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118

分节阅读 1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情来”

四爷看一眼凤吟道:“凤吟,这是一挂秤砣,叫做千斤坠,很早的时间前辈用过一次。这挂枷锁固定一条横木,为千斤秤,架在台子矮墙上,用架子都挂不住,除非攻城井栏的架子。后边会坠上三条状元石,就是状元殿试用的三百斤献印,合为千斤砣。你有把握一把劈拳打起来吗”

凤吟听到这话,心里忽悠一下,一阵热血翻腾,血就往上撞,只感觉头脑发木,有点含糊。

听着戴老拳师继续讲:“挂印的链子较松脱,若一把盖上劲,打得恨天无把,那秤杆会猛然颤抖掀起,将那条石哗啦一阵翻起来脱出,也就是一把定乾坤,也就行了。如果打得劲厚,一把没颤起来,就得走伏虎搜山,脚下会有一挂桩,用准劈拳一把下去,将脚趟进那桩子,讲身子钳住,用劈拳式讲横梁按住,如同劈枪式,然后坠肘撒手,趁横木一落之间硬打一把虎扑,讲秤杆晃起来撞出,将条石翻出去,也算走了一套,所谓鹰捉虎扑,劈崩二法。”

凤吟听着虽然振奋,但也有点冒冷汗。因为他知道那横木是直的,稍微一晃力就出偏,非常讲究功夫,就是有千斤之力,若打不正,也会砸了招牌。

但是一把盖响了,非但震响武林,之后再动手时也可以点到为止,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定能赢得四方好汉的尊重,这个回报可就大了,这比打了多少人要强太多了。只是自己不曾试过,感觉浑身有千斤之力,却是在没有把握。而且这个对身架要求极严,即便一把打出来震惊四方之力,若身子称不住,也会反震得自己筋膜撕裂。

戴老拳师看看凤吟道:“凤吟,你得考虑好了,此天秤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会废了这多年的功夫,而且也毁了身子。不过也不要紧,你要真想一试,还有其他救场的法子,不必如此猛烈也能出现好效果,回头我告诉你。”

四爷冷冷看着凤吟跟戴老拳师道:“不必这么麻烦。”

戴老拳师不太明白,显然凤吟都不知道这些内容,袁四爷眯缝着眼如同猛兽窥伺一般盯着凤吟,很轻蔑地道:“这不必担心,没见我将恩广带来了。”

凤吟听到这,大有火冒三丈之气势,道:“这有何难也不必试了。”

第九十三章聚散成精乃形意

第九十三章聚散成精乃形意

实际这些行之有效的便捷法门戴老拳师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拳该是养人的,成就身子的,而不是用来炫耀武技,而与天抗命的,那样反而容易自伤。

与天抗命虽然其志可赞,但其行可叹。自古说书嘴里那李元霸抛锤砸雷公就是个绝好的例子。不说前代,就眼前那袁三魁之死也是,怪不得别人,还不是自己把自己给打死了。

设并擂实际就是一个法子,就是主动去杀虎口迎关外的各路豪杰,先在杀虎口一聚,只搭一个临时的戏台,搞一出迷魂阵,引得各路好汉倾心以对。然后由凤吟上去一路重脚给拆了台子,拢聚了人气弃台奔回雁门,这一路定然舆论四起。雁门擂上不见了擂主定也是人闹马宣难以收拾,越乱越好。

然后凤吟再赶回去救擂,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时人心所向,好奇与重赏使然,另有可以摸清各地拳师情况,带来很多消息,是个难得的聚会。绿林道上的也必然会集合强手观望,争取。此为调虎离山,所以北路商路将会畅通无阻。这非但会奠定陆合镖局在绿林道上的地位,也能引起各地商帮的信任。所以不管打不打得翘那千斤天秤,也足以赢得一个开门红的局面。

