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837

分节阅读 83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是西夏,是辽国,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北宋,北宋再也经历不起一次澶渊之盟了,这就是当时,仁宗打断了牙往肚里塞的原因。

谁曾想到,天赋异禀的儿子,居然把定海军当做了破局之笔,不但没有在仁宗这里获得多少好处,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下,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

先是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侯国,然后,更是取代了辽国,正式立国定海军,最后,现在已经包围了北宋。

在看到了韩琦拿过来的地图的第一时间,仁宗就知道,赵信为什么没有攻击的,北宋,一方面,仁宗和贵妃,是赵信的父母,另外一方面,恐怕就是人口了。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北宋不知道人口到底有什么用处,可是伴随着大量工厂的建立,特别是在地方,各种小手工作坊和大手工作坊的建立,工业,哪怕是最初级别,把手工业者给集中起来的工业,它们所创造的价值,都比的农业和其他的产业多的多,而这样的工业,在小范围之中,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只要不停的扩张下去,对于工人的需求量非常的巨大。这个或许就是定海军,似乎无穷的需求与工人,并且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的根源。

正是明白了这一切,仁宗才有这一次的出行,他要真正的了解赵信的心意,并且,把北宋交给赵信。

任何一个皇帝,都愿意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之所以不放开,眷恋权势是一个方面,可是仁宗绝对不是这样,他的想法,只是怕做不好。

赵信已经在定海军上面,书写了一个满意的答卷,又年轻,又精力充沛的,他放开又有什么问题。

之前或许还考虑到,会产生动荡,可是从韩琦,到参知政事们,只要到定海军走一圈,还有什么动荡会产生,定海军的强绝实力,让一切都不复存在。

按照定海军的规矩,仁宗平静的参加了欢迎仪式,然后到了定海军的皇宫,仍然是一系列的仪式,当一切都做完,仁宗顾不得劳累,专门把赵信叫到了面前。

这一场两个皇帝之间的谈话,没有任何人参与,包括贵妃,还有闻讯赶来的福康公主,整个谈话历时时间很长,足足4个小时。

贵妃就等在外面,福康公主陪在他的身边,哪怕是年年回去,福康公主也相当的依恋母亲,不过,苗妃却发现,福康公主的成长。

跟公主府不一样,跟北宋也不一样,福康是来做人妻子的,定海军也没有什么老爷之类的,虽然有贵族,可是这个只是名义上面的,并不存在奴役和附属,甚至贵为皇帝,有时候赵信也会亲自做一些家务,比如做饭什么的,人人平等,最起码表面上的人人平等,才是工业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

福康的成长,让苗妃心中感慨,一儿一女,都这么的出色,虽然福康不如赵信,可是也自己走出了幸福,特别是在诉说跟夫君的生活之中,那种小女子的姿态,从来没有在女儿身上看到,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苗妃并不知道,在里面,两个皇帝,父与子之间,是一场平静而睿智的谈话,仁宗讲了自己的感慨,赵信也回答了抱负,虽然说,跟仁宗的想法稍稍有些差别,可是具体的结果却差不多。

在一场交谈之后,仁宗宣布,他退位了,禅让皇位于定海军皇帝,而赵信也承诺,新的国家,定国号还是宋,不过会加上中国的称号,也就是说,不改朝换代的。

这是仁宗的底线,也是一直守护的东西的,当然了,对于赵信而言,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宋也好,中国也好,只是一个称号,而只有统一了北宋,所有的汉族加在一起,会达到可怕的28亿以上,这才是中国的底气,未来,当北宋也实行了定海军的政策,平稳两三年之后,汉族的数量会更加的增加。

什么王朝变化,什么朝廷更迭,只有民族和人口,才是关键,而庞大的人口,才是赵信未来一系列计划根基。

北宋随员的重臣们,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却不知道这么快,可是在京城官员们,都是留下仁宗信任的,他们也知道仁宗的想法,在接到了仁宗的命令之后,两国合并开始进行了。

这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关系到了众多的管理,体系,可是看起来繁杂的事情,在定海军这里,就不是问题。

定海军在过去的10年时间之中,早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预案,而庞大的教育体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足以应对管理层面上面的缺乏的,只要北宋绝大部分的管理机构,不给添乱的话,一切就顺理成章。

发达的交通状况,成为了变化的助推器,要稳定一个地方,军权是第一位的,定海军的军队,开始逐步的从铁路上,控制了整个北宋所有的重要城市。

铁路的修建,也是有的倾向性的,一般而言,重要的,有独特作用的城市,会第一时间修建,而其他的,不那么重要的,就会推后,一蝎远的小型的城市,到了目前,还没有铁路经过。

这就给布局提供了方便,几十万大军,可以不到3天的时间,布置到了各方,首先是道,然后是州府,再然后是重要的县,在中枢的配合之下,还有定海军强横的军力,一下子就控制了近乎所有的重要城市,然后就算是有些波折,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中枢重臣,他们无论是从经验,还是眼光上面,都远比其他的官员强,在知道了定海军的强横还有心态之后,也知道大势不可阻挡,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没有阻碍的,可是其他人就不行了。

这中间,宗室是重点,特别是一些实力强大的,有一定的权利的宗室,他们的还期望着登顶大宝,肯定不愿意轻易放弃。

更别说那些底层的官宦家族的,他们或许眼光没有多高,可是的凭借着家族,还有盘庚错节的关系的,还是在地方上掌握了一些势力,对于他们而言,家族和权利就是一切,有人动了,就是跟他们为敌,要不惜一切代价。

可惜,在煌煌大势面前,在强绝无比的力量面前,这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累积的家族势力,根本就是螳臂当车,在经过了一阵血与火之后,所有阻挡者都不复存在了。

赵信虽然很诊视人口,因为人口,不肯轻启战端,可是也不是迂腐之辈,当皇帝已经超过10年的时间,什么样的没见过,慈不掌兵,这些逆历史潮流的,当然要干掉的,留着当饭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