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 / 2)
就连圣人都听说过“素肉”,与心腹臣子话时提到一二。
“听闻大兴善寺有一道素肉,尔等可尝过”
“尝过,确实好吃。”
“比豚肉还要香些。”
又聊了两句后,圣人不说话了。当晚他桌上分明多了几只笼饼,言是大兴善寺献上的,圣人尝后点头,直言味美。
有了来自官方的认证,李三娘饼屋在特权阶级中彻底留名,再加上贵人手笔大,遣人买笼饼都是几十几百地买,以至于馒头差点供不应求,对此三娘与莫小狗起先摸不着头脑,生意怎么突然变好了
莫文远知道原因,但他近日一心扑在豆子上,其余事一概不管。
莫文远提前同买包子的和尚说好,想要借大兴善寺的石磨,慧远得知后当然不会不同意,他好奇于莫小郎君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这日,胖和尚不了亲自前来,还多带了一匹驴子,言明帮他驮豆子,八筐豆子分装在两匹驴身上,莫文远高高地坐在驴背上,像是快乐的放驴娃。
不了道:“你又要做何吃食”他眼中涌动着对美食的渴望。
莫文远道:“我上回读杂记,看见淮南王在八公山上同方士炼丹,得菽乳。”
“书中言明菽乳味甘滑嫩,又有豆子的清香,我欲还原菽乳,大师你看如何”
不了道:“不如何,还原出来后舍我一碗罢了。”
莫文远道:“我省得。”
莫小郎君还未遁入空门,在大兴善寺却已很有人气,就连得道高僧都对他另眼相看,寺内不少人得知他要借石磨磨豆子后都放下手中活计,聚在磨坊。
他从驴子上下来,僧人主动帮忙,卸下豆子,来之前莫文远已将黄豆在水中泡过约6个时辰,此时豆子软硬得宜,方便出浆。
豆子从磨盘上方的孔倒入,磨成豆渣浆,僧人早已准备大木桶,盛放乳白色的浆料。
莫文远指挥道:“在木桶中倒入热水,水量为豆渣浆一半即可。”
忙于雕刻字板的慧空僧人也来了,他看后奇道:“这不就是磨豆浆的法子”
莫文远道:“到这一步为止,确实是磨豆浆的法子。”
豆浆传说中也是淮南王了刘安所创,据说他在母亲患病期间,将黄豆泡水磨成浆给母亲喝,刘母的病在喝完浆汁后很快就好了。到唐朝时,豆浆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饮品,大街小巷都可买到,莫文远的早饭经常就是一碗豆浆一枚馒头。
把豆浆与水按比例稀释后便开始过滤,现代时,莫文远所在的饭店是直接买专门的豆浆过滤布来过滤,然唐代尚未出现棉布,他便估摸着找了细麻布做替代品,效果差不多。
麻布两角被钩子钩在半空中,另外两角由两名僧强体壮的僧人提着,随后将稀释好的豆渣浆倒入麻布中,不断摇摆,直到无水滤出便过滤完毕。莫文远人小,就在边上指挥,身强体壮的僧人在他的指点下行动。
过滤后直接用细麻布包裹好豆渣,俩僧人一左一右用力压挤包裹,豆浆从布中渗出,跌如锅内。
莫文远一边看一边拿支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他喃喃自语道:“下次应该做个能用杠杆原理榨浆的机器,比人工挤效率高多了。”
手挤豆浆是技术活,一个人干,一会儿就累了,好在围观他做菽乳的人多,见一人没力气了,就有人主动接上,几名僧人轮番上阵,一大铁锅的浆汁新鲜出炉。
莫文远欢天喜地道:“可以开始煮了。”他找了两条凳,凳子叠凳子,莫小郎君踩在凳子上,于铁锅前挥斥方遒。
白色的泡沫从酱汁内泛出,锅越来越满越来越满,泡沫几乎与锅边齐平,又烧了几分钟,泡沫逐渐减少,直到没有,见汤面平稳后,他便进行最关键的一步,酸汤点豆腐。
酸汤做得简单,白酒酒尾发酵而成的醋与水混合,堪堪达到1:5得混合比例。莫文远从报童包内掏出一竹罐,将调配好的酸汤撒入锅内。
僧人目不转睛盯着大锅,酸汤下去后,锅内产生了奇妙的变化,丝丝缕缕的白云片儿凝结,不多时便布满铁锅。鲜美滑嫩的豆腐脑盛在锅内,颜色比上好的白玉还要洁白。
脑海中蓦地响起系统提示音。
[任务:研制豆花11]
[奖励点:100]
莫文远深吸一口气,豆香涌入口鼻,很有心旷神怡之感,他道:“有人想先来一碗儿豆花吗”
僧人齐齐举手。
我要
第12章
问谁想来一碗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来了一碗。
民以食为天,僧人悲天悯人,笃信佛教,却没有超脱人的行列,豆花的滑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舀酸汤的勺子在豆花面上压一下,柔软却有弹性的白面颤巍巍地凹陷,等勺子移开,又缓缓恢复原状。
僧众尚且不知什么叫做q弹,豆花的模样却已让他们想到了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再加上豆香浓郁,凭想象,他们的口水就要滴下来啦
现场没有足够的陶碗,想要喝豆花,和尚们必须自备碗筷。磨坊与僧寮不远,端庄的和尚们原本还踱步行走,回去拿钵,见他人走的飞快脚下生风,也急了,生怕到晚就没有豆花喝,于是一个个加快脚步,硬生生走出了竞走的速度。
莫文远同慧空和尚站在锅边,舀豆花,慧空和尚不仅年轻英俊,善于雕刻,在数字上怕也有点天赋,他大勺一掂,就知分量几何,每位僧人分到的豆花都大差不差,待院内僧人都领完之后,锅见底,连白花花的边沿部分都被舀干净了。
农历九月,天还没开始转凉,最近又有秋老虎作祟,一碗热腾腾的豆花喝下去,僧人光滑的脑袋上都在冒汗。莫文远把被汗水粘成一搓的头发往旁边拨拨,高兴道:“成了。”
慧空和尚对一小碗豆花很珍惜,他小口小口吸,胖和尚都开始舔碗底了还没喝完,他道:“这就是菽乳”
莫文远道:“还不是,菽乳还需要将其重物压一刻,这是比较薄的菽乳。”
慧空和尚哦了一声道:“为何叫豆花”他还记得刚才莫文远的话。
莫文远镇定道:“豆浆与酸汤相容时,飘在汤面上的,可不像是一朵一朵花”
慧空和尚回忆当时的画面道:“善。”确实很像。
他们站在一旁聊天,其他僧人却还在回味豆花的味道,特别是不了和尚,表情梦幻:“我从不知豆花竟如此美味。”
旁人笑道:“你以前根本不知豆花是何物”
不了毛遂自荐道:“莫小郎君,可还要做菽乳不我可以帮忙搭把手。”他们在莫文远附近,刚才慧空与他的对话都被几人收入耳中,他们心说豆花如此美味,菽乳该是怎样的珍馐啊
但莫文远却拒绝道:“今日不做了,我要想想法子提高挤压豆浆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