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3(2 / 2)
刘大头一边嚎哭,以便极速的舞动中手中的钢刀,砍死了一名又一名的敌人,直到钢刀卷刃了还不舍得丢掉,如果不是最后军中的将领薛丁山出手相救,一定会被吐蕃将士乱刃分尸。
“好兄弟,好样的,等此战之后,本将一定把这件事禀报荀相,再让荀相禀报天子,褒扬像这样讲义气的好汉子”
了解到详细情况的薛丁山也是眼中含泪,对于这样的铁血汉子,他除了肃然起敬之外还能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达呢
“平时竞争,战时合作,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袍泽挡刀剑,这样的将士才是我大汉的真正铁血勇士,才是我大汉的军魂所在,而也只有我大汉的勇士们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足以说明我大汉的军队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精锐。”
薛丁山之前并未加入汉军,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在战场为他人挡刀剑的袍泽,然而今天算是真正的开眼了,这让他真正的了解了军将士,终于明白为何汉军被誉为天下精锐他们所擅长的绝不仅仅是战斗,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精神。
而这些,才是汉人军队和异族军队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而这种差别往小里说没什么。可是往大里说,又何啻于天渊之别
一名普普通通的将士都能这样的视死如归,义字当先,为了讲义气不顾自己的性命,那么作为他们的效忠对象,天子刘和又该是一个拥有何等魅力的人物
想到这里,薛丁山不由得对刘和产生了浓浓的期待,他真恨不得自己立刻就能见到这个大汉天子,这个令人心折的传奇人物
勤王诏书第七百五十九章退兵
由于汉军的拼死作战,一天过去了,吐蕃大军仍然没有攻下汉军的营寨,这让原本雄心勃勃的噶尔钦陵变得沮丧不已,下令收兵回营。
“兄长,为何要收兵”于勃论见噶尔钦陵下令收兵,心中很是不满,等到回营之后就怒气勃勃的向噶尔钦陵质问。
他的两名兄长战死,他一心想要为兄报仇,所以一听说收兵,才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却见噶尔钦陵说道:“汉军战意高昂,拼死作战,再加上占有地利优势,我军想要攻下营寨十分艰难,即便勉强攻下,也会遭受非常惨重的损失,而在此情况下,我军又何以抵抗刘和主力的进攻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所以,与其死战下去,还不如收兵,五弟,你去准备准备,今天晚上咱们就退兵,前往苏毗,我在那里经营数月,早已经建立了非常坚固的防御体系,只要我们守在那里,一定可以阻止住汉军的步伐。”
“什么我们要退兵”于勃论听了噶尔钦陵的话,顿时失声惊呼,脸色发黑,苦笑着说道:“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岂非永远都报不了三哥和四哥的仇了”
噶尔钦陵沉默了片刻,这才幽幽长叹道:“此事我也没有办法,我总不能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吧杀了一两个汉将,最终带来灭过的命运,这种责任你承担得起吗”
于勃论听了之后也是一阵沉默,随后喃喃的说道:“难道我们就没别的办法吗难道我们就没别的办法吗”
于勃论的“念经”还真不是白费的,随后不久,他突然眼前一亮,大声笑道:“兄长,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夜袭敌营,汉军白天奋战了一天,死伤想必也不少,好不容易熬到我们收兵,应该急于庆贺,一定不会有防备,我们通过劫营可以轻松取胜,不仅能为三哥和四哥报仇,更能取得此战胜利,我们麾下如今还有近两万人,完全可以迫使刘和退兵,只要刘和退走,我们就可以收复整个河西四镇,控制河西走廊,与汉军共享丝绸之路的利益,再等几年,等我们的力量发展到足够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取汉而代之了。”
本来于勃论以为自己想出来的是一条绝妙的主意,相信不仅会被兄长夸赞,更会被采用,所以心中颇有几分得意。
然而却见噶尔钦陵摇头说道:“你都能够想出来的主意,对方怎能想不出来要知道那个荀攸可是汉军之中出了名的智囊,妙计百出,层出不穷,就连为兄我都深为忌惮,据我所料,如果我们当真出兵夜袭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白天作战那样,敌军全部灭亡,而我们也将遭受惨重的损失,两万大军能够活下来两三成就不错了,所以啊,此事你就不要想了,为了稳妥起见,咱们还是退兵吧。”
而事实也的确如噶尔钦陵所预料的那般,在吐蕃将士退走之后,全军尽皆欢喜,他们依靠拼死作战,经过了一天的苦战,总算是迫使敌军收兵,这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
然而接下来荀攸的一举命令让所有人的欢乐情绪停了下来:“让火头营的士兵们立刻做饭,将士们饱餐一顿之后,休整一个时辰,在这之后全军将士不再休息,弓上弦,刀出鞘,保持戒备状态,直到天子大军到来之前,不得有任何放松,敢有违背军令者,立斩不赦”
接下里荀攸派人四处作动员:“不要以为打胜了就可以放松了,我们毕竟人少,敌军占据绝对优势,如果我们不严格戒备的话,一旦敌军夜间劫营或白天攻城,那我们就将会遭遇灭顶之灾,我们的性命不值钱,可是一旦我们战败了,天子就会遭遇危险,干让天子遭遇危险,我们就算是死一万次都不够赎罪的。”
“为了今日的胜利,无数的袍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相对于他们,我们还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样想来,我们不休息要算得了什么”
“为了今日的胜利,无数的袍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决不能让袍泽的鲜血白流,一定要保住今日的战果。”
“现在并非休息的时候,等天子大军回转之后,荀相会奏明天子,让大家好好地休息,痛快的休息”
这些动员之词迅速的消弭了将士们心中的不满,让他们再度充满了昂扬的斗志,默默地擦拭他们的刀剑,准备下一场战斗
整整一夜过去了,吐蕃将士并没有发动偷袭,然而汉军将士没有一人有丝毫的怨言,经过荀攸的动员,他们都深深的明白,必须以全部的精力,饱满的热情,为守卫营寨做好万全的准备,敌人不来拿自然最好,如果敌人来了,绝对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座营寨。
所以,所有的将士们,不管是受伤的还是没受伤的,全都严阵以待,武装到牙齿,没有丝毫的懈怠。
而这时候,在中军帐的荀攸却是一脸的诧异,他原本以为这一次对方一定会在夜间发起偷袭,这绝对是他们最佳的机会,也是他们攻取营寨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没想到敌军竟然没有来,这或者是敌军主将太过冷静,知道这其实并非是机会,或者是敌将太愚蠢,根本没想到夜袭这一点。
荀攸当然不会认为敌将愚蠢,所以他立刻便判断出来,敌军主将绝对是一个智慧不下于自己的奇才,虽然死了亲弟弟,可是却仍然冷静得令人害怕,果断的没有发动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