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418

分节阅读 41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秀宁是冰雪聪慧之人,自然听出了话意,脸色微微嫣红了一下,摇头道:“没有,陛下守君子之礼,从未对女儿做过任何非份之事,哪怕女儿曾经打算,甘愿做她妃子,换取李唐的利益,也被拒绝了。前些日子得知父亲等宗族人被押解长安,没有别法,女儿也曾提出,只要赦免秀宁的父亲和兄长,就长住宫内,为妃为嫔,哪怕做宫娥,都可接受,换取家人的平安。”

李渊闻言,深深的一叹,看到女儿如今的样子,哪里还有当年的风风火火铁娘子的风采,如同一个深闺倩女一般。

环境改变性格,一点都不假,当铁娘子施展的舞台没有了,被生生囚禁接近两年时间,担惊受怕,焦虑家人,身边无人聊天,性子也会逐渐变化、沉淀,宛如变成了另一个人。

不过,李秀宁对他和族人的关心却一点不少,宁愿用自己的青春和身体,长住冷冰冰的皇宫,换取家人的平安,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既感动又有些内疚。

“苦了你啦,今天陛下已经在朝堂上,赦免了我们李氏族人,为父被册封为晋安侯,暂时在长安城置别院,定居安身下来,没有问题,何况许多门阀旧贵,曾经与我族也多有交情,到时候私下划过来一些财产,也是容易的,到时候做个低调侯,安享晚年也可以了。”

李渊叹息一声,言语间既有有庆幸,也夹在这一丝不甘心,以前高高在上的君王,变得国破家亡,成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侯,从此可能再也无法参与朝政了。不过,他仕途之心也淡了,见识过帝王气派,并亲自体会过之后,很难收心回来能做好一个臣子了。

李秀宁见父亲神色落寞,隐约觉得触动了父亲的痛楚,安慰道:“诸侯争霸,成王败寇,自古已然,父亲要想开一些才是。虽然现在不是君王了,也没有权力,但至少性命无忧,大哥、四弟也都能够保命,衣食无忧,也不错了,以后的事谁又能预测呢”

李渊点了点头,心情好转一些,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接近花甲,权力也看淡了,加上在晋阳收了几个嫔妃,都陆续有了身孕,老年得子得女,心情又不同了,尽管这一场战争中,失去两个孩子,但他即将有多个孩子待产出世,冲淡了丧子之痛,更想安宁生活下去。

只不过,李建成、李元吉还年轻,如果一直做布衣白丁,哪怕有些钱财,恐怕以后在长安城也要寸步难行了。

“秀宁,你对当今陛下,是否动了感情留在皇宫,可是真心”李渊忽然问了这么一句,是想试探一下女儿的心意,如果李秀宁一心要留在皇宫,做罗昭云的王妃了,那么他相信,以自己女儿的才能和美貌,以后要得宠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李家人,或许过个五年十年,还能重新被启用,进入大华的权力中枢。

李秀宁听父亲这样唐突发文,有些尴尬不已,但是回想自己这两年的心情变好,似乎对罗昭云还真是越来越了解,越依赖了,尽管他一个月或几个月时间才出现一次,过来探望她,但是,都成为她的期待。

他的少年从军事迹,在大隋的赫赫战功,乱世中平定天下,诗词文采冠绝京城,每一项都令李秀宁刮目相看,感到了钦佩,以前是敌对状态,她也有自己的未婚夫,所以对罗昭云没有上心去研究,不屑一顾。

但沉寂两年中,认真揣摩、观察,当年交流,她也发现了这个罗昭云,似乎跟当代许多文士武将都不相同,有着特殊的气质和思维,的确很容易让女人喜欢上他。

“秀宁也说不清楚,都有一些吧,不过女儿明白,只有女儿在宫内,我们李家才能安稳。”

李渊深以为然,他其实也担心秋后算账,毕竟许多争天下的人,失败者最后都是家破人亡,枭首异处,即便投诚后会封王封侯,表现君王的仁义,同时也是做个天下人看,做给那些尚未被平叛的枭雄看,一旦等天下安定之后,做君王的就会觉得这些昔日枭雄人物碍眼,存在隐患,会波及朝政,仍然会找借口赐杯毒酒,再抄家满门了。

所以,为了家人的稳定,李秀宁的这种考虑是有必要性的,她决意留在宫内,甘心为妃为嫔,哪怕宝林、美人称号都行,一方面觉得嫁给罗昭云,也是她欣赏的男人,另一方面,也是为家人安全考虑。

李渊轻叹息一声,带着几分无奈道:“好吧,为父也不多言了,总之,皇宫是个冷酷无情的地方,你自己在这里生活,朝廷无勋贵外戚支持,不要轻易与人争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生活下去,为父在家也能为你高兴了。当今陛下,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确是个当世稍有的英杰,你真的嫁给他,并不亏”

第九百八十二章南下增兵

数日后,侯君集率领的五万大军,过冯翊郡、京兆郡,抵达京师北面的泾阳大营。

这里面有屯扎的数万禁军,操练不辍,是护卫京城的力量,侯君集所带兵马属于外部军队,按要求在外围大营就得驻扎,不能无故接近皇城,以免引起变故。

朝廷对地方军队靠近京师,都是格外慎重和警惕,而且调兵权、指挥权,是兵部与枢密院相互牵制,将领临时委派任命,有了兵符,才能调动军队,军饷钱财、户籍调动却都是兵部在管辖,免得将领权力做大,形成不听皇命,藩镇割据的局面。

侯君集让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后,带着几名副将,赶往京师,入皇宫要面圣述职。

本来这次要赶来参战,对付突厥兵马,却晚来了一步,军队没有到,仗已经打完,大破了突厥,使得侯君集等人都有些懊悔,奈何行军速度已经提到最快,不可能昼夜全速赶路,那样队伍吃不消,到了也是疲兵,无法作战。

罗昭云在御书房召见了这几位风尘仆仆的将领,勉励一翻。

“尔等在晋阳作战,非常艰苦,消灭李唐,功劳卓著,这次长途跋涉,从太原带兵赶赴河西秦川之地,虽然没有赶上大战,但是苦劳还是有的。”

“臣刚到河西之地,未出冯翊郡,就得知前线大胜的消息,既为陛下的大破突厥消息感到高兴,同时,也为我等晚来一步感到懊悔,未能与陛下并肩作战,终究是我等一大憾事。”侯君集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你们这支兵马,勤王而来,作为增援之兵,突厥人也探查到了,会有一定压力;而且我军将士得知你们赶来,心中也有了底气,此消彼长,对我军士气提升有很大好处,所以,这次从晋阳带来的援军,作用也是起到一些。接下来,还有仗等着你们去打。”

“请陛下明示,我等将士必会鞠躬尽瘁,为朝廷效命”侯君集等人虽然心中隐隐猜到跟南方作战有关,但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