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4(2 / 2)
“有一首佳作啊”大才女忍不住一叹,今天夜里,这个男人给她的冲击,实在太大了,终于明白,他能名声鹊起,在大隋名传天下,绝非侥幸,这等文武全才的年轻俊杰,谁能比肩左右
如意公主此刻有些痴迷了,满眼冒着小星星,恨不得立即扑入怀抱索吻了。
当罗昭云送走二女的时候,似乎都没有待够,一个是想要多亲热一番,另一个,很想进一步切磋、谈论一番诗文和才学等,却被他以深夜太晚,东都不稳为由,派人送回薛府和宫城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乱局将启
元宵节落幕了,一股旋风卷起千层浪,东都洛阳再次戒严。
隋炀帝大发雷霆,对于一心想要做圣可汗的他,心高气傲,却屡遭刺杀,这是打脸的行径啊
“高句丽朕必讨伐高句丽,让它臣服,成为大隋疆域”
杨广立下决心,不降服高句丽,绝不会罢休,哪怕倾尽国力,也要出这口恶气。
这件事,谁也劝不动,谁也劝不了,无法阻挡他征高句丽的雄心壮志。
罗昭云夜里去见了高雨菲,今晚把她安排在三楼之上的四楼,那是平时烟雨楼计算工钱、管理账目的地方,只有罗昭云、宁沐荷、萧依依才会上来。
所以,高雨菲虽然没有亲自参与文人宴会,但楼下的一言一行,她都在楼道口听得真切,对罗昭云的文采,钦佩不已。
见面的时候,高雨菲的眼神,明显多出几分明媚和灼热。
她的身段儿颀长苗条,细细的腰杆儿挺拔柔韧,走动间犹如一管柔韧的青竹迎风摇曳,一身淡绿色霓裳,气质清雅,一双明亮的双眸,又直又挺的鼻梁,红嘟嘟的小嘴儿,模样迷人。
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女人味儿,柔柔的,是那种能直接钻进人心里去的味道。
罗昭云收回目光,开门见山道:“今晚有两地都发生了暴乱,有人行刺当今圣上,还有一波人,据说是绿林好汉,被巡街的武侯府的捕快、侍卫发现,发生了激战,很快,洛阳会再次戒严了。”
高雨菲蹙一下眉,说道:“原来如此,这一次,应该不是我高氏族人干的了,毕竟当初刺驾,并非想过真的能成功,只是要气一气大隋皇帝,使他对高句丽用兵,祸水东引,激发天下各地的矛盾,这样,反隋的武装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隋必然会被推翻。”
“你就这么自信,各地都能起义抗隋”罗昭云有些奇怪地问。
高雨菲微微一笑,说道:“你不是在庙堂为官,就是边疆戍守,哪有时间观察民情,其实,这次大运河工程,挨着河渠附近百里的县乡,都遭受重创,大部分男丁被抓走、征调,为了赶工期,日夜动工,不分寒暑,死去六七成人,运河两岸的百姓,庄稼都荒废了,不少人担心被抓,都迁徙走,但由于大貌检索,户籍固定,不少人为躲避灾祸,只能逃入山林,落草为寇了,现在各地不少绿林好汉,都是这样形成的。”
“可是,大运河工程,为的是造反百姓,使南北运输通达,利在千秋的事,为何百姓如此反感它”
提到大运河,高雨菲就有些愤慨道:“是否利在千秋,我看不出来但是,当世的百姓犯了什么罪,竟然这样挖渠枉死,上百万人背井离乡,死在外面,而且大隋皇帝下江南两次,河渠两岸,还有栽种各种名输,挂上彩绸,还有准备餐食,这样家中了运河两岸郡县的负担,许多百姓田地荒芜,还要上缴各种名头的赋税,劳役繁重,苦不堪言,他们恨透了运河”
罗昭云轻轻一叹,以他对杨广的了解,也许杨广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干大功业,青史留名,他不是昏君,甚至有抱负,有理想,有聪明才智,只可惜,这个人太急于求成了,不惜民力,把百姓看成了草芥,丝毫不爱惜子民,才会招使民间百姓的憎恨。
大运河是有利的,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巨大,甚至盛唐的出现,也是因为有运河,两宋的经济发达,也跟运河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后世王朝的经济、军事等。
大诗人皮日休还曾写过一首名诗,来歌颂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
可见,大运河的确是好事,如果杨广不着急,用十年时间去开凿,爱惜民力,也许不会这样受人诟病了。
当然,隋朝灭亡,原因很多很复杂,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北伐高句丽,引发大隋倒卷式崩塌灭亡,在这历史上,都不多见。
罗昭云此时明知道伐高句丽是一个无底洞,但是,却不能去劝说隋炀帝,否则,估计容易被推出去斩首。
“希望我能带军,早日破城,让大隋命运改写吧”罗昭云心中这样想着,但无法预料,毕竟出兵大将分十多路,他只是其中一路而已,不起决定作用。
“一会我要回府休息了,今晚你就宿在这吧,明日我派车来接你,街上此刻估计都在戒严盘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高雨菲点头,听从他的安排。
罗昭云告辞了,在高雨菲恋恋不舍的眸光下,回到院子内,派人传唤了宁沐荷和萧依依,一起坐车出门,在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罗府。
大业五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待正月过后,罗昭云就准备回幽州了,去他最开始来到大隋的地方,经营地盘去。
第三百三十九章北伐提前
隋炀帝被刺大怒,决定加快进攻高句丽,原定大业六年的出兵计划,却提前大半年,打算入秋就出兵,这样可以打乱高句丽百姓收割粮草、交税的时机,使高句丽的朝廷没有无法征税收。
而大隋富甲天下,仓库充盈,绝对够数十万大军,二三十年使用了,所以拼国力,隋炀帝自信,放眼四海,没有那个番邦能富裕过大隋。
此时,已经顾不得大运河能否完工了,能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罗昭云和宇文化及也被下了旨意,出了正月,立即去幽州秘密按旨意办事,一个负责军械,一个负责养马,互不统属,不得干戈。
当地鹰扬府的郎将要全力配合,不过幽州在大业年初,已经更名为涿郡了,因为隋炀帝恢复了郡县二级地方制。
这里的地形十分重要,是大隋联系北边、经营东北防线的据点和内控河北的军事要地,兼有对外防御和对内控守的双重任务。
由于这里重要军事地位,所以鹰扬府在涿郡就设了两处,有两个鹰扬郎将,互不统属,其中罗艺就是其一,或许因为父凭子贵的关系,从以前的车骑将军,直接飙升上来,成为三个正郎将之一,另一位是赵十住
涿郡的郡守为李景,官位要比鹰扬府的郎将大,只是暂时不领兵权而已。
这样一来,兵权和治权分开,避免兵政合一,尾大不掉,藩王割据。
罗昭云得到消息后,就开始准备要回涿郡的事情了。
不过,在他未离京之前,还是入宫一趟,以拜会萧皇后为名,见一见如意公主。
二十岁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