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1 / 2)
了,个个都是激动不已,以为鼠将他们是真热情,而且鼠将拿出来招待他们的确实都是好东西,而且鼠将还提议记者们可以拍摄宴会上的美食和美酒,这显然也是一个外人很感兴趣的东西,其中一些美食和美酒,就连这些见多识广的国家电视台的也是难得一见的,甚至是只在传闻中听过而已,没想到鼠将他们随随便便就拿出来招待他们了。
联欢持续了尔斯多分钟,鼠将收到了来自同伴的通知,万吨级货运飞船上的一应敏感舱位全都做好了必要的布置和伪装,随便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如何采访,都是无法挖掘出来万吨级货运飞船最核心的机密的。
于是,鼠将拍了拍手,宣布联欢结束,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们可以随便采访和拍摄了,当然,如果愿意留下来继续享受美食,品尝美酒,也是可以的。
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们虽然舍不得这些美食、美酒,却也不敢把自己过来的任务给忘了,他们都是抓紧时间吃了最后一口美食,喝了最后一口美酒,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餐桌,开始各就各位,正式开始了对万吨级货运飞船进行拍摄和采访。
鼠将做为这艘万吨级货运飞船上的最高负责人,自然是记者们采访的重点,专门有一路记者盯着,对她进行采访,其余的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兵分数路,有的往上走,有的往下走,而那几个穿着军服的记者则是扛着摄像机,一路听着声音走,他们最感兴趣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驾驶舱,一个是动力舱,这是万吨级货运飞船上最核心、最机密的敌方,搞清楚了这两个地方,遮在万吨级货运飞船上的面纱就少了七八成了。
鼠将眼神的余光扫到这几个担负着刺探任务的军方记者,眼眸中闪过一抹冷意。从军方的角度来看,军方这样做,是无可厚非,但是从谷雨的角度来讲,军方这样做,多少有些不地道,事先连声招呼都不打,现在上了船,其他一概不问,就直奔驾驶舱和动力舱。就算是双方的关系再亲密,这样也是有些不妥的敌方,何况,两者现在还没有达到那种亲密无间的程度。
心中虽然不满,但是鼠将没有去阻止那几个军方的记者,老板都已经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别说他们不知道机密的地方在那里,就算是摆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也别想看到。要是没有一点这样的手段,老板也不会这么大方的让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如此大摇大摆地登上这世界上第一艘万吨级货运飞船了。
第0527章送上门的新闻
第0527章送上门的新闻
穿着军装的几个记者首先来到了万吨级货运飞船的动力舱,他们发现这里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有几个人在这里守着,禁止任何人接近。就算是这几个记者表明了身份,这几个人也不肯通融一下,对方的态度很客气,但是也很坚决,言明这里是谷超科技的核心机密,没有老板的亲笔签发的通行证,任何外人不准接近。
军装记者不甘心,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询问是否能够参观驾驶舱。
军方对货运飞船最感兴趣的地方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动力舱,一个就是驾驶舱。别看军方和谷雨达成了协议,由谷雨向军方提供一百架货运飞船,但是这些货运飞船的这两个核心部位,军方的人士始终是无法接近的,他们始终都是牢牢地控制在了谷雨的手中。
谷雨这种死活不肯把机密拿出来分享的行为,让有着深厚军方背景的科研院所都格外的恼火,他们一再向军方的首长游说、施压,故而才有了这次军方安排国家电视台的军装记者登上万吨级货运飞船窥探一二的举动。
军方虽然不否认谷雨是一个比较好的合作伙伴,但是他们更希望能够把货运飞船的所有核心机密掌握在手中,哪怕不将之运用到实践中,但是了解其中的细节,会让他们更有底气。
那几个挡住了军装记者的人倒是没有隐瞒,他们告诉军装记者该如何前往驾驶舱,至于驾驶舱那边是否允许他们参观,他们就不清楚了,需要他们过去之后,再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记者们拿着摄像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驾驶舱附近,发现这里也有人守着,他们连忙上前表明身份,守在门口的生化人露出一脸为难之色,军装记者感觉有戏,连忙说起了好话。
生化人这才假模假样地让他们等一会儿,他则拿出了手机,开始向所谓的上级进行请示。当着这几个军装记者的面,他自然是要为他们说一些好话的,还时不时地把国家电视台的招牌搬出来,以示记者们的份量。
沟通了一会儿,生化人这才放下了手机,军装记者们一脸期盼地看着生化人。
生化人挤出了一丝笑容,说是经过他的努力,上级已经有条件同意他们进行拍摄了。所谓有条件,就是几位记者不能够进入驾驶舱,只能够在门外,隔着门上的玻璃往里面看。而且,每位记者都只能看三十秒的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记者们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能够看到万吨级货运飞船最为机密的驾驶舱,哪怕只有三十秒,也可以让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对驾驶舱有所了解。何况,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分钟了。
记者们问能否把时间转让给同一个人,生化人摇头,军装记者们继续又争取其他条件,那就是他们是否可以用摄像机进行拍摄。
生化人这才倒是点了点头。
军装记者们兴奋了起来,他们连忙凑在了一起,商量出了一个接力拍摄的方案来,他们几个都会摆弄摄像机,或许有人精通,有人比较不熟练,但是隔着玻璃去拍摄驾驶舱,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由一名摄像师先扛着摄像机上前,站在驾驶舱的门外,隔着门上的玻璃,对准驾驶舱里面的表盘等,进行调焦等操作,为后面的记者们节省时间。
三十秒很快就过去了,摄像师也才堪堪把镜头调整好,没有办法,却也只能退下去了。随后,换上了其他的记者。几个记者相互接力,最后也才堪堪拍摄了两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