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7(2 / 2)
没错,北宋的强大战力,之所以会被西夏强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北距离北宋中枢地区太远了。
哪怕西北的核心是汴梁,可是连汴梁本身,就没有一个可以供汴梁平稳过度的粮食基地。
这种情况下的,把好不容易从江南运过来的粮食,再运到西北,这中间耗费的力量,简直是惊人的。
这实际上,也是现实世界之中,北宋西北的实际情况,在西夏没有被灭的时候,几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直都骚扰北宋的西部,每年的军费开支,从几百万贯,提升到了几千万贯,到了神宗时期,几乎每年的投入超过了2000万贯,这样是拖垮整个北宋财政的关键。
韩琦能够看到这一点,也算是难能可贵,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赵信已经前往汴梁,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一条2000里的铁路,把汴梁和灵州联合成一体的话,这个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就没有原来的那么的战略性了。
可即便如此,也不代表这个水利工程就完全没用,解决粮食问题,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首要问题,无粮不稳,就算到了21世纪,依然是涉及到国本的重要问题,任何人不重视的话,就会被粮食这个大问题给掀翻。
在韩琦还没有回归的时候,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已经开启,之前的所有准备,在物资和人员到达的时候,在军方的工坊加工出来足够多的工具的时候,当然了,还有从民间调用的工具,成千上万铁锹,在冻土上面,挥洒着的时候,无数汗水,让这个冻土成为了热火朝天的工地。
整个工地上面,人员非常分明,用一部分的军队,辅助了少数技术人员,控制这蝎隶,技术人员通过之前的勘测,划出了一个个的位置,一条条的沟渠用白灰划出轮廓。
这一点,不得不说灵州的好处了,在整个灵州,原来的西夏人,大部分都被当成奴隶的前提下,这些土地完全没有纠纷。
这恐怕是北方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大问题,虽然说这个是对大部分的土地都有好处,可是占据了别人的土地,这总要付出一些代价的,篷和地主们,看不到东西的好坏,只看到了占了他们的便宜。
所以,北方只能够在固有的水利建设上面,进行缝缝补补,可是在灵州,可以大张旗鼓的建设。
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比黄河的地势更低,容易引流过来的洼地,都可以成为未来蓄水的地方,更低洼的地方,或者是说天然的沼泽和湖泊,甚至可以减少工程整个的土方量。
一部分的测量者,还调查了之前的水利,或许,因为岁月的关系,风沙和自然变迁的关系,这些水利已经无法利用了,可是这些之前已经建成水利体系,可以给现在很多的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直接的借用。
这是一个庞大,甚至不单单局限于整个灵州的大规模的建设,在庞大人力和大量牲口的基础上面,河套平原上面,充沛而密集的水为了开垦的基础的,这已经是冬天了,开凿不利,可是这是最正确,也是最不耽误农时的时刻。
第三百九十七章不约而同
灵州的天然优势,加上韩琦的野心,最终催生了这个中国西北最庞大的工程的,这个机缘巧合诞生的工程,在300年后,跟千年之前的都江堰相提并论,都江堰造就了四川的富庶,而这个最后被称为灵州体系的工程,造就了河套的奇迹。
韩琦之前就准备上一个大的工程,可是现在,牛马的到来,给了他们巨大无比的力量,再加上渭州大会的成功进行,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当足够的资金,有了这些资金的话,就可以让西北的这个工程变得更好。
韩琦对于灵州的规划,就是两条路,一个是畜牧,一个是耕地,前者,是因为灵州和议之后的必然选择,北宋不可能在短时间,把2000多万的牲口,全部消化掉,特别是来自河北方面,辽国的牲口,那么灵州这边就地养殖,是必然的选择。
耕地则是持久的作用,吃肉虽然是很多人的奢望,一些底层的民众,吃到肉,就如同过年一样,可是肉要用到其他的地方,那么支持整个西北生活的,那就是粮食。
想到西北,很多人自然的想到,西出阳关无故人,雁门关外的风雪,类似的诗句和词语,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到了西北,那就是漫天飞雪和黄沙漫天。
没错,西北就是这样,可是在的黄沙处处的西北之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河套平原。
北宋只是得到了灵州,而不是河套平原的全部,却已经拿到了河套的精华之地,在这里,不发展农耕,真的对不起这里这么优秀的条件。
农耕明,土地是最基本的资料,中国,甚至大部分的明,从原始明脱身出来,拥有了固定的土地,形成了稳定国家的根基,实际上就是在农作物上面。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土地上,生产了多少的粮食,直接决定了这个地方,能够养育多少人。
西北的贫瘠,花费巨大,就是西北根本供给不了本身人口消耗的,如果再加上几十万的驻军的话,就更加如此。
单纯军事的费用,也就是筑城稍稍的高一点,落后的交通,运输的消耗,甚至可以达到5倍,甚至是10倍于运送物,粮食从汴梁的700一石,到西北的接近5贯一石,其中的大部分就是运费。
军队总是消耗巨大的,普通的平民,可以一天两餐,饥一顿饱一顿的,在一些关键的时刻的,可能一天半升粗粮,就可以让一个人活命,可是军队怎么可能,不给军队吃饱肚子,战争到来的时候,就会给你掉链子。
河套平原,就是充满了各种的水源。黄河的几字形,是按照地势开始形成,在这个几字形的内部,有几条的支流,特别是靠近东方的这一个几字形的边缘,河套平原也被称为芳草优美,塞上江南。
水草水草,有水才有草,只有有水的地方,草才能够生长的旺盛,没有水,就算有草,也生长的不好,草尚且如此,更别说是粮食。
粮食耗费的水,远比水草高的多的多,这也就是一般的旱田,收成远不如水田的根本原因,除非是类似红薯,玉米这样,能够天然抗旱的作物。
天然的,靠近在支流的土地,那并不是很多,叶清臣开启的北方农田水利建设,它的施工范围,韩琦也知道,当时没多想,现在开发灵州的时候,很容易的就想到了。
韩琦就是利用灵州的庞大资金,在灵州,复制这个的过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韩琦在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