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5(2 / 2)
甚至就连弗格森自己,都不免有些悔恨交加。
他应该早点换人,早一点调整的。
曼联的后防线面对拜仁慕尼黑的三叉戟,确实很不适应。
后卫的第一任务就是保护好空间,尽可能地不让对手直接面对球门,但这一种打法在面对拜仁慕尼黑的时候,变得非常困难。
里贝里、阿奎罗和罗本的身高都比较矮,但却非常灵活,脚下技术很细,个人能力超群,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没有固定的位置,在中路在边路,甚至回撤,都可以制造威胁。
这就给所有防守他们的球员带来一个大难题。
当然,不是没有办法去遏制他们,那就是收缩防守,保持中后场的严密,尤其是后场中路。
但如此一来,付出的代价就会很大,曼联将彻底丧失掉对拜仁慕尼黑的传控限制。
弗格森很难去估量到底这两种选择哪一种会更好,或许任由拜仁慕尼黑控球,德甲巨人也很难制造威胁,但也有可能会被进更多的球,因为防守总会出现失误的。
这种被动的打法容错率太低了。
站在一名主教练的角度来看,球员总是会出现失误的。
弗格森曾经有机会跟包括范加尔在内的众多欧洲名帅讨论过高寒,他们都很好奇,高寒为什么总是能赢,而他们为什么总是无法击败他
从球队实力的角度来看,高寒选拔球员的眼光堪称神奇,众多看起来很平平无奇的球员,到了他的手中却总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例如施魏因斯泰格。
小猪在高寒入主拜仁慕尼黑之前,根本没什么太好的表现,可在高寒调教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欧洲数一数二的拖后中场。
而除了选拔球员的眼光外,高寒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的战术造诣。
范加尔就说过,高寒的传控打法,对进攻的执着追求,这些都可以从克鲁伊夫和他,以及巴塞罗那等球队的身上找到影子,但更重要的是,高寒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之前的高位逼抢压迫就算是高寒的一大创新,到了国际米兰后,高寒明显对自己的逼抢压迫理念进行了提升,而到了拜仁慕尼黑,整体打法又更进了一步。
可以说,高寒不断地在努力提升着自己,不断地创新着理念,引领着欧洲职业足坛的战术革新,这才是高寒真正叫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这一场欧冠决赛踢到了现在,弗格森和曼联都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
他们甚至一度无比接近冠军奖杯,尤其是在开场阶段,如果把握机会的能力再好一些,那他们说不定就赢了。
可是现在
但就在这时候,弗格森却突然间惊醒了过来,双手并拢,重重地拍向了自己的脸。
自己这是怎么啦
比赛不是还没有结束吗
再看看球场上,曼联球员也似乎有些沮丧,哪怕换上了朴智星后,球场上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场面依旧还是被拜仁慕尼黑所掌控。
弗格森心里头明白,这时候需要自己站出来了。
红魔曼联可以被打倒,但绝对不能被打败,被打垮。
想到这里,弗格森立即看向了麦克佩兰,“去,让斯科尔斯和安德森准备上场。”
比赛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份上,那就没必要再有所保留了。
输两个是输,输三个,输四个也是输。
没有提前缴械投降的红魔
朝着麦克佩兰喊完后,弗格森直接走到了场边,怒视着球场上的球员。
传说中的吹风机来了
正文第733章欧洲之王
弗格森早早用完了剩下的两次换人调整,表现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再加上他在场边的吹风机特效,让球场上的曼联球员精神面貌有了相当大的改观。
尤其是换上了安德森和斯科尔斯之后,曼联依旧保持着强大的中场压迫,开始对拜仁慕尼黑的传控打法形成遏制,同时借助斯科尔斯的传球来制造杀机。
高寒也很快做出换人调整,用克洛泽换下了阿奎罗,赫迪拉换下了比达尔,稳住了球队的中前场,尤其是克洛泽,开始承担起球队的前场支点的角色。
至于球队的中后场,面对疯狂反扑的曼联,高寒也不得不暂避锋芒,适当收缩防守。
尤其是当比赛进入到了第七十五分钟后,高寒研究了一下,也动用了最后一次换人名额,用罗伊斯换下了里贝里,发挥出德国小将在反击中的作用。
曼联在经过调整之后,虽然逼抢和压迫力度更大,但威胁却并不明显。
鲁尼和特维斯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快节奏攻防,哪怕他们以体能充沛著称,但也还是有些承受不住,而弗格森安排上场的朴智星实力远不足以打开局面,更多是充当辅助。
在这种情况下,曼联得到了场面优势,却迟迟没能制造威胁。
就算斯科尔斯偶尔传出了好球,也很难形成射门威胁。
这让站在高寒身旁的托马斯图赫尔感到很费解。
“为什么弗格森不上贝尔巴托夫呢”
明明是要放手一搏,加强最后时刻的进攻,但为什么弗格森却放着贝尔巴托夫不用,选择了安德森这不是有些奇怪吗
要知道,不管是在德甲,还是在托特纳姆热刺,贝尔巴托夫的表现都算是相当出色,本赛季到了曼联,表现也同样不差,可为什么弗格森现在却不肯用他呢
高寒微微一笑,“因为他知道,上了贝尔巴托夫,他们会打得更差。”
托马斯图赫尔皱起了眉头,有些费解地看着高寒,显然不明白这其中缘由。
高寒心里头明白,贝尔巴托夫成名于德甲,在托特纳姆热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力毋庸置疑,拥有出色的脚下技术,在锋线上对球的处理非常冷静,但他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软肋。
“你看了那么多曼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