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813

分节阅读 8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实际上,对于科学的发展,众多普通的科学家,他们起到的作用,最多也就是添砖加瓦的作用,他们起不到开拓性的作用。

世界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一些天赋出众的天才,或者是划时代的科学家的精彩的发现和突破之后,后续的人员跟上来,夯实这个根基,然后逐步的发展。

定海军在发展的初期,这不是天才和科学家推动的,完全是赵信编制了教材,然后让这些人通过教材进行推导,完善,把初中高中的教材,进一步的推导,形成了大学的教材,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除了最初的5年时间,后续的7年时间,基本上,都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现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基本上完成,定海军也形成了一个,科研的体系,不过,在科技的体系,深入到某种程度之后,就没办法继续了。

科技,是需要的带头人的,定海军现在缺乏的是这个,虽然说实用的科技上面,还在不断的进行,可是在科技本身的深度上面,已经陷入了瓶颈。

赵信当然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最初的时候,定海军在技术上面的发展,是一马平川的,后世的知识,哪怕这些只是很不起眼,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可是要验证这些定律的,还有基础学科的东西的,就可以推动科技的快速发展。

这让这些科研人员产生了某种的错觉,仿佛科学就是这么快速的就能够推动的,可是,伴随着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并且根据赵信提供的零散的大学理科知识,推算出了更加前沿的科技,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

定海军的发展,不是顺理成章的,是在赵信拔苗助长之下发展起来的,同时,科研人员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哪怕有一些天才级的任务,他们却没有进行完善的教育,没有形成一整套的体系,就强行的发展起来,有些固化和千篇一律。

这些人,按照已经有的理论,推算出更深的,或者关联性比较强的,是可以的,但是独创性,就不行了。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赵信才不那么着急,把发展的重点,更多的放在的实用技术上面的,这种涉足的基础理论较少的,容易获得突破。

而真正定海军在基础理论的提升方面,还需要后续的,真正完整的接受正常的教育城战勾起来的这些人的,这些人之中的佼佼者和天才,才是推动基础科技向前发展的根源。

现在,第一批已经开始冒头了,在大学之中,提前跳级,已经差不多要完成大学教育,然后接触到的科技的前沿,现在的正在夯实根基,学习那邪沿知识,甚至一部分人,在科研的同时,已经开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只不过,这些人太少太少了,对于定海军目前掌握的理工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说,些微的提升,微不足道。

当然了,定海军也没有诞生一个,划时代的大科学家,那些大科学家,是可以跨越不同的学科,跨越不同的体系,提出划时代的理论的,比如说,爱因斯坦这样。

或许,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可怕的学习投入,会让定海军诞生这么一个划时代的大师,可是这个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是三年五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那就真的很难说了,最少说,在目前定海军的体系之中,没有这样的天才的出现。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跨越的发展,因为最初发展的关系,在定海军刚成立的时候,登上定海军的儿童,数量是相当少的,其中大部分,并没有用传统的培养方法。

定海军需要人手的,刚刚登上岛的时候,无论是定海军,还是这旭众,他们都不可能接受按部就班的,早一天出来,早天工作,就可以改变自身条件,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只有极少数有远见的,或者说,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天才一面的,才会被特别的培养。

这样的人不多,加上时间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天才潮,不过,时间是能解决一切的问题的,在定海军成立五年之后,定海军的教育体系开始建立并且完善,定海军的工人体系也进入到了平稳期的,不再大规模的需求工人,而第一批人员也解决了问题,这时候,推行教育就稳定了。

按照小学到高中10年的标准,加上大学四年,一共是14年,也就是说,要到五六年之后,教育人才才会井喷的出现,一直持续下去,到时候,会冒出一大批的天才的学者,他们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才会进一步的推动定海军科技的深入的,到时候,瓶颈才会被打破,发展也会正常起来。

第八百七十二章不同的发展

定海军在科技的道路上面,奋勇向前的时候,因为科技的提升,定海军的各项产值的,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连攀高峰,就算旁边的邻国,北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样是几年的发展,北宋也只是在定海军的帮助下,完成了100个工厂的而建立,复制了150家,一共拥有了250个大型工厂。

只不过,可是基本上,这些工厂都只有定海军的两三成的效果,可是就是这么两三成的效果,依然让北宋获益匪浅。

同样的,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途径,在目前的状态之下,也被认定为一个合适的发展途径,一定程度上面,改变了北宋的发展方向。

原来重视的农业和盐铁这样的,在这里被各种的商业和工业取代,或许说,北宋没办法凑集,兴办大型工厂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把一些手工业者集中起来,然后按照大型工厂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然后形成的工厂,也开始大量的出现。

这样的工厂,每一个工厂的人员,从20个到100个不等,跟之前的大型工厂相比,只是一些非常小型的工厂,可是这些使用了大型工厂的管理方法之后,立刻展现了不同的,不但供销旺盛,同时也创造了很好的利税。

工业,跟农业相比,创造财富的速度和效率大大的不同,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就展现了工业上面的用途,北宋的工业,可能跟定海军相比,连一个皮毛都算不上,可是他毕竟就是工业,一个可怕,充满财富的工业。

原因很简单,定海军帮助兴建的,后来通过定海军购置各种的机器设备,复刻出来的,那是真正的工厂,真正的工业,哪怕是复刻出来的,每一个年产值也会超过2000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