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15

分节阅读 21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些后世方法,一些只是在咨询之中看到的,却不曾被用上的,让赵信用在了这里,并且顺带的,对于传统的炼钢炉进行了简单改造。

封箱,密封度更高,还没有橡胶这样廉价的密封物品,可是一些鱼胶之类的,也勉强可以用,加强了密封性能,提升了火的利用率,把这些都给做到了极致之后,炉子的温度也提升了很多,炼钢的效率也打打的提升了。

最终完成9成以上的成功率,特别是接下来,赵信是打造的铁块,而不是武器,这就更加的提升了效率。

精钢快,比的武器容易打造,一部分人,则去研究夹刃的做法,这本身就是铁匠的一个基本功,只要熟悉钢的一些特性,做到这一切非常好。

有些甚至可以的让这个刃,跟本身浑然一体,看不出来任何的区别。

最开始,能够成功冶炼出钢铁的,只有十来个水平最好的铁匠,赵信让他们总结经验,并且进行了标准化和体系化的控制,很快就推广开来,在赵信回到苗家庄的第十天,也就是苗家庄第一批人员即将上船,前往海州的档口,已经有80多人可以完成了。

这些人,会是他接下来挣钱大计的一个重要的根基,王松目前还在大名府开辟场地,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同时大量的雇佣铁匠,按照一个熟练铁匠一天可以3炉,每一炉50公斤来算,他必须要达到1000人左右,再辅助一些打造工具的铁匠,未来这个大型的冶炼作坊,最少也会容纳9000人。

只是一个工资,可能一个月支出就接近5万贯,可是产出也会非常惊人,他的冶炼方法,让从铁到钢,增加的成本不到50,未来大规模冶炼,还会有一定的降低,当这个成本不高于30的时候,这个利润,可是相当的高了,只要能够成功推广,这个铁匠作坊,会源源不断给他提供资金,海量的资金。

第二百三十章再见韩琦

冶炼的改变,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却已经拥有了应用的基础,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冶炼同样是如此。

未来,只要定海军初步的发展起来,拥有了一个城市的基础的时候,赵信肯定会对冶铁高炉进行建造,注定要被淘汰的落后技术,赵信也是差不多就行了的。

第一批人员已经陆续上船,还有一些手续需要完善,保州现在,负责的是欧阳修。

欧阳修来到保州之后,跟赵信的交流很少,却还是知道赵信是谁,他甚至提前知道的,不过是几千人的迁徙,他大手一挥,写下了通关书。

一切就绪,只欠东风了,赵信再也不是孤身一人的穿越者,而是有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的追随者。

离开了保州城,赵信专门去看了韩琦,保州候的身份,让他没有怎么通报就见到了韩琦,韩琦有些落寞,赵信知道是为什么。

庆历四年,发生了许多的大事,有上升到国与国关系的,也同样有关羽朝廷时局的。

跟韩琦关系最大的,就是变法的结束,从庆历三年开始变法,只是支持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实际上,在韩琦被派往保州的时候,就有戌头了了。

保州兵变立下大功,哪怕有赵信分润功劳,他都是作为军事方面的统帅,顺利的,在短时间之中,就解决了保州兵变,这一点的功劳,谁也抢不走,应该回京遭到重用,可是按照他的渠道得到的消息,哪怕现在的朝堂,因为立储的事情,变得有些混乱不堪,也应该通过关于他的任命,可是这个任命迟迟没有下达。

迟则生变,韩琦现在的资历,不可能现在就接枢密院使这个职务,可是回归朝堂,哪怕还是为枢密副使这个职务,也可以为新法更加做一定的帮助。

没有,任何消息都,一直都悬空,甚至是新法大部分的官员的权利,都开始被削弱,最开始是以立储,和其他的事情的,韩琦是何等的敏锐,他很快就看出来了这其中的不同。

仁宗的心变了的。

北宋的朝局,就是这么的奇怪,皇帝被大臣们的权利限制,皇帝不能够决定一个大臣的生死,却可以决定一个大臣的权力,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一点都不矛盾。

皇帝想要无故处罚,甚至决定一个大臣的生死的时候,这是关系到了大宋的基本国策,刑不上士大夫,官家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铁律,一定会遭到所有士大夫反对。

这样的话,当皇权跟相权,起了根本的冲突的饿时候,对于皇帝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他也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旨意。

可是针对相权,在不动用国本的情况下,对相权进行调整,确切的说,是让谁当首相,让谁不当,却是可以由皇帝决定的,任何一个首相都有反对者,都是一方势力,只要因利是导,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也是仁宗在位期间,首相不停的改变的根本原因,从仁宗看中范仲淹,委以重任,调回中枢,到现在,仁宗心态改变,开始逐步的清理新法的羽翼,韩琦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可是偏偏,他却没有办法,新法的根基很浅,为首的范仲淹,虽然背负天下名望,却只是一个枢密副使,甚至因为品格的关系,只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一个新晋的韩琦,都可以成为中坚,完全没有一个可以成为中流砥柱人员。

一切新法的实行,都是依托着皇帝的支持,一旦皇帝的心态改变,新法也就成为无根之木了。

韩琦感觉自己,如同在中的蝴蝶,越是挣扎,就拉的越紧。

“看来韩相是很不甘心”赵信对于韩琦心中的想法,是心知肚明的,也就是年轻的官员才有这样的毛病,有追求,有渴望,有坚持,一旦积年日久,那么就只剩下对权利的渴望了。

果然,韩琦点点头说道:“是啊,都到了这番天地了,还有什么可以退的。”

“不,希先生有些太着急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走的太急会扯到蛋。”

两句话,一句话精妙深入,是道德经之中的字,带着浓浓的采,另外一句,粗俗不堪,让人难以严明,可是两者结合在一起,却也不无道理。

韩琦实际上,也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可是怎么不对,他说不清楚,章得象和贾朝昌他们最开始支持新法,可是慢慢的,他们似乎懈怠了,有些投机耍滑。

得到了仁宗的认可,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