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16

分节阅读 2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仲淹可以主持新法,是实际上的宰相,真正的首辅是的章得象,辅相是贾朝昌,韩琦和范仲淹都是一样,枢密院副使,跟真正的宰辅,还差太远。

这两个人一个人是首相,一个人是副相,是朝廷之中的中坚,哪怕仁宗看中范仲淹,把他推上了位置,可是名义上,这两者身份,远在范希之上,这让韩琦有些担心。

这也是感觉到了掣肘之后,范仲淹急于获得权力的根本,所以提出了改变科举,并且对于贵族的蒙荫之类的,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

实际上,之前的变法都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权利,却不严重,一直到了这个改变科举。

科举是北宋的大事,或者说,是唐之后,每一个王朝的大事,选拔人才,为朝廷输送新血,改变朝廷格局,这些都要由科举完成,可是这一次的改变,不管范仲淹是否动用私心,都极大刺激了官集团和身后的皇帝。

每一个变法者,面对着掣肘,他们能够做出来的选择都是唯一的,用扩大相权,扩大权力,来获得力量,不同的是,王安石成功了,他在新法的实行过程之中几乎是一己之力,控制了整个朝堂,因此遭到了众多大佬的反对,然后当神宗一死,高皇后掌权之后,直接一翻到底。

可是仁宗对于朝堂的控制,对于政治的敏感,远在神宗之上,既然发现了问题所在,迅速淡化的处理,哪怕对于范仲淹,对于新法,还是保佑着很高的期许,可是他依然毫不犹豫的决定,放弃变法,迅速让朝廷回归到正常的环境之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自请地方

当仁宗做出决定之后,就已经决定了变法派的命运,虽然各方面手段还没有真正的做出来,首先把欧阳修和韩琦支开,就算没有保州兵变这件事情,其他一些变故也会让他们前去。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滕子京,富弼,这些新法的中坚人物,对于未来有极大好处的人员,会一一的下放,这一点,仁宗做的比其他的皇帝都强,虽然否定了就新法,却没有否定这些人,除了范仲淹没有再回归中枢之外,其他的陆续都回去了。

当然了,有一个前提就是,范仲淹不能在掌权,实际上,从庆历四年,一直到皇佑四年,整整八年的时间,范仲淹一直都在不停的贬谪也迁徙之中,也连带着所有的年轻官员,他们没办法回归。

一直到范仲淹死后,仁宗算是人尽其用,这才陆陆续续把人给调回来。

可以说,之后大名鼎鼎的韩琦,富弼,就是依靠着这一次的下放,慢慢的了解了地方上面的实际情况,慢慢的掌握了的变法的精髓,最终,从一个变法派,转变成为一个保守派,还是彻底的那种。

现在的韩琦,还充满了年轻官员的那种激情,他的渴望给北宋的政坛做出改变,这也是他郁闷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韩琦已经认命了,只不过由赵信提出来,算是有了一个台阶下,不过赵信并不是很正统的给予台阶下,而是云里雾里的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事不可为,那么何不做点实事”

韩琦愣了一下,努力的思考的,然后诧异的问道:“你是说,我自请去地方”

叹息一声,又道:“我有什么地方可以去”

精神仿佛被抽走了一般,那是全部的精气神,变法可以说是他平步青云的阶梯,也是一种信仰,一种跟着品性高洁的范仲淹,改变北宋积弊的豪气。

范仲淹的新法,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追随者,个人操守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北宋已经病了。

不但是财务状况,包括军制,勋贵制度等众多的方面,都有问题,范仲淹根据28年从政的经历,提出了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这个打动了仁宗,也因此新法在仁宗的支持下开始。

韩琦也是在这个时候,平步青云,调入到中枢的,本以为,他将会迎来一个发展阶段,在他们看来,如果按照范仲淹的办法来,整个北宋就会截然不同。

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干,哪怕有皇帝的支持,在实行的时候,也遭遇到了大量的阻力,现在,动到了最关键的科举和勋贵制度上面的时候,干脆就出了大问题。

受到了巨大的反弹,保守派开始疯狂的出手,以前看起来是靠向他们这一边的章得象等人,也态度有些暧昧,根本就不做实事,却给他们添加了很多的掣肘。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有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他们只是需要做更加细致的工作,争取用实际的情况来说服中枢,可是韩琦敏感的感觉到,连仁宗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既然理想都无法完成,那么就是贬谪,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那去什么地方不都是一样么

看着韩琦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一样,完全打不起精神的样子,赵信忍不住笑了,如果20年后的韩琦,回想起这么一段,会是如何。

他也有绪白,哪怕韩琦是在历史上留下来名字的,哪怕他一句话东华门外唱名方位真男儿,彻底引爆了武之争,也实质上,造成了之后狄青的悲剧,可是他此时此刻,还是一个官场上面的愣头青,还没有成长为后来,位高权重,三朝元老的韩琦。

“没错,韩相,还记得你失败的那一次么要不要去挽回”

韩琦愣了一下,深深的看了赵信一眼,沉声道:“好水川”

这是韩琦心中永远的通,在那一站之中,精锐的大宋禁军,失去了一万多人,人数不多,却极为精锐。

如果只是人员损失,对于拥有着80万禁军的大宋来说,并不算什么,只要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扭转,重新累积这么多的人,可是这一站之后,战场上面彻底的进入到了弱势之中,本身,大宋跟西夏之间,是互有争夺的,可是这一战之后,北宋再也么有办法跟西夏争夺,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

如果是没有提供长弓和棱堡,韩琦或许根本不会去向到陇西去,因为他看不到希望,以北宋的军队,暂时没办法战胜西夏,最多是保持着均势,那不是他的选择,可是长弓跟棱堡不一样。

在这一场的保州之战之中,韩琦几乎是亲眼看着长弓和棱堡大放异彩,特别是长弓,对于无防护,或者是轻甲的部队的杀伤力,简直是可怕的要命的。

西夏是什么地方,哪怕有铁鹞子,可是铁鹞子可是西夏最精锐的部队,整体数量也不多,如果用棱堡和长弓进行消耗,把西夏的铁鹞子消耗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西夏也就完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