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 / 2)
站着,躺在床上睡觉多舒服。
藤花随风飘落,有几朵落在风情的发丝和身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静静的思索着。
风情这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信上的笔记凌乱不堪,一看便知道是梵空和尚的手笔。
这梵空和尚曾经是他的师父,也是几世缘分修成的至交好友,他飞升以前经常来仙谷玩乐,自然能够在结界中来去自如,只是他为何不直接现身,却要约自己去那个地方,莫非他又起了什么戏耍之心
一轮明月高挂在万尺苍穹,薄纱般的银辉笼罩着幽静的仙谷,小虫鸣叫,花香阵阵,风情微闭着双眼,不动如山,直到天边破晓,他就那么直直的站了一夜,想到当初的赌约,便想到自己输给梵空的后果,想到那之后一百多年间流逝的的岁月,俊美的面容竟然染着一丝轻愁。
仙人如玉,也有俗世凡人的忧心事
作者有话要说:长桑君在酝酿阴谋,风情在回忆过往,而锦衣公子则在想念心上人,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阴谋家,仙人,身份不凡的公子,三大腹黑男都露脸了,就女猪脚没上镜。还没出场就被算计了,这孩子也真够命苦的,不过,根据穿越文中的女猪脚定律来分析,总会遇见俊男美男腹黑男一大堆,爱她恨她还要折磨她,她再怎么命苦终归也是幸福的。
历劫之人
日出云海之间,霞蔚变幻莫测,浓密的松林之内,雾霭随风流淌,丝丝缕缕犹如祥云缭绕,山路崎岖,殷红的杜鹃满地铺开。
花丛中间一块巨石横卧,梵空和尚正悠闲的躺在上面,他微闭着双眼,右手支头侧卧,十八颗琉璃念珠绕在臂间,宽大的缁衣裹住精壮的身躯,几尺长的须眉如墨一般铺在身前,面容英挺不辨年纪。
瑰丽如画的奇景,配上气质脱俗的僧人,好一幅绝美的卧佛图。
远方忽然传来丝丝缕缕的啸声,梵空猛地睁开眼睛,双目中神光难掩。
“好家伙,倒是都来的挺早”
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坐起身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用骨节分明的手指顺了顺须眉,这才抬头朝天上望去,透过浓密的松林,几百丈高处,各种颜色的玄光迤逦着汇成一条长河,疾如流星般冲向前方,看样子谁也不肯落后半分,正是一群修行之人在御风而行,从速度看来,他们的修为高低不等,而去的方向正是西岭雪山。
“不得法门,去得再早也是无济于事”
梵空嬉笑着跳下巨石,弯腰折起一支杜鹃,放在鼻子下面轻嗅了几口,然后开始在花海中踱步,边走边打着拍子吟唱: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云上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粗豪的嗓音唱出苍劲雄浑的曲调,也不知传出了多远,阵阵回声此起彼伏,大有冲入云霄之势,这一曲歌罢,梵空只觉得胸怀舒畅,神清气爽,忍不住长笑几声。
“好歌呀好歌,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泱泱六界,只怕唯有我梵空才能唱出如此潇洒脱俗的曲调了”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他这入世佛陀倒也真的能做到十分。
笑声未尽,眼见一道耀眼的白芒划破长空,极速冲向他立身的地方,他一惊之下刚刚收起狂态,白芒便落在他刚才休息的巨石上,激起香风阵阵,落地后便化成人形,竟是个俊美无比的男子。
他额上一点朱砂殷红如血,修长的眉,暖玉般的眸子,悬胆样的鼻尖,面容祥和,黛色头发挽了一个简单的髻,插了两支碧绿的簪子,青丝如墨,衬得肌肤白皙似透明一般,仙衣如月,隐现着几朵清莲,如利剑般的莲瓣并没有显得阴柔,反而映衬出谪仙的气质来。
俊秀挺拔的身姿迎风而立,一手负在身后,另一手抱在胸前,修长的指间执了一支碧色洞箫,材质似乎与头顶的簪子相同,周身只有简单的黑白两色,如同水墨画就的人物,因着脸上那副云淡风轻的神态,越发是个潇洒脱俗的人物了。
“佛爷果然好兴致,百余年不见,你这爱吹嘘的毛病竟然还是半分未改。”
与至交好友久别重逢,风情心中虽然高兴,脸上却平淡的很,梵空不由叹道:“等你一晚上都不来,佛爷不过发发感慨,怎么偏偏就让你给听到了”
话一说完,立刻欢呼一声,整个身子便往他身上跳去,看起来像只猴子想要攀到树上一样,风情身形微动,人已经闪在一边。
“风情啊风情,一百多年不见,你竟然修成了如此祸害的模样只是你这性子似乎越发的清冷了,我不过是一百多天没见你就想念的很,你却是一百多年没见我了,咱们二人久别重逢,难道你就一点也不高兴”
梵空一边说着话,一边摇头晃脑的走来走去,语气也阴阳怪气的,照旧一副爱搞怪的模样,风情杵立如山,终于忍不住嘴角上扬,路出几颗白玉般的牙齿。
“佛爷,擦擦你的口水”
想他一百多年都未出仙谷,加上有心苦修,每次闭关多则几十年少则几年,如果不是雪影太过顽劣,叫他忍不住要谆谆教诲,只怕是连话都懒得说一句了。
“许久未见,一时忘形。”
梵空讪笑着,果真挥袖擦了擦嘴角,唏嘘慨叹道:“记得咱们分别之时,你还是须眉皆白,现在却是年轻俊秀,会不会是变化了骗我的”盯着他瞧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伸出两手,上前揉向他面颊,似乎想要从中找出什么破绽来。
一百年对于凡人来讲便是一生一世,但是对于他们这样天赋异禀的修行之人来讲,却足以令龙钟老态返璞归真,风情微笑,玉箫一动,正好拦下他将要作怪的的双手。
“佛爷,你不是早已跳出红尘修成正果了,怎么会不记得前尘往事呢”
梵空仔细一想,四百年前,风情年方二三十岁,依稀就是这副模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