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5(1 / 2)
d直接就开打了,可是一旦形成国家的形态,哪怕是游牧性质西夏和辽国,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物资调集。
从马,粮食,铁器,布料,木头,最少20多个品类,40多种战争必须物资的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一两种,或者是三四种浮动,那是正常的现象,一旦有七八成的物资,在短时间之中,出现紧张或者上涨的话,那就说明,有国家的力量,在储备物资。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方法,而且很难以掩饰,越是突然性强的,临时起意的,就越发无法隐藏,这些可以通过长期和短期的分析,很容易的得到。。
当然了,枢密院也发现,这只是对西夏和辽国有用,对于物资更加丰富的北宋,有一整套的方法,就算是平常的军备,也是用海量来形容的,一些临时性突发的战争,直接调用武库和枢密院就可以了,不必临时上街购买。
这些都是宏观上,大局上面的,也几是狄青这样的统帅会看的很仔细,其他人,直接略过,放在战法上面,特别是战争的全过程,这中间,灵州攻防战,成为了所有人看的重点。
精锐力量,直接攻破西平府,在不走漏消息的前提下,迅速的占据了灵州的全局,这是禁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
“4万对3万,还战胜了,这怎么可能”一个将军显然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战争过程,略过前面坑长的伏笔,不小心翻到了最后,4万禁军,伏击3万重骑的场景,当他看到的时候,几乎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只要是有过西北战争经历的,都会知道铁鹞子的可怕,狄青也不例外,他崛起的战争,几乎都是跟西夏的主力战斗之中取得的。
在宋夏之战的初期,元昊和西夏的咄咄逼人,宋军畏缩不前,狄青作为统帅,往往是身先士卒,在不停的战争和战斗之中,逐步的脱颖而出。
哪怕是有心算无心,哪怕是有了绊马索和陷阱,4万对3万都是极为不靠谱的,因为那是骑兵啊,还是批了重甲的骑兵,如果是不可为,他们完全可以跑。
这是关系到了实际作战之中的效果,这下子,所有人都注意了过来,立刻翻到了这里,这也是整个作战的最终尾声,之后,只有一个用的棱堡和长弓逼迫的辽兴宗,放弃兴兵的那一节,因为篇幅较少,也没有打起来,很少很少。
果然,所有人都很有共鸣,或许在城市,有着牢固的城防,4万禁军对上3万重骑,这可以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在野外的,双方只是在150步之内,哪怕是有陷阱,只要不计后果的冲锋,这些重骑冲到的弓箭手的阵营之中,也是非常可怕,完全不会这么的一边倒,这几乎是一方全灭,一方损失轻微的。
所有人都喊着作战造假,或者说,谎报军情,可是狄青却是少数没有这么认为的一个,他不是对这一战的结果有信心,他对韩琦有信心。
狄青跟韩琦同年,现在都是37岁,可是两个人的轨迹,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过是真定的副都总管,算起来,也是军方的一方大员,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可以独立携带军队出征的,算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之一。
可是这样的地位,在军方,就算是除了文官,也排不到前50,可是韩琦,已经是整个文官之中最顶尖,之前的四路总管,枢密副使,已经算是整个朝野的前五十,现在,立下如此大功,几乎必然,会进入到前十的行业。
对于韩琦,他有些熟悉,他恩主尹洙,也是变法派的一员,跟范仲淹,韩琦都算的上是密友,也曾经跟他提到过,特别是韩琦做了四路总管之后,面对着他的请求,也做出过推荐,可惜,西北之战,进行的实在太快太快了,加上准备,前后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真正的战争过程,不超过一个半月,就算是韩琦想要调动,一个副都总管的高级官员,从真定掉往西北,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一不留神,西北之战已经结束,甚至连西夏就已经灭了,也就是说,就算狄青想要参战,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参战的士兵将军,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正常的禁军,甚至还不输于禁军之中比较强大的,战法什么的,除了炸药炸掉兴庆府那一战,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其他的没什么了,正常的作战方法。
第四百三十三章狄青吃惊
一场看起来很正常的战争,却发生了让他们无法想象的结果,这中间怎么可能没有改变,只不过,改变的地方有嗅微。
好在,在枢密院的这些记录之中,各方面都写的非常的详细,狄青信不过枢密院总结出来的那些东西,他提出要求,要求拿到西北最基础的那些战报。
狄青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却让枢密院的人员有些为难,在请示了上面之后,最终枢密院还是开放了一些,主要是除了韩琦的一些枢密院奏折之外的一些东西。
狄青在看到这些报告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枢密院的人这么的为难,哪怕是战争的进程不长,可是牵扯的东西众多,韩琦是大佬,他的奏折不多,可是下面的战报,包括一些零散的东西,可以说堆积如山。
狄青本身只是准备拿最主要将领的,可是这些都拿过来,也没什么问题,他反而会从这些东西上面,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要细细看就好了。
别人怎么,狄青不会去管,可是他在认真看了半天之后,还真的就从这个上面看出了一点什么。
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在枢密院弄出来的那些战报之中,一笔带过的东西之中,就漏掉了非常的关键的东西的。
作为敏锐的统帅,天才的军事家,他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重点,那就是长弓。
在战争之中,只是讲到了双方的数据对比,可是没有详细军队布局,之前那些将军们疑惑的地方,就是这样,这些将军们,是按照普通的禁军配备,来衡量的。
在这样的衡量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4万人,对3万重骑兵的前提下,还全歼对方的不可能的事情出现。
可是看了长弓的应用,还有比例,他隐隐的感觉到的,长弓恐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
这时候,在争吵了一个上午之后,哪怕是经过了劝说,所有的人的焦点,还是放在这个重骑兵的战局上面,哪怕有实际的例子,比如说,俘虏,装备,还有人员,这些已经证明不可能作假的情况下,依然有些不敢置信,到底怎么做到的,这是他们最疑惑的地方。
狄青在跟几个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提出想看看,长弓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武器,他的战斗力,以及他在整个战争之中的使用方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