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天劫炼仙录 > 分节阅读 295

分节阅读 29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孙思正从外面笑呵呵地走进来:“恭喜老爷,又添得力助臂,老奴以后可以稍稍清闲一点,不至于那般累死累活的了。”

丁柔眼睛一瞪:“老滑头,该你做的事你一桩也推不掉的。”

陶勋问道:“可是杨杞来了你请他进来吧。”

杨杞一进屋立向陶勋纳头就拜:“陶兄弟,你的大恩杨某无以为报,本来应该效命于兄弟,不过兄弟你也知道哥哥我的脾气,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受不得约束,这个恩情只好留待以后再报。”

陶勋连忙扶起杨杞:“兄长切勿如此见外,不必说什么报恩不报恩的,愚弟怎么也不敢屈兄长为下。兄长终于洗刷冤情,小弟还未向你道贺呢。不知道兄长今后有何打算”

“还是干老本行,到西北做买卖,寻那些祸害百姓的土匪和北戎鞑子还有贪官污吏的晦气。”杨杞热络地砸了一把陶勋的肩膀:“哪天我老了,来投靠你,你可不要装不认识我呀。”

丁柔笑眯眯地道:“伯伯说笑,伯伯肯若来,我全家要奉为上宾。”

“哈哈哈,弟妹真是个爽快人。”杨杞开朗地大笑:“对了,你们同王远江兄弟还有联系,替我带个话给他,要是他有闲就来看看我,这一回差点丢了性命,忽然间想见见亲近的兄弟们。”

“一定,一定。”陶勋一口应承,接着问道:“兄长重回西北,远走边疆,不知道方不方便帮我个忙”

“啥事,你说,我豁了命也要给你办妥帖喽。”

“小弟有一个多年的好朋友,她是太子府的女官,后来嫁给了一名投效太子的小官员为妾,最近那小官员被发现是靖宁侯派去的奸细,太子盛怒之下下令要处死我那个朋友。我想”

“太子什么时候动手在何处”杨杞一拍胸膛:“包在我身上了。太子虽然也对我点有恩,不过我向他出首告状也是帮他大忙,算是两讫了。你的这个朋友她只是个小女子,再大的错也罪不至死,我去救她没问题。”

“兄长答应帮她真是太好了。唉,三天前太子下令处死她,被我救下来,眼下正在内宅将养。她有孕在身,行止不便,还望兄长带她去西北,替她母子安顿下来,以后有空时照拂一二就可以了。”

杨杞满脑门黑线,骂道:“妈的,上你这鬼书生的当了,我还以为是要我去救人呢,原来是扔了个包袱给我。算了,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反正你的人情早晚要还的。”

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你说谁是包袱”朱阴挺着隆起的大肚子走进来,一双凤目怒向杨杞。

杨杞好奇地打量她,末了道:“你就是陶兄弟的朋友长得挺俊的,你肚子里的该不会是陶兄弟的种吧怪不得他要救你。”

“胡说”三个声音同时响起,将杨杞吓了一大跳。

只看见丁柔牙齿咬得绷紧的,看向杨杞的目光里能喷出扑天大火来,余光瞟到陶勋时也是恨意如刀;陶勋双眉紧锁,十分不快;朱阴羞怒难当,目光却是偷偷瞟向陶勋。

杨杞吐吐舌头:“我是个粗人,开个玩笑,不要当真啊。”

丁柔猛一跺脚气咻咻地转身出了书房。

陶勋一抱拳:“不好意思,我去去就来,二位先多亲近亲近。”说完忙不迭地追出去。

朱阴暗暗叹了口气,好笑似地看着杨杞:“堂堂威震西北、令无数狡狯悍匪闻名丧胆的西陲大侠杨杞什么时候成了个说话不经脑子的莽汉子”

杨杞摆出副奸诈地笑脸:“嘿嘿,他阴我在先,不小小报复一下岂不憋杀我了。”边说话边扯了张椅子双手轻轻放在朱阴身边,顺手顺了张软靠垫垫上,伸手虚扶着朱阴坐下。待她落座后道:“还未请教闺名。”

“朱阴。”朱阴停了停,接着道:“夫家姓李。不过今后李家与我无关了,你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

杨杞“哦”了一声,看着她的脖项处问道:“好吓人的一道伤痕,这是怎么回事”

“我命苦,遇人不淑,惹得太子殿下震怒。前天派人来杀我,我本死意已决的,奈何陶大人出手救了我,经过生死一瞬,我倒是不想死了,脖上伤痕就是当时留下的。”朱阴见他老盯着自己的脖子,不觉脸上微红,抬手掩饰道:“伤痕很明显么我照过镜子只有极淡的痕迹呀,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看来你也是个苦命人。一个弱女子,再大的过错犯得着要打要杀的吗,还是陶兄弟怜香惜玉。这样吧,你若不嫌弃,我以后便叫你大妹子,此去西北路上照应方便一些。”

朱阴略略欠身:“如此便有劳杨大哥了。”

杨杞好奇地问:“听陶兄弟说你是他多年好友,我也是他多年的兄弟,他为了帮你不怕得罪太子,你们是怎么结识的”

院子的另一边,卧房里,丁柔偎在陶勋怀里,望着书房方向:“杨兄看似粗俗,实则是个细心之人,你说他们能够走到一起么”

“你不是算出他们之间有姻缘么,怎么反倒问我若是我说,杨兄也已年近不惑,一直单身未娶,这次经历生死之劫对他心性影响颇大,朱大人的脾性其实同他很对路,只要有人撮合应当能够成功。”

“你不会心痛吧”丁柔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接着又问:“那些驻颜丹、洗髓丹、补益丹你是特地为她炼制的吧”

“你休得多心,她命太苦,只到死过一次之后才有勇气为自己活一次,你和我都是她的朋友,我们不帮她谁又会帮她呢”

第二章衣锦还乡上

五月中旬,震动朝野的九边军镇部分总兵官私通北戎的重案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尘埃落定。

最终的处理结果同蒯月朋的推测差不多。

靖宁侯裴恺被革去兵部尚书职务,仍保留内阁大学士衔,不过排位降到了最后。内阁里另一名裴党成员被开缺致仕,空出来的位置由另一名裴党成员接替。

兵部原来的官员基本上被罢免,接替者多为裴党成员,成功地安插进一名侍郎、两名郎中。其他五部亦有些人事变动。

总体来说,裴党不少人受牵连被查办,不过在皇帝的干预下补缺的仍旧多为裴党,裴党、的势力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另外,一批中立的官员得到提升以填补裴党腾出来的位置,如丁崇就从署理的位置上被扶正为大理寺正卿。

五月下旬,赋闲在家大半年的陶勋也迎来了朝廷对他的最新任命:诏免兵部郎中,授中宪大夫、加刑部郎中、太子赞善衔、除潭州知府。

以刚满三十岁之龄就做到正四品的高官,除去开国之初那阵子外并不多见。陶勋对太子赞善衔颇为不满,这直接将他划到了名下,看来皇帝已决定将他塞进,纵然不满他也不能上表推辞,否则就要一举得罪当今的皇帝和未来的皇帝。

领旨之后,陶勋到吏部请了三个月省亲假,在京城应酬、办手续盘桓几日,六月初放船南下。

离家十年,而今衣锦还乡,陶勋思乡心更切,日夜兼程,六月下旬座船就进入了景云府境内。

正四品是景云府陶氏家族近两百多年来族中子弟官阶最大者,所以陶勋的回乡省亲对景云府陶氏来说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宗族派人迎出景云府府境。

“老爷,前方马上就要到云出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