引了樊楼的注意力,在经过了核算之后,价格继续的推升,达到了25万贯,可是樊楼毫不犹豫的就把第一批5成的资金打进来。

这也成为了新成立的定海房产公司的第一个项目的,保守估计,利润高达7成。

赵信在这个项目上面,也算是有所耳闻,房地产在后世是最赚钱的行业,在这个时代也更是如此,他对于这方面没有研究,比不过经常实践的定海军专业人员,但是他提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方便的攀登的问题。

高为上,在以前,酒楼里面,没有足够的高度,可是两三层的酒楼,二层的肯定比一层的好,三层的又肯定比二层好。

这一点,在普通的三层以下的酒楼,非常正常,可是三层以上呢,樊楼是经过了对比,用层高45米,总高度超过36米的建筑物,如果按照高低来评价的话,那么最高的八层,肯定是最高端。

不能这么的来评价,八层相当于32米以上攀登,这对于贵族来说,这不小不大也是一个负担,在电力没有普及,电梯没有开发的前提下,如何良好的应用成为关键。

对于此,赵信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类似电梯设计方式。

电梯,不过是电力驱动,让电梯间升高和降低的一种方法,这个动能是电力驱动的,有一定的自动化。

电力目前来说,对于定海军都很难实现,虽然在做技术储备,却没有深入下去,连蒸汽机都没有研究和发展,更别说电力了。

可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案,赵信的参考方案,正是乡村的一些方案。

在没有电力的时代,要想建房子,需要的只是一个滑轮组和绳子,就可以用人力,把一桶桶的水泥,一包包的砖,从下面送到上面,当然了,到电梯这个程度,不可能用人力,人力也没有这么大,可是牛马,还是可以。

参考了塔吊和滑轮组,赵信组合了一些东西,在补偿多300公斤重物的前提下,可以快捷进行上下。

300公斤,抛开电梯间不说,那是能够最简单的构筑的,大概100公斤,那么,就可以乘坐200公斤的人,这样的话,胖一点的两个,瘦一点的三四个,就可以上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