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江山争雄 > 分节阅读 300

分节阅读 30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古代的歇山式城楼,青砖色泽彰显凝重,古色古香的城池建筑,健壮的武士列队,旌旗飘展,百姓夹道观摩。

罗昭云坐在高大的辕车之外都有钢板加厚,里面如同一座房子的宽敞,这是身为君王该有的座驾档次。

侍卫掀开车帘,罗昭云站在车辕平台上,挥了挥手,从容镇定,雍容高贵,一身龙袍得体,英伟挺拔,看上去有一种九五至尊该有的气势。

将士、臣僚和百姓们们看到这一幕,都心生敬畏,一片片跪倒在地。

“都平身吧”罗昭云虚手一抬,示意众人起身,并说道:“众卿家辛苦,待朕入城升殿后,会对诸位前线将士进行褒奖,对西秦的旧部进行册封。”

“谢陛下”侯君集、褚亮等人行礼谢恩。

罗昭云虽然有些不习惯,但还是极力维持自己的君王形象,举手投足,多需要稳重和气度,让侍卫放下帘幕后,龙辇辕车继续入城。

城内百姓欢呼迎接,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

在一处临街酒楼的三层,站着一男一女,男的身穿墨黑玄衣,女的身穿素白长裙,在酒楼临街的窗口内,向下观望。

“叶姑娘,这罗成真的没有君王之位吗”

“嗯,按照我祖师的禁忌手册上的预言,不该有罗成称帝,你们李家的唐王朝,才是正统。”

“会不会,令祖师的预测出现的失误”李玄霸问。

叶珺瑶摇了摇头:“祖师她自称来自神秘的海外,古老的宗门,那里的人据说有能上天入海,有千里耳、顺风眼,能够看到万里之外的事,彼此之间,相隔千里都能保持通话,她意外出现在大陆上,建立补天阁,希望能预测中原的国运,维系历史的走向,这是我补天阁存在的意义,正因为屡次预见成真,才会被隐门推举为盟主。”

“大隋的命运已经准确出现了,但罗成这个人,却不在师祖的预测中,我怀疑他,是一个变数,因为他的幕后,似乎也有一个与我派祖师来自同一个地方的高人,如果有他指点,说不定逆天改运,要将未来的方向偏移。”

李玄霸听得如此辛秘,不禁皱起眉头,连他的师傅紫阳真人,也精通卜算,但绝对不如补天阁这样掌握历史大势的命运,这也是为何几个隐门势力,甘愿推补天阁为盟主的原因。

“我们行刺罗成的几率有多大”李玄霸上次行刺薛举得手,所以还想继续用这种法子。

叶珺瑶摇头道:“隐门不能干涉过多,否则,对各路诸侯的震慑太大,最后,很可能会招惹灭门之祸,个人勇武,无法抗衡朝廷,一旦真的在乱世中不留手,杀戮过多,隐门日后会造没顶之灾。”

她心中清楚,所谓隐门,传承几百年下来,许多门派凋零,人才并不多,别说宗门经义已经跟不上时代,连武功高手,也诞生不了几个。

除了掌门人武功达到先天之上外,像他们年轻一辈,达到先天罡气层次,屈指可数,一旦被大军围剿,后果可想而知,绝对毁灭性打击。

所以,隐门的势力都有盟约,可以派弟子下山参与,追随英主打天下,但是不能以隐门的身份去联合行刺诸侯首领、主要将领,这是埋祸。

只有补天阁在历史几次关键事情上出手,事后也要做得不留痕迹,展现出暴毙、意外的现场,不留话柄。

由于补天阁数次都是选择正确,占到最后胜利者一方,才能保留了隐门没有被围剿,但他们这些江湖门派其实已经被朝堂的掌权者忌惮,只差一个导火索,很可能会对江湖宗门进行打击。

叶珺瑶婉拒道:“李公子,你尽快回唐朝廷吧,作为李家人,你有理由和权力参战,至于我补天阁,暂时要观察一番,诸侯争霸开始,不宜插手过多,变数出现,我补天阁不得不谨慎对待。”

第七百零三章北返

宇文化及在江都城逗留了一个多月,祸乱后宫佳丽,过足了皇帝瘾。

但将领们联合上书,要求宇文化及率众北返,打回洛阳,甚至攻回长安城。

这让宇文化及犯难了,因为他得到可靠消息,洛阳已经被王世充控制,外围被三十万瓦岗军包围,要攻打洛阳,靠他十万兵马,如何能实现

大兴城被李渊占据,建立了唐朝,改名长安城,拥兵二十万,有函谷天险,攻入关陇,又谈何容易

因此北返,对于宇文化及而言,就是一件极其艰巨的任务,很难实现。

何况不论是洛阳,还是长安、西北军,都发布檄文,要诛杀宇文化及一家,为先帝报仇,他成为各方势力欲打击正名的对象,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北返太危险了,我们就在江都驻扎,横扫李子通,辅公拓等势力,在江南建立一个新的朝廷,不是很好吗”宇文化及觉得,老实待在江都,才是最好的避难方法。

十万雄兵,加上地方兵马,足以自保了。

裴矩道:“这恐怕不行,目前各领兵的将军,联合上书,声称这是下层军官、将士的意愿,他们远离洛阳和关陇的家乡,思乡心切,他们凝成一股,如果大丞相不同意,他们可能会出现大批的逃亡,或新的叛乱。”

这裴矩原来是黄门侍郎,宇文化及叛乱之后,斩杀了一些大臣,但是裴矩跟他没有多大过节,宇文家人也深知裴矩的外交才能,所以没有加害,继续任命他为黄门侍中。

除此人外,还有内史令封德彝、刑部尚书郑善果等人,也被宇文化及留下活口,继续做官,名义上辅佐傀儡皇帝杨浩,实则都要听从他的号令。

“你们以为呢”宇文化及虽然手段黑,心计奸诈,但在大局观上还是欠缺,谋略不足,难做大事,所以在这件事上需要询问几位大臣的建议。

内史令封德彝道:“大丞相,这些禁军骁果卫可都是在关陇、洛阳一带招募,他们来到江都,对于气候不适应,又恋家乡和亲人,无心留下,由于人数太多,一旦聚在一起闹事,十万大军,很可能就会酿成另一场祸乱。”

郑善果道:“杨广不肯北返,才引起逃兵不断,军中埋怨,使得众将军的不满,联合起来兵变,如果大丞相效仿杨广,迟迟不肯北返,留恋江南的安逸,很可能会被他人所取代,所以,必须谨慎对之。”

宇文化及闻言,脸色微变,因为他不会忘记,当初那些将领凑在一起,要谋反的理由,就是杨广猜忌日重,不肯北返,要醉生梦死在江都,只等江都外的四处叛军攻入此城,然后死在此地。

这是诸将的利用的借口,也正是底层士兵最关心的问题,宇文化及自信思考,觉得自己若是不北返,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杨广,会被其他将领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