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71

分节阅读 27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500米,不足以把速度加到最高,却也差不多了,当马车冲过500米之后,第二道烟花升起。

赵信又记录了一个数字,默默的等待着第三个,这个时间,等待的并不长,大概是4分钟左右,第三个礼花冒起来了。

这时候,孙周已经开始制动了,因为整条路就只有3公里,虽然在三公里的末端,做过准备,就算撞上去也没问题,可是他这么出色的御手,怎么可能会那样。

早在10天前,孙周就被挑选出来,作为御手,他也已经跟这些马培养感情,不说犹如臂指了,也算是能够听懂他的一悬令,一个个的拉着缰绳,马的速度开始缓缓降低,大概一两分钟,就降低下来,然后巨大的车辆,因为少了马的力量,开始缓缓停下来。

“好快啊,真的很快”薛玉忍不住赞叹道,他之前,在测试之前,还感觉,这个玩意太浪费了,完全没有意义啊,两个铁棍,就可以加快速度,还是这么沉重的车辆,这是天方夜谭么

可是事实摆在面前,比不了快马奔腾的,却也不算慢,比起辎重部队的速度来说,快了好几倍。

孙吉没有说话,可是眼神之中,也是赞叹,他们都是军人,曾经参加过战争,北宋战争的耗费,一大半,都在后勤上面的,如果后勤加快,这对于军队而言,也是好事情。

最关键的其实还是重量,北宋普及的是两轮马车,这种车,速度还可以,比人走的快一点点,可是载货量不行,1000斤已经算是极限了,可是8匹马,却能够拉起来万斤的东西,还能够以步行三四倍的速度行进,这对于后勤有何等的好处。

至于造价的问题,一里三四百贯,有些昂贵,却不是太大的问题。

从开封到陇西,算下来,就是1500里,修一条路可能只花费60万贯,可是,带来的后勤提升,恐怕不亚于京杭大运河。

陇西跟西夏作战,最重要的是消耗,不打仗,可能几百万贯的消耗,一旦打仗,千万贯,甚至两千万,都如同流水一般,根本停不下来的,一条60贯的路,减少的七八成后勤运输消耗,这种情况,怎么选择都不为过。

要知道,之所以边境粮价昂贵,一部分是路途遥远,需要漫长的时间,另外一部分,就是粮耗粮。

说白了,运送一车粮食上到边疆,一路上,吃喝用的,也都超过了一车,甚至在某些地方,会更多。

加大运力,加快速度,很自然的,就减少了消耗。

这个马拉火车,跟两轮大车比起来,看起来,马没减少多少,一辆车1000斤,平均一匹马1250斤,提升四分之一左右,可是原来,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够赶走,现在,一两个人就可以了,这个节约的人力,也等于说节约了大量的消耗。

孙吉和薛玉是军人,他们很自然的,就把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军事作用上面,可是牛大力不是,他是匠人,刚刚被赵信开发出研究能力,他很自然的,就关注着赵信记录的数字。

“怎么样”牛大力忍不住的问道,

牛大力的知道,赵信记录的是火车的一些性能,科学的计算这一点,他在学,却不怎么精通,这方面,赵信是高手。

赵信记录的主要数据有3个,还有中间的节点选择的数据,一共记录了12个。

总体上面,让他满意,主要记录的一公里的速度,平均是17公里左右每小时,而两个节点的速度,超过了21公里,也就是说,这个马拉火车的极限,可能会达到的20公里以上,而且运力上面,还可以有较大的挖掘,说不定能够达到十吨,这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了。

第三百零四章两条铁路

这个在赵信看来,还有很大的问题的铁路,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的基础了,是用马带领着的,跟成熟状态下的火车,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这种前提下,这个初步完成的试验品,还是有较大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遮掩不住火车的出色性能。

一弟起来,20公里左右的时速,一天8个时辰,最少也是300多公里,比不上800里加急,可是也绝对不差,600里的速度,如果一旦修通,从汴梁到陇西,可能只要2天半。

对于见惯后世朝发夕至的火车,甚至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这样的速度,甚至是慢到一定境界的,可是一天600里的速度,还是携带着大量物资的,这对于北宋来说,太重要了。

你想,如果西夏进犯,边境军队缺乏只能够依靠城池固守,从汴梁调动军队过去,要2个月,肯定不可能从汴梁调动的,只能够调动比较近的,可是一旦这个铁路修通,2天半抵达,那会是什么,就算前期有些失利,也会很快的被挽回的。

更别说的,这个马车的运力,一下子相当于20辆大车的运力,这才是关键,速度快,运力大,以前困扰后勤物资的问题,在这一条路修成之后,就再也不是问题了,这对于军事方面,非常的重要。

不过,赵信知道,做成这些不容易,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桥梁。

中国的桥梁,世界闻名,那效年,甚至是一千多年的石桥,到了21世纪,依然还发挥着作用,这已经可以看出来,这个桥梁的神奇。

可是铁路需要的桥梁,是平的,而不是拱形的,这是中国的短板,更别说铁路桥,对于性能,对于承重能力来说,都有巨大要求。

北宋,以河流为运力,所以,河流非常的多,别说是1000公里,可能三五十公里,就有一条和,如何过桥,这是一个问题。

有了钢筋,有了水泥,可是铁路桥的修建,特别是大型铁路桥,比如说,过黄河的那种,如果这些不解决的话的,无法直达的前提下,这个铁路修出来,也是有些鸡肋的。

千头万绪,暂时,不必考虑这么多,赵信很清楚,要在北宋这边普及铁路多么的困难,桥梁只是一个方面,密封,过桥,还有跟人口稠密的城市的相交,这些都是问题,还是巨大的问题,必须要一点点的解决。

改进还在继续,主要是减轻车厢的重要,在试验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的解决。

不过,第一条铁路的修建,已经订下来了,定海军虽然不大,却也有几百平方公里,跟一些海岛相似的是,整个定海军,平原是在外侧,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