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3(1 / 2)
d的手中才可以,根本就不可能带出来。
好在双方达成了一致之后,草签了基础的合约,就代表着这个合约的成立,只要双方不推翻,在赵信登基大典之后,在两份合约上,盖上属于定海军的玉玺,然后有韩琦和定海军的使者,前往北宋汴梁,盖上属于大宋的玉玺。
现在两个国家来说,强势的一方是定海军,对于韩琦来说,只要定海军盖上玉玺,他已经算是圆满完成这一次的出使任务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对方耍他们的几率不大,那么就是真切的想要签署这个合约。
一直到回到了使馆,韩琦和富弼都有猩蒙的,如果不是手中,这一个已经签了太多名字,并且还有各种印章的公文,还没有盖上玉玺,可是这个合约是由双方各自的保存的,一直到的登基大典之后,他们会被召唤到皇宫,然后由赵信亲自的盖上玉玺,完成在定海军的步骤,再回北宋。
两个人到现在,都不相信,合约这么顺利的签署了,因为之前,苗妃答应的速度太快了,让他们有些疑惑,而孙悦希在最开始的态度,加重了这个疑惑,在感觉到,可能这一次,要无功而返的时候,却得到了这个让人意外的消息。
就合约的签订来说,达到了这一次最好的效果,这会给北宋最大的安全感,同样的,又得到了100个工厂,这些工厂只要建立,就可以产生巨额的利润。
虽然这些工厂,利润上面,是要跟定海军分成的,定海军跟北宋各站50,可是因为是在北宋的境内,税负是要在北宋缴纳,15的商税,3的增税,还有一些杂七八咋的税种,总共交税的数量,大概在35左右,这样算下来,单纯这个,每年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跟别说还有其他的税收和薪水。
前者,代表着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些是税收,有些是利润,无论是哪个,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北宋的收入,后者,虽然说发给工人的钱,不可能没脸的截取或者要回,可是这挟改善了生活,也融入到了北宋的经济活动之中,这也是有好处。
北宋现在,虽然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结构,却因为定海军产生了一些改变,一些生产总值,还有经济总量这样的指标,也开始统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一下子得到了100个工厂,对于北宋来说,这绝对是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情,本身,富弼这一次,就向着,引进一些工厂,或许太贵的引不了,可是一些比较便宜的,轻工业,是肯定要引进的,毕竟,总投入也不过是几百万,上千万而已。
这个在之前,是很难以达到的钱的数量,在现在,北宋不断发展之后,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了在财政余额高达数千万的前提下,虽然说,挪用一些资金并不容易,可是也比之前,要强了不少。
100个工场的投入,其中大部分都是纺织业,单纯这个,就节约了北宋的不少的资金,而且规模更加的庞大,在这个方面节约下来了资金之后,可以考虑别的项目。
可惜定海军的100个项目,除了75个跟纺织业有关的项目,其他的涉及到了各种的手工业,这些手工业遍布了北宋已经有的各个行当,毫不客气的说,有了这些,连韩琦和富弼都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来引进了。
到了韩琦和富弼这种程度,已经是城府非常的深了,可是2年之后,甚至手一年之后,就可以将北宋的财政收入提升三五倍,两年提升10倍以上,这个消息,就算是到了现在,也让他们无法置信,恍若梦中。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韩琦富弼知道,他们已经上了大当了,这个合约,在后世非常的有名,是信息不对称的代表,定海军不但获得了足够的发展时间,也获得了和平,为最终统一东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是定海军发展初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合约。
第七百九十九章感动和庆功
表面上来说,在定海军的投资的帮助下,伴随着100座工厂的建立,会给北宋带来非常庞大的额外收入,可能会让北宋的财政收入,上升几个档次,升三到五倍,都没有问题。
看起来,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可是想到定海军的整体收入,就知道,这笔钱,根本就是一个小数目的,北宋越富庶的话,未必一定就会更好,钱有的时候,是带不来力量的。
定海军是从全局的上面,做出的这个考虑的,在目前,定海军飞速发展的时间下,连从辽国占据的地盘,还没有完全消化完毕,没必要跟北宋死磕,那样的话,哪怕拿下北宋也没有什么用处。
定海军完成了整体的布局,核心就是人口,只有在和平的时代,才能够通过辐射,通过定向的吸引,从北宋获得足够的人口。
定海军目前,3700万的人口,只是一个强盛的基础,如果说,把人口总量增加到7000万的程度,那么等于是节约了10年以上,这个在最初的时候,对于定海军非常关键,哪怕因此,给北宋不少的好处,也是可以接受的。
人口才是未来10年,甚至是20年,定海军的核心,没有足够的人口,再大的地盘也无法占据,赵信可是知道整个地球有多大,知道北美,南美,欧洲,庞大的土地,适合生存,可以耕种的土地太多了,只要给他时间,就可以占据。
可是那种占据,甚至传播了先进的知识过去,不是给别人做嫁衣么,没有足够的人口占据这些土地,被别人学到了,来对付中国人么。
女子退出一线劳动,做一些第三产业,或者干脆就在家里带孩子,这是已经证明,最能够提升人口生产率的方法,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
有选择的减少女性密集型的产业,这也成为了定海军必须要做的事情,给北宋的那些制衣工厂,棉纺织业,目的也是如此的。
在定海军,逐步的减少女工的使用的前提下,在机器设备,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的前提下,棉纺织必须要向外,可是这样看来,北宋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轻工业收益非常的大,同时这个转移,也是为了保证定海军的消耗,所以,在约定之中,专门的提到了,所有的棉纺织品,70以上的被定海军购买。
这就保证了巨大的收益,要知道,定海军的劳资水平,比起北宋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在定海军,每一个人可以平均给到1000贯左右的工资,也就是说,类似于纺织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能是最大的成本了。
定海军全面的保证一个最低工资标准的,哪怕是最低的工资,也差不多有一年400贯左右,这在北宋,简直无法想象,一般平均100贯的工资,已经是劳力的工资了,如果换成女工的话,可能会压缩到50以下,按照定海军收购标准来收购的话,会有巨大的收益。
定海军付出,只是钱,北宋付出了劳动力,哪怕北宋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可是定海军收获的就小了么,不说的因此,减少纺织业,解放了多少妇女回归家庭,就算是商业领域,定海军就真的赔钱了么,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