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六合大拳师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凤吟就明白了,道:“果然高妙,不必按着理法来,如此一做,不得法都不行,而且还是最自然的。一处不顺,那杆棒也得脱手。我来试试。”

任海山并没着急交给凤吟,而是步子一换,一个仆步过去身子钻了下去,本是右手松松托着那杆棒,接着过去将左臂贴着右小臂穿过,接过了杆棒,掌微微挑起,将杆棒挂在手腕子上,身子野兽般灵敏地一钻,又换成左式。毫无勉强断续之处,流淌一般自然而然,天衣无缝。

如此反复走着,有时间一抖腕子将那杆棒弹起稍许,一个倒仆,从背后又接了杆棒,一顺身子,都明显看到一道缠丝的轨迹顺着指尖节节顺缠后退到了后脚跟,看着都美妙。

如此高低起伏,拧动之间那棍子就玩的跟活蛇一般。

凤吟看得着急,任海山一笑,示意他准备着,凤吟也在边上运气周身缠丝,然后一搭手,将杆棒接了,开头也不太自然,但一经脱手时,任海山那身手总能及时地一抄过来救起来,这份察觉能力太强了。

玩着,凤吟也就顺手了,任海山就故意带着技击走,将杆棒打起来,然后凤吟抢过来救。

越走越高兴,这深夜里,这份灵动敏感,倒不似一对燕子,而像一对蝙蝠翻飞。

如此任海山又与凤吟玩了好几日,他的教法与老刘不同,老刘是真诚的大拳师,潜移默化就启发了凤吟,功夫上了身就能举一反三,再也丢不了了。而任海山得了老刘的引导,脑子开化了,怎么玩都是拳,又能创出若干玩意儿来。

就这份灵性,这类创意,简直太多了,都不须记在谱上。想如今后学者,得了个什么端着碗的小法子就欢喜无比,以为开了智慧,得了秘传,揣测前辈就玩这个,以为那些高妙言论只是文字游戏,偷了别家的拳谱,还揣测自家也有,不过说法不同而已,简直是井蛙之见,坐井观天,可笑可笑。

这天夜里,任海山与凤吟又到了清真寺东墙外河堤下的小树林,按说是占了一角买氏穆斯林的场子。

但买明伦却并未理会,只是小心提防着,低声教拳。

这天走拳,买明伦走什么任海山走什么。

就走到了燕形,任海山走得动作要快很多,起伏也大,而且身手步法都带着攻防,起落动作大而舒展,而中间却紧凑严密,后脚一盖两腿只一触便掠地而出,似擦着地皮飞,又暗含着撩阴上身,一落一起一气就出去数丈,黑夜里根本看不清怎么出去的,只一晃又含着肘击变法,无不透露杀机,但其中虽然感觉煞气袭人,但众人均是叹服身法利落,并未感受到太多,但买明伦的眼睛却闪起光来。

买明伦也不保守了,走了一趟四把,说是四把,实际是四个小套路组合,加上始末又中间衔接与回身,那也是很长的一套拳了。

买氏走下来那是束展崩炸,开合有声,衣服振得都噔哒闷响,丈半方圆的地面都感觉在动,买氏是没保守,这是一趟完全未精简的。既然开始交流了,又打了完整的示礼,任海山也只看了上段,不等买氏收功也开了一路鸡形四把,鸡形四把相对买氏的拳,就显得有些尖锐冲突的感觉,按门内意会,买氏似走兽脊背毛发膨张,浑身筋肉束放崩弹,任氏的似飞禽落地,脖颈羽翎抖擞,浑身筋肉拧裹钻翻。

任氏这一路本来不长,来回四下,但是他合上了两套鸡形,带着老鸡旋窝与鹞子翻身。

后来凤吟终于感觉到了,恍然大悟,难怪看着气势不同,鸡形四把自然是透着争斗之勇,那虎奔马践就成了一步三窜的金鸡食米,果然如啄食一般迅猛犀利,又一转浑身崩炸,八面出锋,果然是金鸡抖翎,那一伏一起的挑打,劲力自丹田顺间抖到指尖,霹雳倒发一般,乃是金鸡报晓,中间串联的是独立于上架。细看起来,也正合了青龙出水,鹞子入林,丹凤朝阳,鹰捉四平。

其实说这些都没意义,也就是为了跟好奇者一个概念。

所谓四把,出手横拳把,挑领把,斩手把,鹰捉把,但中间动作一合那顽石把虎扑吧,熊出洞虎坐坡的都就出来了。

这两趟,凤吟心里当然明镜似的,他都练,很容易对得上,但任海山跟买明伦,就得凭意找艺了,至于那些弟子,就更是迷迷糊糊看着根本联系不上。

开始走功夫,但太吃功夫,只一阵就打不动了,二人都慢慢停下来。

有弟子就对买氏直说了:“老师,咱们会的他都会,就别藏着了,跟他们进进”

买氏也是好战之人,不过随了教门,修养好,为弟子们做个榜样罢了。此一经徒弟起了话头,正应了心思,也不搭话,一做手势,“走”

第八十二章鹰捉虎扑决断劲

买氏的弟子吵着要跟凤吟他们练练,凤吟也想跟他们来来,两下就对上了话。

买氏的弟子很客气地行礼,凤吟也按穆斯林的礼节行礼,并告诉他,一直都带着礼物,本来是来请教教义的,但看着练拳热闹,但因为教义又不方便夺人之爱,所以才出此下策。

那边也很客气,道没啥,也看出来了,都有功夫,各守其长还是不错的。

任海山实际也知道,他来之前老刘嘱咐过,说此地穆民较多,恪守交易,生活起居极其讲究。统一习武,奉为圣行,勤学苦练,功力纯厚。教内有三拳,查拳,六合,七式。

但通常以查拳开拳为根基,有道是查拳底儿六合稍,打人如拨草。实际也是自小培养一种坚韧的精神,待到骨骼长成,再转六合。如无缘转六合,便一路查拳合着弹腿练下去。

但因为回汉之间确实市场有矛盾的,所以相互不通友好,各习各法,只交友,不交拳。

严格说来,自此往上直至夫子下马先生处,藏拳于教,秘不外传,豫州地面并无汉人精通此拳。

即便是袁氏,也是因机缘巧合,早与夫子沾亲,又与夫子下张氏故交,才窥得秘技,并逐渐找回丰富,合了拳谱。所以这才有了后来只道是拳,却不说自家拳法来路名称。

只因拳法歹毒,名声在外,所以此地很多拳家都竞相抄袭三两拳谱,努力攀附。

但教门武师与外人动手多的,也非六合,而是查拳。与查拳动手多的,却是少林拳。

此地离安阳不远,武风盛行,又有俗家弟子过往。所以少林拳流传颇广。

如铁头一路,就是罗汉短打金刚伏虎大红拳小红拳之类,而青面一路,也是罗汉短打所化的螳螂拳。

谱上叫衣钵真传,叫八刚十二柔,总是十八凑,七式集连拳,六六三十六。合众家之长,花样繁多。从这算,铁头跟青面还是同门。这是江湖上广为流传的拳法。

而六合这类,并非一般人就能学到,也并非一般人就能练成。而传至今日,教内六合拳与戴氏心意拳,已有了区别,这是机缘到了,在袁风吟这里有了交流。

后又因跟了老刘,又学得另一支脉,明了这来龙去脉,才精益求精。正统来说,六合拳不传汉人。

所以这一次,袁风吟是绝对不会放弃这次机会。而任海山是精细人,就想出了这法子。

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细说起来都是一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