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4(2 / 2)
刘时敏刚要安排人,闻言一怔,道:“皇上这是要去哪里”
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根本土地改革,朱栩想去看看现在的农民究竟生活的怎么样。虽然京城附近可能比西南好很多,可终究眼见为实,心里会有一个底。
“出南门,二十里”朱栩站起来,那里有一片农庄,是惠通商行下面的,收的税收,租子比西南的政策还要多出近一倍。如果说西南是三十取一,京城附近差不多就是十五取一。
刘时敏若有所思的应了声,出了景阳宫去安排。
一行人都是便装,模样看上去是富家少爷,带着一个中年仆从,外加六七个壮丁。
一群人悄悄出了宫,朱栩坐在马车内,缓慢的走着,目光在街道两边四处的观望。
大明对过年实际上并不怎么看重,倒是年后的元宵等无比热闹,不过即便如此,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非常多,车如流水马如龙,人潮如织。
“公子,对联要吗当朝翰林写的”
“公子,灯笼要吗独家手工做的,其他地方您买不到啊”
“公子,镜子要吗送小姐们是最好的过年礼物,只要二两银子”
被推销的朱栩非常新鲜,倒不是没有过,而是很久没有遇到了,看得上眼的也顺手买了几个,这让他的马车顿时被围了起来,拥挤的几乎寸步难行。
好不容易出了城,朱栩的马车内也堆了不少小玩意。
现在没有什么机器,大部分东西都是手工的,看上去很粗糙,可也更显用心。
马车一路向南,很快就出了水泥路,马车颠簸,走的慢了起来。
朱栩颠的难受,索性就下了车,领着几人慢慢的走着,远远就看到一片农田,奇怪的是有近一半空着,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第524章乡间见闻
前不久刚下过雪,好在冬天很冷,雪没有完全化,地上硬邦邦的,行走也不难。
朱栩几人走了几步,朱栩在河渠对岸望过去,隐约看到几片叶子,心里一动,道:“这些空地里种的是番薯”
刘时敏不清楚,倒是曹变蛟之前去了陕西一趟,见识了不少,闻言道:“回皇上,由于户部强行要求,很多百姓不肯,折中的办法,就是种植一半。一半的番薯,一半小麦或者稻米。”
朱栩点点头,这点虽说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刚要走,朱栩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他神色微僵,这才想起,早上就喝了点粥,根本没有吃饭。
曹化淳稍稍一愣,连忙道:“皇上,车上有点心”
朱栩不等他说完就摆手,道:“前面去看看。”
朱栩已经瞧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群人,好像正在吃饭。
刘时敏,曹变蛟等人连忙跟上。
朱栩来到近前,果然是一群人,看上去是一家人,五六口人围聚在一起吃饭。
远远这群人就看向朱栩等人,刚走近,年长的有五十左右的老者,一身粗布衣,满脸皱纹,抬手向朱栩笑道:“这位公子,可也是迷路的”
朱栩打量一眼,吃都是些粥米,几个馒头,菜也都是家常菜,抬手笑道:“老丈见笑,我等本来是想出城玩一玩,看看景致,不想走差了。”
老者的家人也都站起来,看上去二十出头的青年人笑着道:“公子是要去哪里,这一带我还是比较熟的。”
朱栩只是随便一个借口,这附近他也不熟,想编出个名字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灵机一动的道:“听说这附近有一处兵营,我们想去看看。”
老者一家人顿时脸色微变,认真的打量朱栩一群人,似怀疑他们是“坏人”,而后好像觉得不是,那老者才神色微肃道:“公子,如果只是好奇,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那是朝廷重地,若是乱闯,会惹出大麻烦的。”
这本就是一个借口,朱栩嗮笑一声,道:“老丈不必担忧,我们也就是随口一说,不一定要真去。”刚说完,他肚子又咕咕叫了两声。
老者见朱栩颇为有礼,也不像“细作”,再听他的肚子叫声,笑着道:“那就好,公子要是不嫌弃,一起用一点吧。”
朱栩是不客气,道:“那就多谢老丈了。”
那青年人远远就能看见朱栩的马车,再看他们一群人的衣着,知道非富即贵,坐下来后就径直问道:“公子也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吧可知今年朝廷如何收购番薯与小麦价钱多少”
他刚说完,那老者就冷哼一声,道:“吃饭”
其他几个女人都颇为小心的看了朱栩等人一眼,飞快的吃着饭,丝毫不言语。
朱栩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环顾一圈,笑了笑,道:“老丈不必担心,小可虽然年轻,也是知道轻重的。不过,要说这收购价,我还真知道一点。”
青年双眼一亮,道:“你真知道”
即便是之前呵斥青年的老者也看向朱栩,眼神带着期待之色。
朱栩伸手抓过一个馒头,撕开,夹了几样菜放在里面,笑道:“家里与惠通商行有些关系,之前他们召集商户商议的时候,我也在,听说今年的价格比去年高半成,比市场价高一成。不过也都是暂定,离明年夏收还早着不是。”
说着就大口咬着馒头,也不知道是吃腻了宫里的精致菜肴,还是真饿了,这一口粗糙馒头,朱栩吃的格外有滋味。
青年听着朱栩的话,格外的激动,看向老者道:“爹,要真是这样,大哥的彩礼就有了”
老者喝了口汤,闻言微微点头,看向朱栩道:“公子说的倒是合情理,确实要到明年看看才能知道。现在全国灾情严重,粮价各处都在涨。”
朱栩觉得这老者倒是有几分见地,一边吃一边不在意地问道:“老丈,你们这里都是这样吗一半种番薯,一半种小麦或者稻谷”
可能是刚才朱栩的话给了老者信任,刚要说话,他儿子,那青年人就笑着道:“可不是,这番薯倒是好东西,半亩比得上近两亩的米,生吃熟吃,炒菜做馒头都行,朝廷收的价格与其他也都一样,明年我打算都种番薯,可我爹就是不让”
老者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朱栩倒是知晓老者的心思,无非就是求个稳妥,朱栩也觉得,番薯还不能做主食,笑了声道:“我倒是赞同老丈,稳妥一点,哪一天朝廷要是突然就不收番薯了,那不就亏大了。”
青年人一怔,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老者看着朱栩笑道:“还是公子见多识广,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馒头比较大,可毕竟菜少,朱栩吃了几口就有点干,又不习惯跟别人一个碗喝汤,只好拿着馒头看向老者,随意地问道:“老丈,你们这一年能有多少收成,可还吃得上饭”
老者倚靠在树上,先是诧异了下,然后才道:“公子出身富贵人家,对我们不了解倒是正常。”
他顿了顿,看向不远处的地,有些自豪的道:“我们一家有二十二亩地,其中一亩用来交税就足够了,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一年吃喝不愁,还能有不少结余。不过啊,这要是放在五年前,也就是天启,或者万历年间,那不好过,各种苛捐杂税不说,还要外加豪强恶霸,起码一半以上归了别人,其他还有各种往来,一年下来,勉强能吃饱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