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3(2 / 2)
刚吃到一半,有宦官进来禀告,御史大夫魏征求见。
“魏征来了”
罗昭云愣了一下,不由轻笑,这个魏征每次入宫,肯定都有事要奏,既是谏臣,性格又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担任御史大夫之职后,倒是尽心职守,提前发现许多朝中问题,加以修正、提防等。
“让魏大人进来见朕。”
宦官“喏”了一声,转身出去了,顷刻,魏征穿着朝服,走进御书房内,见到陛下正在吃饭,跪拜施礼。
“魏卿,看你一身朝服,还没有回府上去吃饭吧”
魏征拱手道:“回陛下,臣散会之后,到了皇城街御史台走了一圈,看看有什么紧急公务和谏言,发现了一件事,门阀贵族官员,最近交往过密,似有重新结党的征兆,尤其今日科举新制公布后,不论是贵族官员,还是翰林士大夫们,都有抱团倾向,请陛下能早做提防。”
“朋党”罗昭云神色一沉,他对朋党也是深恶痛绝,因为历史上的记载非常明白,许多王朝的衰败和灭亡,都是因为党争作乱。
比如东汉的党锢之祸,是宦官群体与文臣群体的争斗,最后宦官胜出,几乎把朝廷不少正义文臣杀戮一空,最后董卓以铲除宦官的名义,带兵进入皇宫,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宦官干政解决了,但是东汉也因为朝政衰败,各地民不聊生,权臣把控皇权,加速灭亡了。
到了唐朝后期有“牛李党争”,也是非常的激烈,“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之一,就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门荫入仕。这个情况,跟目前大华的开局情形有些类似,引起罗昭云重视。
此外,宋代有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年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原因非常复杂,诸多北宋历史名人卷入其中,到了后来,已经不是变法内容本身是否有利于朝廷和百姓,使党争仅沦为意气之争,终使朝纲不振,政风日坏,北宋也因此失控,最后被金人灭掉,绝非一时的武力高低与优劣。
明朝后期的党争同样剧烈,从万历帝时党争正式露头,时朝廷上多党并立,有浙党、楚党、秦党、齐党、东林党,经过立太子争国本之事,东林党迅速整合其他政党,一党独大,与宦官争斗数十年,相互倾轧,直到崇祯登基后除掉魏忠贤,却还是无法解决东林党本身的问题,加上天灾与祸乱,被后金少数兵力给灭亡了。
罗昭云深吸一口,对这些党争非常清楚,有了前车之鉴,或是对历史上千年轨迹的了然于胸,懂得取舍和把控,倒并不是很担心。
就目前而言,要打破门阀贵族的盘根错杂的势力和关系,就必须启用寒门读书人和各地乡绅子弟,科举就唯一的公平途径,这个路线是没有错的,关键是如何掌控,在科举中,主考官、主审官、清流领袖们,如何聚集这些寒门读书人,形成自己的党派、门生,从而党同伐异,影响朝廷政局。
“朕会持续关注此事,你们御史台的三司院,台院、殿院、察院可以多补充一些人手,也可从科举中挑选几个进士增强力量,监察机关,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只要不是无的放矢,捕风捉影,假公济私,这个部门就是朝廷保持清明的一个重要手段”
“臣明白。”
罗昭云又道:“当然了,朕也给你们御史台加一条,凡事讲究证据,形成证据链条,真名实据,不能随口捏造罪名,以防日后御史监察机构,扩大权限之后,出现那种戾臣、酷臣,网织罪名,随意陷害忠良。”
魏征错愕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陛下言之成理,这方面的确自己没有考虑周全。
“臣回去之后,当尽快拟定这方面的程序和条例,按照哪些方式、手段,取得什么证据,如何进谏、监察百官等。”
罗昭云道:“如此就好了。来吧,陪朕再吃一会,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也没有用膳,正好咱们君臣同宴。”
“这个,君臣有别,臣恐不妥”魏征弯身拱手拒绝。
罗昭云知魏征之大用,故而有意拉拢人心,微笑道:“仁君名臣,自然多有同席而食的例子,我们也不必拘泥形式了,陪朕吃完,你便出宫忙活去吧。”
“那臣却之不恭,谢过陛下恩赐了。”魏征起身,忐忑入座,真个陪着罗昭云吃了一顿午膳。
第九百九十三章攻峡州
江水滔滔,急促奔流,翻出滚滚浪花,有一股崩腾豪迈的雄壮声音。
大江之上,长风浩荡,数十艘船舰开赴过来,浩浩荡荡,吹卷旌旗飘展,战舰上披甲之士肃然林立,手里持着长戈长枪,背着弩机弓箭,寒气森森。
这是大华的军队,顺江而下,接近了峡州。
要在峡州北部的河滩强攻登岸,给峡州的梁军一次正面重创。
峡州之地,在长江三峡之口,故而得名,地形复杂,山崖峭壁林立,那些山岭上都是茂密山林,无法行军,能够登岸的只有一个人工打造的河滩,作为峡州水路的渡口。
这里驻守着梁军两万的兵力,早已设防,鹿障、木栅、蒺藜、壕沟都在河滩布置,而且把渡口都给破坏掉了,接近渡口的浅水区,投入了不少大石块,如果船舰靠近,很容易被撞破船底。
薛万备身为裨将,负责这次水路的进攻,他带来三万兵马,就是要牵制渡口的守军,吸引更多的兵力过来,为李靖将军突袭背后的峡州城做掩护。
这是李靖声东击西的计策,光靠水路进攻,并不占优势,以李靖的用兵习惯,肯定不会蛮干、强攻,所以按照常规思想,派来了舰队,要对古渡口与河滩,进行抢攻,吸引梁军城内的兵力支援。
“启禀薛将军,前方水手探测出河滩浅水区,有大量的沉石,阻止船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