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宣抚相公争名利(2 / 2)
大宋聚集在两淮的兵马,只能威胁到邳州徐州以及涡口一线。却与忠义军和靖难军一样,经历了连番大战,师老兵疲,仓促之间根本难以出动大军北伐。
而金军经过大败与分裂,同样难以主动出击。
所以,我天平军愿意破开这个局面,攻破大名府,为天下先!”
这话说的正气凛然,然而叶义问却只是看着孔端起不说话。
孔端起自然知道这番言语无法说服叶义问,只能继续说道:“我天平军攻破大名府,就可以斩断金贼之间的呼应,唯一可虑者,乃是金贼在徐州的兵马。
虽然魏公与刘大郎二人会牵制金贼,但金贼可是有三万兵马,若是趁着我天平军攻打大名府之时,出兵攻打东平府,那么万事休矣。
还请叶相公能出兵,替我等牵制金贼兵马。只要攻下大名府,我天平军就可以与大宋兵马配合,夹击汴梁,届时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叶相公也会千古留名了!”
叶义问矜持点头,面上不显,心中却也已经是翻腾起来。
克复中原,还于旧都,这可是诸葛武侯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如果他叶义问完成了,岂不是说明他比武侯还要强?
不过叶义问毕竟宦游多年,也不会轻易表明态度,只是让孔端起住下,随后就招来心腹来询问此事。
叶义问的心腹们倒是都觉得此事可以一做。
一方面这些人都是中人之才,论具体事务倒也是言之有物,但论及天下大势的大战略,他们就要差上许多了。
另一方面,现在叶义问的处境并不是很好,权力几乎都被虞允文揽走了,无论如何都得挣扎一下,就算做错了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因此,在晾了孔端起几日之后,叶义问再次出现,郑重的做出了口头承诺。
大宋一定会出兵牵制徐州金军,让他们无力北上攻打东平府。
在巡视地方的宣抚副使虞允文回来之后,叶义问这个正经宣抚相公就要带头正式上报朝廷,随后调动马步军与水军抵达山阳,作势北伐!
孔端起欢天喜地走了之后的第四日,虞允文终于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庐州,待他听到叶义问与天平军的承诺之后,鼻子差点没有被气歪。
虞允文毕竟是宋国的传统士大夫,并没有要当王莽或者曹操的意思,所以并没有安插人手监视同僚,所以直到叶义问亲自将文书放在眼前的时候,他方才知晓此事,随即几乎是当场失态。
待到将文书与参军全都撵出去后,虞允文终于对着叶义问正色说道:“叶相公为何不与我商议,就答应了天平军的游说?莫非天平军给了你什么好处不成?”
叶义问也沉下脸来:“虞相公,老夫若是不想与你商议,何不直接在文书上署名,送到朝廷中呢?你我身为宣抚相公,到两淮不就是为了对金国的兵事吗?此乃老夫恪尽职守,如何会收受好处?”
虞允文被叶义问的态度气笑了。
合着还是争名夺利的这一套啊!
虞允文毫不客气的说道:“想要开战,最迟也得是明年秋后,如今粮草物资都不充足,军兵也依旧在训练,不是可以用兵之时。”
叶义问也火了,直接站了起来:“虞相公,你莫要忘了,老夫才是真正的江淮宣抚使!”
虞允文嗤笑一声:“那就请叶相公变出一些钱粮来吧!粮食是得春种秋收,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匹是得一匹匹织出来的,而不是靠叶相公空口白牙,从嘴里说出来的!
叶相公,经历兵灾的两淮现在是何等艰难?你知不知道有些地方已经易子而食了?!”
说罢,虞允文直接拿起面前的文书挥舞了一下:“而且这天平军做的是什么狗屁军略,吃饱了撑得去攻打大名府!”
叶义问梗着脖子说道:“只要攻下大名府,就可以斩断金国的东西呼应!”
虞允文再次被气笑了:“呵,叶相公,如今金国哪里有什么呼应?完颜亮在汴梁,完颜雍在辽东,咱们只要稳坐即可,他们自己就会打起来!
只要他们全力厮杀两年,双方无论胜负,都会元气大伤!彼时才是咱们出兵的时机!”
“现在天平军说要攻打大名府,若是胜了,直接隔开了完颜亮与完颜雍,推迟了他们之间的大战,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对大宋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败了!”虞允文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叶义问:“叶相公,这可是官家登基以来的第一战,如果不能开个好头,那些想要与金国媾和之人再次起复,你我就皆是千古罪人了!”
“因此这第一战需要慎之又慎,需要集合我大宋所有精锐兵马,联合山东的魏公与刘大郎,再寻找金国最虚弱的时机,拼尽全力奋力杀出去,方才能以大胜彻底安稳主战士人之心,才能让朝廷彻底定下收复中原的决心。”
“叶相公,你我可是国家的相公,如何能仅仅为眼前小利而忘却国家社稷了呢?”
叶义问在虞允文说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瘫坐在了椅子上,到最后更是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蠕动,难以言语。
“那……那天平军那里……”
虞允文强行平复着呼吸,却也不得不为上司擦屁股:“倒也不能不管,你我共同署名发文书,说明利害,让天平军暂缓进攻大名府;
同时通知忠义军魏公,让他们做好应变准备;如果天平军真的出兵大名府……那咱们终究不能坐视,令张子盖、刘宝二人率军入驻山阳。”
如此说罢,虞允文方才叹气说道:“叶相公,你知道我为何不去联络天平军吗?”
叶义问有些茫然的摇头。
“因为他们节度使耿京私心实在是太重了。”虞允文缓缓说道:“魏公乃是一心为国之人自不必说,刘大郎性子偏激,却也是实实在在到两淮与金军厮杀了;东平军张公更是临阵斗死,为国捐躯,堪称拿稳了立场。”
“唯独这个耿京。”说到这里,虞允文皱起了眉头:“竟然只是派遣了部将南下。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虽然此举有排除异己之嫌,却也算是对朝廷的一片忠心。
可这厮竟然在攻下东平府后就止步不前,却并没有攻打济州徐州,以支援魏公……”
说到这里,虞允文立即住嘴,他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虽然这是他心中所想,但宋国哪有资格指责别人?
任由魏胜在邳州拼命,追击兵马逡巡不前的难道不是张子盖那群人吗?
话止于此,但叶义问还是明白了虞允文言语中的意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
果真自己不是能成大事的料子吗?为什么别人一眼能看透的事情,自己却会轻易的踏进陷阱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