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于是憨憨道:“我一看你走相就知道是自家人,跟老师一样一样的。你是从河北过来的吗”

那人道:“师父总提起你,走吧,到我那坐坐。”

凤吟自家兄弟也不少,但却很难体会到那种感情,而且其他几家婶子跟自家还有点相互攀比与妒忌。

而整个师门在此地又是凤吟独自一人,此时虽非他乡遇故知,却胜似他乡遇故知。

凤吟就跟着这人折回去,这人边走边介绍起来:“我叫任海山,早入门些时日,就叫你一声师弟了。”

言谈之中凤吟明显能感觉到此人非比寻常的睿智与开明,深受感染。

任海山见凤吟果然是一个哑巴少爷的样子,呵呵笑着就捶了他一拳。

那些事情还来不及说也就那样了,那些感受也始终在自己身上,不知道听到自己这一阵的所作所为,恩师是会为自己高兴还是叹息。

任海山就为凤吟讲了很多京津两地的故事,也说到了其他师叔伯的镖局,说到动情时那也是手舞足蹈。

后来二人说话就少了,而越走节奏越明显,逐渐就走起拳来,开始凤吟努力跟着做到标准,不出百十步就走不动了,任海山就折回来又走。

凤吟看出,任师哥与老师的身架极像,只是多了些严谨,少了一点灵动,但正因如此而刚猛霸道,杀气外露,也正是好时候。

从遇见任海山,凤吟感觉特别的踏实舒畅。任先生是在迎水堂的药方做事,凤吟就跟着师哥住了几天。

这些时间谈拳不是太多,只是凤吟跟着做,而这种带领的练拳方式又额外长进。

在于任海山一起的时间,凤吟就少了很多顾忌,任海山也不等凤吟问,也主动说了一些事情,与老师同样的是,其中穿插着大量的德育。

凤吟也一直没有想到,原来在河北山西乃至京津地面有那么多同门,而又各个都是仗义大气又武功卓越的好汉,也听到很多老师哥,都是中年才进得门墙,深感自身的幸运。

期间凤吟也分享了家传的另一趟架子,这就是秘传的老玩意儿,又谈到教内那一套,传说已被简化为及其合理,以此法涨功快又能灵活变通,于是也感起兴趣来,就决定一起去拜访那个叫买明伦的穆民。

第八十一章旧书常诵出新意

见到买明伦的时候,正是他们做过晨礼之后,就在当地清真寺东边的河堤,买明伦正带着几个在走鸡步,但这一路却比凤吟走的轻。

凤吟跟任海山开始在老远看,相互对望了一眼感觉不太仗义,就一路走过去打招呼。

人过去了,买明伦就让大家休息,先不练了,任海山就笑了。

然后凤吟要送上礼物解释一番,任海山拉了他一把,就沿着河堤走了。

如此几次,发现买氏也并非单纯早晚练功,而是深夜也练。

反正每次有人路过,他们就停下不练了。

有时间老远就听家噔噔的打树干的声音传出林子,老远就能看见树头摇摆。

如此多次,买氏开始允许继续练拳,只是讲拳的时间避在一边小声传授。

凤吟就跟任海山在林子另一边也练。

这边练什么那边也练什么,有时间那边也跟着这边赌气,这边练什么那边也练什么,但就是不搭腔。

凤吟道,这样不好吧,任海山诡秘一笑,“看看他能这么样”。

但明显能看出他们练的时间,白日里走得多是显打法的,真形上的东西,也是大同小异。

晚上看不清了,才开始以功法为主,而功夫却是简单往复的。

任海山就跟凤吟讲解,料想是怎么怎么一回事,并感觉这个买先生确实可爱。

凤吟过去是个哑巴,即便是老刘,也是只尽可能的让他得知,感受,而口传的东西并不多。

任海山此次就明白的跟凤吟道:“从功力上讲,你远远不是买先生对手,我也勉强,但没见过他们动手,不好说能发挥到几分。”

再之双方都放开了,任海山跟凤吟再这边从开始的玩弄也开始真练了,那边买明伦也放开了架势,那鸡步走的斗气十足,膀子甩开来如撒网一般收放自如,每一瞬间都做到了六合定位。

任海山问凤吟,对了,你对哪几形还不太了解,正好我对比着演示给你看。

凤吟很高兴,回忆起来那以鸡为根基,鹰落熊起,龙升虎扑,蛇吸鹞翻,马奔都有体悟,唯独猴与燕老师没来得细演,也知道猴有收纵之灵,燕有抄水只能,但如何个手纵抄掠却未有深悟,而其他鼍与鸟台虽然老刘时常演练,但因自家没有,又因形拳繁多,平时并不练,只是顺手一用。

细说起来那谱上有言所谓搜骨之能展翅之功等等皆有一字意艺,那套就是凤吟自家所承,但这个买先生这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任海山问起来,凤吟也就直说,任先生呵呵一笑,实际收纵又何止猴形,猴形一束又何止收纵,关键在一点灵性,不急。

至于燕形,远远是能看到买氏走拳的,买氏走得慢但节奏明晰,很清楚能看到简单的一伏一抄一掠而起,关键是在回身的时候,就像一只燕子一抄飞来擦着墙皮儿打个旋儿又折回去了。

看到此处,任海山道,你确实不是他对手,先回去吧。

回到住所,任海山关了院门,他也是大拳师待遇,一切按着大掌柜的档次来,有独立的房子。人海山道:“传你个方便法门,不说燕形我还忘了。我在河北见过一套运劲若抽丝的太极拳,后来我好奇,就跟他们交了手,按着那感觉来也得了些经验,后来我就造了个法子给弟子用,结果回头功夫就上去了,不学那拳架,也能出来功夫,只是再想进阶,还得真练,你看。”

人海山顺手抄起一根杆棒,扎了个四平马手在身侧托住了杆子,头,肩,肘,手,顺着杆棒成一线点在地上。然后力自丹田运使,浑身松沉,关节开始节节贯串,向稍节催进,转换,拧腰,揉身子,开肩背,臂肘缠丝,腕子一翻,那杆棒就在手上翻了一圈。这杆棒翻转的同时,那腰胯反着又做了个缠丝,顺着这劲那大椎,肩胸,肘手,也都随着缠丝的路线抽了回来,返还原样。

如此身子缠丝搅动,手走翻插,周身就圆活起来,毫无死角,连绵不断,那杆棒就只在手上翻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