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4(1 / 2)
过不远处被玻化的栏杆的反光,他看到了一个景象,当场惊呆,全身不可遏止地颤栗起来。
陶勋完全苏醒,变化回入宫时的样貌,收起地上的夺月珠,站起来,转过身,目光越过身前的皇帝,落到刚被几名宫娥扶起的丁柔身上。
他神色大变,双手微抬,宫娥手中的丁柔便不见踪影。
再一闪,陶勋将丁柔抱在怀中,对她吹口气,轻轻唤道:“柔柔醒来。”
丁柔身体一动,睁开双眼,入目看见他,先前的怨气全被担忧、喜悦代替:“你你还活着吗我们俩又在一起啦。”
“是呀,我还活着,我熬过了这轮天劫。”
丁柔挥拳砸在他胸膛:“你又撇下我,说好了生死在一起的,你为什么每次都要撇下我独自去受难你骗我,你总是骗我。”
陶勋被她拳头砸在胸口,喉头一甜,鲜血从嘴角、鼻中溢出。
丁柔吓了一跳,刚刚收起眼泪顿时重新涌出:“你受伤啦”
陶勋微笑道:“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受点小伤,不碍事。”
丁柔着急地道:“我带你回仙云山疗伤。”
陶勋安抚道:“真的不打紧,先将京城的事了结我们再回峨嵋吧。”
这时,一直站在不远处的皇帝回过神来,忽然疾走近两步压低声音道:“仙师的真容和号甫与朕认识的一个人一模一样。”
陶勋略一运神,知道是哪里出了纰漏,面上装作毫不在意地道:“陛下治下百姓何止亿万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偶尔几个人相貌相似或号甫相重也不稀奇。为君不易,万望陛下毋将心思耽于小节,当以黎民为重,则天下幸甚。”
皇帝的神情为之一愣,道:“仙师说得对。请教两位仙师的尊号。”
陶勋答道:“鄙人自号孤云真人,内子号枫林真人。”
皇帝又问:“敢问两位仙师可认识太仆卿陶勋”
第十一章会见群英上
陶勋没有回答皇帝,往宫门方向望去,道:“紫宸殿连番天相异变,宫中禁卫当早被惊动,陛下须小心应对以防有变。”
“朕省得。”
“恩旨起复的十几名文臣武将已经直接从天牢送达宫门外面,请陛下即刻传旨开门召见。”
皇帝精神大振,回转身正想向内侍太监下达命令,从宫门方向忽然传来一片嘈杂、喊杀声,一部分太监、宫女神色大变,惊惶失措地看向那边。
先前玄微等人使仙剑攻击陶勋时误杀紫宸殿一批侍卫,余众都被吓跑,如今留在皇帝身边的只有太监、宫女,其中大半又是靖宁侯安插的奸细。他们先是畏惧于丁柔的威压,后来被皇帝积威所镇,现在听到宫门外传来的动静后不免心思活络起来。
皇帝看也未看宫门方向一眼,极是镇定地道:“慌什么,朕膺天命,天命在朕,门外几个跳梁小丑翻不起风浪。尔等互相检举谁是奸党头目,首恶必诛,胁从既往不咎,有功者奖赏,钦此”
那些裴党安插的人立即分化成许多派,一时间彼此吵嚷、揪打成一团。
乘此机会,皇帝令仍忠于自己的几名太监往宫门传旨。
陶勋和丁柔在旁冷眼看着这一幕并不干涉,在第一批朝臣被送来之前,两人暂时不能离开。
传旨的太监尚在半路,宫门方向的喊杀声很快平息,十几个人影一路飞跑着往紫宸殿赶来,一边跑一边高喊:“万岁,微臣奉旨前来勤王护驾。”
过来的十几个人为首者是陶勋的老熟人,原西京留守白霁,他兀自穿着天牢的囚服,蓬首垢面,但精神矍烁,浑不似年过花甲的老人。其他的人也都是被下诏狱的几名重要文臣或原禁军、九城兵马司的主官、将佐。
看到这批文臣武将到来,皇帝的的表情一松,陶、丁二人也松了口气。
落在这些朝臣最后面押阵的是一介布衣,他没有向皇帝跪拜,而是向陶勋夫妇躬身施礼:“晚辈霄嶙门廖缄拜见陶真人、丁真人。”
陶勋见他的真实年龄比自己大,彼此也没有师承亲友关系,不敢被其尊为长辈,便谦让道:“廖兄太谦,你我平辈论交即可。”
廖缄脸色大变,急切地道:“陶真人、丁真人身份尊贵,辈份尊崇,晚辈不敢越礼。”
丁柔捅了他一下,传音道:“笨蛋,若你和他平辈论交,他还怎么追求你的宝贝徒弟你该不会是舍不得让你的开山大弟子嫁人吧”
陶勋恍然大悟,撇开原来的话题,道:“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此间还需你照拂一二,方才的天劫虽被我挡住,短时间内应不至另有天劫降下,但此地为京城皇宫,红尘业劫聚集的场所,为了自己的安危行动还需小心再三才是,接下来的事只需看着,毋须插手。”说罢拉着丁柔腾云而去。
两人飞出不太远,陶勋带丁柔瞬移到城内的一个四合院里。
里面之人听见动静走出来,看见陶勋后惊喜地拜倒:“思焉参见师父、师娘,师父贵体无恙,弟子万千之喜。”
陶勋单手虚抬隔空将她扶起:“起来吧,此间事辛苦你了。”
蒯月朋走出来,笑道:“东翁到来,皇宫之事必已尘埃落定。”
“皇帝正与几名释放出来的重臣商议要事,他们待如何举措,我懒得理会,便请霄嶙门廖缄替我守在皇宫以防横生异变。夫子,现在离天明还有不到三个时辰,你预料皇帝能否平定京城局势”
“只要皇帝不猜忌东翁和我的布置暗中掣肘,则应当没有问题。董姑娘运筹帷幄之中,指挥若定,颇有帅才,调配安排无丝毫挂漏。难得她以一介女流颇能服众,众人都服她调遣,有他们出手协助,禁卫军、九城兵马司、京营和钦卫所的兵马不难控制住。”
“幸得师父神通广大,发难之际城里城外的邪道妖人都被禁住法力,我们才能以少击多迅速将他们制服,没有他们干扰阻挠,我们行事才能顺利。”
蒯月朋意识到什么,问道:“请教东翁,为何须抢在天亮前”
“邪道有高人扰动天道,强夺天罚之力为他们的恶行护法。我之前强行拨乱反正,京城的天道天罚法则在天亮的时候将会恢复正常,今晚参与平乱之战的我道中人必须在天亮之前全部撤出来,以免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