此时袁成兴兄弟义气相投,不远千里而来,简直如虎添翼。这又有孟恩广兄弟稳重压阵,那真是万无一失。

戴老拳师见袁老四执意要挺梁,他深知老四做事谨慎,如今老了老了更不会做出那些冲动之举,定然是有信心,也就不再惹动他们,心平气和又谈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戴老拳师问道:“老四,你可知道那袁成兴的能耐若他能先一日盯住虎口擂,花开两朵,闹个二位袁大拳师出来,更是锦上添花,让人知道我人才辈出。

袁四爷道:“这个绝对可以放心。你可知道买洪升的能耐”戴老拳师点头。

袁四爷道:“若排起来,那是晚辈,但人晚东西却真。买洪升鸡形四把那是武林一绝。这袁成兴正是他留在家中传艺护教的弟子。你伸缩束展,紧凑犀利,我滚裹崩弹,厚重严谨,他们那一脉紧凑灵动又刚猛凶狠。入手有不同,但本是同根生,再差也差不离。不用试了。”

实际同出一门,一看身形也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开十。

只是戴老爷子看出来了,袁成兴虽然跟凤吟亲热,但是跟整个事情并没多大热情,而且对这边也并没怎么放在眼里。所以也就没爱招惹他,看父敬子,而且身份在那,也就没怎么在意。这些是人家周口那边自己的事情。

戴老拳师道:“咱这拳就这样,练上身了看着谁都不服。这一位能来帮忙,就必然会尽力,这已足够了。没想到你们还这么团结。”

袁四爷道:“我们那边传承比较特别,相互虽然交流颇多,但也各自摽着劲,都藏着看家的东西。即便大比武时间都不用,确实藏得住。而且穆斯林多斯弟非但坚强刚毅,而且也作息有度,恬淡隐忍,甚至潜静到令人敬畏。他们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真主,如同那澄澈夜空的明月一般,坚定不移。因为真主的喜爱,他们可以吃一切苦,并奉为圣行,而且感恩真主,并顺从真主的预示。所以甚至讥讽他们,他们认为不到出手的时候,也不出手。这是一种智慧,而且那些苦将在他们的礼拜中得到升华,身心感到纯净。他们在各情形下都有一套完善的法度,在久远之前,他们的先贤就得到了真主的启示,寻找到了一条永恒的定律,从生到死都有了法度指引,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清真殡葬,不需棺椁,殓不重衣,以身归土。因其清净。而且如何处理遗产等等都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他们只需依着这律法与指示顺从真主。所以他们的观点与我们就有了大不同,我们不过是浑浑噩噩的活着,追名逐利又得过且过。因为他们放得下很多东西,也就无所畏惧,所以看来也就隐忍而骄傲。”

“嘿,不说这了。年轻人有些血性好,别惹出事来就行。我虽不视之为子侄,但却视之为亲友,这可以放心。”戴老拳师以为袁四爷是怕自己有偏见才解释,所以也就讲了一下。实际也就跟袁四爷,跟别人根本用不着这些。

袁凤吟实际知道袁成兴为什么来,确实是出于一种同门的亲情,因为他师父跟这边也是有来往的,还帮着对过拳谱,这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虽然是同一本拳谱,但是分了各家,传了数代,到他们身上却独自完善了体系,也或者说才完全区分开来。将夫子的论著拳法以三种方式入手修炼,又能分别表现出精要。虽然很多时候还是各守其长,但对于当时整个武林的保守,却也算是亲密无间了。因为当时各家交流频繁,但仅限于切磋,而少有换艺,能看走多少是多少,能分享同一本拳谱,并且为之写序,指点门生,已经是非常亲近了。这种感情是很复杂的。

另一位便是戴老先生的弟子李飞羽先生,李飞羽先生的风格更加行之有效,他说求实派。他或亲自出手或遣派弟子四方游走切磋,不断完善拳法。好的老师都是固守根基,又因才施教,所以在这一门拳法里,有很多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因为根基的严谨又与拳论纲要严丝合缝,形成一种法则,一时间也是名声大噪,风光了百年。

凤吟按说是非常幸运一人,遇到买洪升这等开明大师,胸怀坦荡,能够受其教导。所以算起来他与袁成兴是一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