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8(1 / 2)
d了什么,人到哪里去了,目标又指向何方。
为了得到更多的线索,张举命令手下,兵分五路,顺着道路一路的走查过去,调查周围村落的状况。
马队的速度很快,大概2个时辰,汇报过来,调查了周围12个村子,完全都空了。。一个人都没有,村子里面的基本情况跟这个小菊村差不多。
在听完了汇报,县令还有县里的官员,直接就变色了,一个小菊村,按照县衙里面登记的数字,470人,这个失踪算是大案了,可是这个跟周围12个村落,一共超过5000人的失踪,那可是完全无法相比,他们一共才调查了12个村落,整个县里,到底有多少。
张举当机立断,直接坐镇的定远县,然后调动厢军,一个军的厢军,入住定远县,然后动员衙役还有大量人员进行调查,这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整个县城周边,除了距离县城较近的,经济比较发达,交通发达的村落。十年残梦提醒你:看后求收藏123读书网,接着再看好方便。其他的稍稍偏远一点,几乎都人去屋空了,整个县,近百个村落,大的700人以上,小1百人的,最少有8成人去屋空,也就意味着,这个不算是很大的定远县,可能要失去4万的人口。
同时周围的村落,也有一些人失踪,不过不是全部失踪,县城之中也有,整个加起来,可能要超过6万人。
张举这才有些慌张了,这也太可怕了点吧,同时,他在调查定远县的同时,也命令整个亳州,对于偏远村落进行调查,最少说,县城的人员,要走到村落之中,去看的,去看看人到底有没有失踪。
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果汇报上来,可是从现在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因为最少说,整个亳州,这么多的县,累计失去的人口,要超过40万。
亳州也算是淮南路比较大的州了,可是40万人口,也已经是8成以上了,这如果只是亳州还好说一点,如果是淮南路呢。
这样的情况,张举不敢怠慢,继续调查之下,然后飞报上面,派出了加急,送往淮南路,并且直接向中枢上书。
之后张举深入进去调查,很多的东西,就怕认真二字,原来突发的状况,特别是整村整村的失踪,当然是没有任何的线索,仅仅依靠留下来的这些线索,也无法解决问题。
可是到了县城周边的村庄,因为有失踪的,也有留下的,特别是县城之中的,线索顿时多了起来,当所有的线索都汇总起来,这些人确实是失踪了,而结果无不指向一个地方,定海军。
到了这个时候,张举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够决断的,甚至是整个淮南路。123。都无法决断,到了他这个层次,哪怕没有跟定海军直面过,可是也知道定海军的强大,本身是北宋心腹大患的辽国,都被定海军给干掉了,定海军会不会更加的凶残。
定海军的外交网络,覆盖了整个北宋,北宋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定海军知道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关乎整个和平演变的计划,在亳州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到了外交部,州一级的高官,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掩盖了,但是拖延一点时间,还是可以的。
一部分的力量。。用于隔绝信使上面,最少说,让这个信使,能够送入到淮南路的时间,被延缓,当然了,不是什么强硬手段,灌醉了,麻翻了,耽误个三五天的时间,还是可以的。
这当然无法争取太多的时间,实际上,不止一个亳州,在北宋,很多州府,都出现了影响,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县,以及以下的,定海军的力量可以处理的,类似的清除,已经进行了好多次了,现在终于瞒不住了。
不过,整个计划,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进入四月之后,实际上,已经在逐步的收缩战线了,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尾巴。
趁这个时间。十年残梦提醒你:看后求收藏123读书网,接着再看好方便。整个北宋范围之中,把一些该转移的,需要销毁的东西给销毁掉,甚至一部分的外交人员,明面上面的人员,也开始减少一部分。
北宋跟定海军的合作之下,特别是铁路这方面,合作的面也比较大,这个合作让定海军,在短时间,从北宋获得了3000万以上的人口,也因此,有众多的人员,必须要留在北宋,否则,铁路就无法运转。
定海军不会全部撤走,却会减少,比如说,少了大量人员,铁路本身的人员都在缩减,同时,大规模的提调北宋的人员,在这件事情之后,更是把蒸汽列车的密度降低了90,基本上达到了马拉火车的密度,各种的人员大规模的撤走,几乎已经达到了峰值的9成5以上,剩下的,也做了一部分预案,如果说北宋采用强硬手段,他们会选择化整为零的撤走,同时,一些比较的军事准备也在开始,总之,一切在暗处准备,几乎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第八百八十一章火车冲卡
干扰和手段,只能够影响一时,却不可能一直影响下去的,淮南路的事件,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常态,实际上,各地也或多或少的发现了,在经过了一定的手段处理了之后,特别是一些非常手段,可是越来越多的事件,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前提下,最终,一体汇总到了汴梁。
最少有7个路,都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暂时发现的,只是基于州这个层次,累积失去150万的人口,可是潜藏,却是巨大,一个路多则一二十个,少则十几个州,如果这个数字,扩大10倍的话,恐怕连转运使这个职务,都未必能够好做,更别说,有些州,干脆就是宰抚直辖。
北宋有宰抚直辖州的习惯,最初出现这个,只是为了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对于比较强大的州进行管制,也同时,为了宰抚退位之后,有一个地方安置。
到了参知政事这一级别,已经是最高的级别了,北宋又有轮流的习惯,这些老资格的,到底如何的去做,这就值得考虑,最终,基本上都是知一州了事。
或许,一般的州府官员,有着这样那样的限制,可是到了这些参知政事的头上,他们直接可以向中枢进行汇报,这样的汇报的,就连定海军,也不敢轻易的阻拦,很快的,就传到了汴梁。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控制,当7个路报告,一起送到了的韩琦的案头的时候,大事已经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