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8(2 / 2)
我和刘轻寒的关系,就算不是天下皆知,但这个时候,只怕也差不多了。
连他都知道,问轻寒的事,要私下找我问。
张子羽迟疑了一下,却又往周围看了一眼,然后才低着头,轻声说道:“原本,本官跟他的来往也不多,他在扬州出事之后,就更是断绝了来往。但就在前些日子,本官突然收到了一封书信,寄信的人,就是刘公子。”
“哦他给你写信”
我愣了一下:“他在信上说什么”
这一回,张子羽的声音更低了一些,若不是我耳力还算好,两个人靠得又足够的近,那声音几乎就要被风吹散了“他在信上说,皇上的圣驾会到临汾,他让本官,能够劝阻,尽量劝阻皇上到临汾来,若无可能,也不要在临汾接驾。”
“”
我微微蹙了一下眉头。
轻寒让他不要在临汾接驾。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这一路上,轻寒一直就是在劝裴元灏取道西河,不要过临汾。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他的动作这么大,竟然以自己的名义写信给山西总兵张子羽,这件事,跟他在皇帝面前提出建议,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正如常晴所说,他是想要操纵皇帝的行程
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我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点难言的压抑,好像有什么东西让我觉得不对劲,但又想不起是什么,再抬头看向张子羽的时候,我问道:“哪,张大人如何看待这件事”
张子羽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至少眼下来看,刘公子,见识过人。”
“”
“可惜他入错行了。”
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我说道:“那,张大人还是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张子羽自己也轻笑了一声:“颜小姐玩笑了。世人只听说过迎圣驾的,何时听说过拒圣驾的”
的确,他若真的敢跟裴元灏有一句话的劝阻,在他这个位置上,在眼下这个时局看来,那就是要背弃皇帝的意思了,他又哪里敢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张大人,你说那封信,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正文第1969章这个结果对谁获益最大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张大人,你说那封信,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张子羽想了想,道:“算来,已经七八天了。”
“”
我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七八天的时间,那应该就是刘轻寒在太原的时候写的信,算起来,送到临汾这里,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
我还记得,那一天到他房间的窗外时,看到他写了好几封信,我还亲手帮他封好了给赵二哥的信,其他的书信他也都给我看了,却并没有看到这封寄到临汾来给山西总兵张子羽的信,想来,他应该是藏起了那封信,只将其他调兵的信给我看了。
只这样一想,我的心就沉了下去。
虽然当裴元灏问我的时候,我也认为取道平阳比取道西河更好,但如果他有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告诉我,如今临汾三面受敌也是事实,我完全可以帮他说服皇帝。
这件事,又何必瞒我
看见我的眉头皱起来,一脸凝重的神情,张子羽说道:“颜小姐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
我沉默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没有什么。”
张子羽当然知道我这话不是真心话,倒也没有深究,而是沉默着看了我一会儿,说道:“颜小姐,刘公子真的只是有事先走了吗”
我看着他道:“张大人这么问,一定是因为知道了什么吧”
他想了想,说道:“最近,在临汾这边来了许多流民,他们口中传唱着一些奇怪的歌谣。”
“”
“刚刚开始,本官并没有太在意,但”
“那,张大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无风不起浪。”
“难道,张大人也认为,轻寒他图谋不轨如果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又为什么要写信给张大人,信上的建议对皇帝陛下可是有益的”
“颜小姐误会了,本官说的无风不起浪,不是指歌词的意思。”
“”
“而是那歌。”
“”
张子羽说道:“人会无故而唱歌,却不会无故而作歌。这歌的来意,大有问题。”
我的心微微的沉了下来。
张子羽的话没错,人会因为无聊,无趣,甚至,不用任何原因就跟着别人唱歌,但做一歌,却比随口开唱要麻烦得多,而做歌的人,也必须是有感而,有感而作,才科恩个有一歌的成形。
那“帝出三江”,无论如何看来,都不像是那些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流民所做,里面的用词也并不粗鄙,甚至,从一些细节上来看,做歌的人对刘轻寒有相当的了解。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因为一歌,裴元灏和刘轻寒之间的信任已经完全分崩离析,为了避免和那些武将们再产生冲突,轻寒也被迫离开。
如果说,做歌的人有什么目的,那么现实的情况,这就是那歌得到的结果。
而做歌的人
我轻叹了一口气。
只是一歌而已。
甚至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一支箭一把刀,就已经让这两方的势力分崩离析,现在临汾面临三路夹击,谁不也知道,这一战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说道:“既然张大人这么说,那显然,做歌的人是谁,张大人已经了然于心了。”
他说道:“看是谁做的这件事,自然就要看这件事做成之后谁获益最大。现在看来,刘公子已经被迫离开,陛下按照原定计划到了临汾,而临汾,即将面临三路夹击。这个结果对谁获益最大,也是一目了然的了。”
我无声的点了点头。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