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92

分节阅读 3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面临着走向海洋之后,小船就不那么合适了,海上比河上更加狂暴的风浪,让小船优势荡然无存,从人类走向海洋开始,船就越来越大了。

早期的大船,是一个耗资巨大,多么大树木,决定了船的大小,在科技和历史最为发达的亚洲,常见的树木,巨木不算多的。

实际上,整个世界上,最高的数目往往是巨杉,不但寿命很长,最高的甚至超过了3000岁,高度也在80米左右的。

亚洲这样的巨杉很少,绝大部分的巨木都是在二三十米的样子,伴随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巨木越来越少了。

因为不止造船会用到巨木,宫殿,地宫,甚至是棺木,都是巨木的最大的用途,皇宫大殿,在砖石结构无法成为主流的前提下,巨木成为了唯一材料,这极大的加快了巨木的消耗。

跟普通的材料相比,木头虽然是最为常见的材料,可是真正的巨木,往往伴随着漫长的岁月,不说美洲巨杉这样超过80米的巨木,超过25米的木头,都不是几十年能够长出来的,跟消耗相比,产出就太少了。

中国的能工巧匠,在需求面前,选择了替代的方法,找到了组合龙骨这个创造性的组合,让巨舰对于巨木的需求,降低到了极点,不在依靠材料决定船的大小,让海船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定海军的造船厂,不具备组合龙骨的条件,他们甚至不知道组合龙骨,如何把众多的木质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挡船只上面的各种力量,更不知道,用什么的材料,可以成功的把各种的木头,都沾连到一起。

他们拥有新的替代性的东西,那就是用钢铁替代的木头。

整个世界的历史之中,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之前,钢铁的发展一直都是缓慢的,哪怕整个世界,在公元前2500年,世界上已经出现了铁器的,而在东亚,公认的大规模使用铁器的,应该是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当时吴越的铁器,是他们崛起的根本。

可是在这个铁器大规模出现的时代,占据着工具的主体的,还是青铜器,统一整个中国的始皇帝,他的军队,使用的青铜弩和各种青铜武器,用数量替代了质量。

从公元前,到11世纪,铁器的发展非常的缓慢,哪怕是已经成功的运用到了生产的诸多的领域,可是产量一直不大,铁器在绝大部分人的眼里,就是普通的菜刀,铁棍,或者是什么铁索之类,这些东西,最长的就是铁索,也是通过环来结合起来,单独打造的最长的,恐怕也不会超过3丈,对于早已经超过了10米长船来说,没人想到,铁会应用到船的龙骨之上。

这一点对于定海军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别说是铁的龙骨,就算是整个用钢铁建造的轮船,也不是问题。

作为最廉价,最易于加工的材料,在铁的价格已经大幅度的降低的时候,在比起木头都要便宜的前提下,用钢铁来建造船只,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定海军的钢铁,是他赚取绝财富的来源,同样的,也是造船的基础,在超过30吨,50吨,甚至是100吨的高炉逐步建立的前提下,钢铁龙骨,已经没有了技术的难点,就算是焊接技术没有多发达的现在,直接浇筑,也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多就是模具的制造而已。

木头跟钢铁,这是无法相比的,别说是木头,就算是金属,已经是历史的跨越了。

早期原始人,为什么叫做石器时代,那是大规模的使用的石头工具时代,实际上,在更早期,木头才是最初的工具。

相对于更加坚固,难以加工的石头,随处可见的木头,成为了原始人最早期的工具,可是木头的坚固程度,使用性能上面,跟石头工具比起来,差别巨大,逐步的被淘汰。

这是木头跟石头的天然差别,在取代了木头,石头,青铜的钢铁面前,这是巨大的差别,在钢龙骨面前,一切都不存在了,再怎么强悍的木头,它的各方面的性能,都不可能跟铁相比的,更别说是钢。

同样的,有什么的粘合剂,能够跟熔炼之后的金属相比,更别说还有无缝焊接这样的技术,哪怕是最普通的焊接的,甚至是简单的钢铁契合,也比木头上面的粘粘强的太多太多了。

至于一定比例的增加了钢铁这种比谁重材料带来的重量,这个问题不大,钢铁的出色性能,在使用上面,远比木头使用的少的多,对于一艘800料的大船而言,龙骨的重量可能不超过30料,虽然这也达到了10吨的重量,可是跟跟200多吨的船本身相比,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钢铁是一种很合适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材料,在龙骨使用了钢铁的前提下,一些关键性的部分,比如说桅杆,船头之类的,关键性的部件,也会需要用上钢铁,总体使用不会超过20吨,而赵信也把水密舱给使用到了极点,更多的水密舱,不但是增加了船的稳定性,也是在侧面增加了浮力。

铁的出现,让这个船的容错率变的很高,就算是组合龙骨,要想达到20米,30米,甚至是40米,跟天然木头无法相比的组合龙骨,他们的强度,也会大规模的减弱,这也是制约船只的扩大的一个关键。

实际上,在单纯木质龙骨的时代,很少有船只能够超过1000吨的,更大的吨位,只会让强度降低,变成一个华而不实的东西,一旦遭遇到风浪,就会散架沉没。

这一点,对于钢龙骨来说,完全不存在,比起木质龙骨强度高出数倍的钢龙骨,天然就拥有了建造大船的基础,在承接了宋朝的一些科技之后,在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大船,可怕的达到了3万料以上,这就是铁质龙骨大规模的应用。

在木质材料之下,总排水量达到万吨的超级巨舰,这是神话一般,这也是明朝彰显武力的涞源,东南亚的小国,甚至是非洲的部落,面对着万吨的可怕巨物,他们甚至连抵抗的勇气都不存在。

现在跨越了几百年的历史,甚至是是上千年的科技发展,赵信在定海军,建造了可怕的炼钢厂,一次性最高80吨的钢铁的冶炼,年产量超过200万吨的钢铁产量,别说是钢龙骨,就算是一个钢铁制造的战舰,也不是不可能。

赵信当然知道,钢铁制造的轮船,远比木质的要好的多,在整个世界以500吨以下的木质船只为主的时候,别说是万吨级的超级战舰,就算是一些2000吨的铁甲舰,也是无解的存在,单纯的撞,就足以横扫一切了。

未来,几乎必然,要向着钢铁制造的轮船发展,可是最初的时候,赵信不会跨越那么大,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一个钢龙骨的出现,就足以吊打一切前提下,贸然的制造出钢铁巨舰,投入太大,成本太高,也容易万劫不复。

就算是以钢龙骨为主题的木质船只,定海军也有其他的一些技术优势,抛开龙骨不提,船材的加工也是关键。

传统的船材加工,多是在砍伐了树木之后,逐步的放置,这个时间,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年,原理不过是通过时间,把木材之中的水分,逐步蒸腾,并且减少木材上面的应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