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2 / 2)
但是袁三魁也暗自赞叹,此人个子不大,但周身圆通,力贯稍节。若与此人在院内周旋,此人纵横往来,虽说与自家古传拳理不合,却也是难以捉拿。
那人也细细思量,此人拳路稍节开路,根节打人,是未改革前的老法。若是此人舍了手脚打法,硬用出裹横来,自己纵然缩得再小,却不一定能逃出捆身的命运。
俗话道“狗咬马虎两下怕”,虽说这二位并没有怕,似乎还有一脚把对方碾死的势头,但却也是惺惺相惜,满含惊喜。
同门较技看身形,话说回来,虽然貌似袁三魁境界不高,却发挥得很好。很明显,真闹起来这位郭先生还是很被动的,袁三魁就感觉这个人比传说中差太多。
虽说袁三魁谁都不服,但他是怀着敬仰的心态来的,他一直认为郭云深确实得到了大成就,而且修为在自己之上,只是想看看排除功底不说,单是打法上,各自都保留了些什么,是不是就真能发挥得当。
但方才一试,发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仿佛过去的老法此人都已抛弃。这个感觉那人也感觉到了,他就感觉,这改革的新法子虽说貌似先进,却失去了很多根本的东西。
想着此时没人,二人都想,不如再加点劲儿斗上一回。
正当这是,大院们突然就开了,先前那个弟兄吵吵嚷嚷就进了门,一人端着几个碟子,老远就闻到了香气,不一阵儿,桌上就有了七八道菜。
小小的炕旮旯里站满了人,袁三魁看到众人身后有一位年纪稍长者,虽然站在最后,但那气质却越然而出。一副宽容亲切的笑脸,宛如长者看顽童。黑色的瓜皮小帽,深青布马褂,一身白衣,有点黑瘦,却精神饱满高涨。长方脸膛,浓眉大眼,只是笑得成了一线。
站在那里前手轻捶,后手贴肋,自然洒脱不是乡间俗人,就这么笑容可掬地看着袁三魁。
袁三魁突然感觉自己被一种奇怪的力量罩住了,这感觉只有三个人给过他。
一个是他爹,但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再是想跟老刘交手的时候,老刘转身投足间气质马上就高涨起来。然后就是那傻乎乎的侄儿子凤吟,那小子似乎是天生的。
现在,这个黑瘦矍铄的中年汉子,竟然也带出了这种气势,相比之下,此人比方才的郭云深要高出很多。
众人一相互挤了一挤,让出一条路来,先前的郭云深也靠在一边。说是路,根本就没有路,只是让出那么点意思,却见这个人身子一晃就穿了过来。
袁三魁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
而这一别,却后会无期。
第三十二章一个双把俩天下
第三十二章一个双把俩天下
这个新面孔的出现,让袁三魁有点惊奇,又有点不自在,人一多,就感觉空气中有了些压力。
却听那汉子道:“没有风,上院里吧。”
几个人又嘈嘈着出了屋,那屋门实在有点小,袁三魁得低着头才能过去。
迈门槛的时间,袁三魁硬没低头,而是一蹲身子过去的,听后边那长者“呵呵”笑出声来。
袁三魁被笑得有点恼。
人都到了院子,有俩徒弟又将那破旧的八仙桌搬了出来,你传我送又将菜端上桌来。然后又有徒弟生火开灶,烧水热饭。
袁三魁看到白日中天,确实感觉有点饿了,见一桌子小菜,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做得也是颇费心思,色香俱全。但还是忍了忍,舔一下嘴唇道:“在下豫东袁成仁,多有冒昧。”
那笑容可掬的汉子俨然成了主人的身份,先前的郭云深却靠了边。汉子示意赶紧上茶,那边的徒弟一边在烟气里撅着屁股吹火,一边摆手道:“快了快了。”
汉子一抱拳道:“郭云深。”
袁三魁不自觉“唰”就站起来了,正好这个时间先前的“郭云深”提着酒坛子就过来了,诡异地笑了一下,将坛子放了,一抱拳道:“李在山。”
袁三魁憋不住笑,会意地点点头,一团喜气。
酒是好酒,宴是好宴,人也是好人。说话也就直接了,袁三魁刚才也见识了许多,这次开门见山:“听说郭老师半步崩拳打天下我有一个过步横拳,不知道能打几个天下”
“呵呵,我听过你的。”郭云深这么一说,到让三魁吃惊不小:“道你双把上有功夫,一阵我给你走一趟四把。”
“哈哈。”不光袁三魁,满院子的人都笑起来,所谓满园春辉,出门见喜。
袁三魁就真心请教,问道刚才发现拳路风格虽说内里相当,但外形差异却是很大,问郭氏为何不按原传教。
郭云深笑道:“后学悟性本能残次不齐,取个方便法门而已,免得受到各类制约。”
袁三魁道:“是否会因此失了原意”
郭云深道:“心法不丢,外形自然,才是真正的继往开来,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见奇。看从何下手教导了,若是少年得志,怕得意忘形,反而不思进取。此法虽然取巧,却也逼得人下大功夫不可。拳路不过五行,如何变化也不离纵横往来。”
听者有意,一句“不思进取”听得袁三魁有些汗颜,但袁三魁心里藏不住事,还是有些疑问,道:“郭老师不怕后辈领会有误,反而欲进不能进。”
这一问,郭云深确实面露难色,但转念又道:“机缘难求,很少有人能得着你我的机遇。而又难能周全,悟性又有高低,用时又有缓急。六合之精妙,大拳师未必尽其能,生克之变化,大方家未能尽其用。然归纳括之,欲知天地间格物之精华,尽心意之妙,先致力于立体,只恐落入外形俗套而失了真意,倒不如从意下手,树立根本。若有偏离却也无奈。儿孙自有儿孙福,形意拳为高妙法门,得其一鳞一爪,皆能跃能飞,如此可也,不妄我等一片苦心。”
袁三魁想到此拳传入祁县戴氏手中,只闻其名,不见其技,后辗转到了深县,虽然几辈之间,却遍地开花,响彻南北,不得不说其中另有方便流行之法。
既然分了家,那就分吧。
袁三魁请郭氏献技,郭氏一撩衣襟,却是原原本本走了一趟五行,与老刘同出无二。
工整严谨,却灵动无比,宛如蛇行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