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对于韩琦的能力,仁宗是非常认可的,也认为,目前的状况之下,韩琦是最适合的。
本来范仲淹的变法,走向了不可控制的边缘之后,对于范仲淹,仁宗好处理,直接下放就可以了,可是其他的追随者,就不好处理了。
北宋仁宗年间,是北宋最为辉煌,也是坛鼎盛的时代,不但诞生了很多宋词人才,也诞生了出色的宰抚。
在这个时代的,有无数的宰抚,可是不得不说,现在,当一些老的老,退的退了之后,剩下的有能力的,居然全部都集中在范仲淹的身边。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吧,现在到底首府是章得象的,枢密使是贾朝昌,这两个也算是水准之上,可是作为政府的主导者来说,他在仁宗的众多宰抚之中,真的算是不起眼的,比不上之前的吕夷简之类的,更比不上之后的庞籍等人。
等几年吧,仁宗叹息一声,现在章得象和贾朝昌还用着顺手的,后备力量还没有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消弭范仲淹的影响,这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或许,答应西夏人的无力要求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赵信用这种方法,不但介入了枢密院的铁料供应,还间接的介入到了朝政,庆历和谈开始的向另外一个方面的变化,短时间,完成了签订,而整个北宋,这个时代,最强硬的一个宰抚,来到了陕西,历史上他只是短暂的在京西路之后,就转向了河北,这一世,注定要不同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初露峥嵘
很热闹的一件事情,这一份报告,放在了贾朝昌那里,贾朝昌已经没有期待了,看了之后,又不一样了,质量是完全没有问题,铁料明显在普通的铁料之上,精铁也是如此,同时提到了,在各方面性能都出色的前提下,精铁的重量比起之前的精铁轻了一半以上。
这个轻重,贾朝昌不理解,可是通篇全部都是赞赏,还是让他有些郁闷,终于,看到了由他任命的那个铁匠添加问题,本身心中一喜,可是看完之后,他就失望了。
因为这个问题是价格的问题,价格有问题么他们提出让铁匠们测试的是质量,关于价格,一直都掌控在枢密院的这几个首脑的手中的。
铁匠们更多的是根据经验来判定,本身精铁的价格极高,再加上这个精铁,改变了一些精铁的特性,更轻,而且质量更好,这种情况之下,就把价格判定的高了。
可是除了两个铁匠因为估计精铁过高而否决,还有三个,则比较客观,如果这个精铁的价格在500每斤左右,是值得购买。
500每斤,写下这个之后,另外两个铁匠早就哑然失笑了,这么出色的精铁,怎么可能500,哪怕是800,就可以完爆之前的精铁,都是可以购买。
500和800这两个数字,相当的刺眼,让贾朝昌有些无奈,价格这也算是这一次订单的核心,正因为如此,铁匠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贾朝昌知道的,清清楚楚得,普通的铁料,是35一斤,精铁制作的步人甲的,按照150一斤的价格,这是成品的价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的价格。
铁匠们给出来500到800的价格,这个价格都可以接受,150的价格,那不单单是便宜了,已经是便宜到了极点。
这样下来,一套普通的精铁步人甲,不会超过5贯,跟之前的,普通的步人甲的价格差不多。
头疼啊,最有可能否决的漏洞,也不存在,这下唯一的想法也没有了。
叹息一声,或许是刚刚想通的关系,贾朝昌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把件递给左手边的田况,就这样的,在宰抚和参知政事那里,传了一圈,特别是作为三司使叶清臣也看过了之后,不知道在想什么,可是不断转动的眼睛,证明了他动心了。
作为三司使,叶清臣很清楚,军方对于铁料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战争的前提下,就是6000万斤,这些如果全部换成这个铁料,会节约多少,200万,300万,哪怕三司只能够得到一半的减少,对于三司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促进。
什么陕西灾害,什么西夏的危机的,多了150万贯,总能够解决,而且能够比较好的解决。
田况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还真的是又便宜又质量好,不知道这个铁匠铺的精铁产量如何”
这句话到是问到了重点,特别是叶清臣,一直都注意着这边,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如果质量再好,价格再低,数量很少的话,也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几万斤,几十万斤的,就没有意义了。
此时奏折还在韩琦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些,翻开奏折,果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关于产量的描述,说道:“上面不是都有写么,产量很高,铁料的产量最高,一天可能是50万斤,精铁稍稍少了一点,最少每天10万斤是没问题的”
10万斤精铁,所有人都带着期待,精铁比铁强的不知道多少,它的价格也因为稀少高昂,对于很多的铁匠而言,炼制出精铁,对于他们而言,如同里程碑一样。
一直以来,精铁都是精品的材料,弄到一点,就如同过年一样,精铁也是神兵利器的代名词,是手工,小批量生产的,什么时候,精铁也能够大规模的生产了。
拿一件步人甲25斤来说的话,10万斤精铁,也就是4000套步人甲,按照四分之一装备步人甲的话,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让禁军完成更替。
到时候,更加轻便,且更加坚固的步人甲,足以帮助北宋步兵实力倍增,这对于每一个军方人员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田况的话,让所有人都有共鸣,甚至一部分在考虑,这种诱惑是太大了。
同样的话,在田况耳朵里,那是难以的言明的诱惑,如果得到了这个的话,对于整个北宋军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可是在叶清臣哪里,却是噩梦。
听到一天50万斤的精铁产量,这样一年下来,是一亿斤以上,这个数量足以笼罩整个军方的消耗,这对于三司来说,是一件大事,无论如何,叶清臣都会推动这件事情完成,同时,也要给三司留下足够资金。
可是听到田况的重点不是铁料,而是精铁的时候的,他脸色大变。
一个步人甲,就能够抹平跟重甲骑兵之间的距离,如果是精铁战甲呢,武器虽然不是全部,却是很大一部分的,当武器形成代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