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64

分节阅读 6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算是在目前的中国版图上面,能够超过它的也不算太多,更别说是11世纪今天,整个中国都是一片工业荒漠的时候。

围绕在沈阳旁边,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被定位到了辽阳,这里在后世大名鼎鼎鞍山,就在辽阳的附近。

这个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轨迹,在夏朝,商朝,都有活动的轨迹,到了周朝,甚至有分封,专门设立了国,历史非常的悠久。

因为被辽国占据的关系,辽阳的发展相对的不如沈阳,可是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并且距离沈阳旁边不远,所以,发展的还不错。

本身,重工业基地,应该设在鞍山,这里拥有整个中国国境,最庞大的铁矿,在后世,探明储量100亿吨。

现在,定海军的技术能力,当然不可能使用这么多的铁矿,也不可能把探明的储量,全部都使用上,可是哪怕是一些比较好开采的,都用不完。

按照定海军规划之中兴建的,差不多800万吨的钢铁基地的规模,哪怕是暂时开发出来的这些容易开采的,品味较高的铁矿,也足够用很长时间了。

哪怕是没有选择沈阳作为国都,鞍山都是一个绕不过的地方,作为第一个确定的工业基地,在占据了东京的那一刻开始,建设工作就开始了的。

开始是大量的铁矿勘探人员,他们需要在整个鞍山进行摸底,主要调查那个马鞍一样的山峰,当然了,周围的山峰都不放过。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铁矿,当然调查的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一大批小型的,容易开采的铁矿被发现,同时,原有的铁矿,也被扩大了。

虽然说,辽国在冶炼上面的技术水平不怎么高,可是在鞍山,传统就有铁矿开采,哪怕是一个小的,能够被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发现,肯定是比较高的那种。

保守估计,发现的铁矿石差不多有8亿吨左右,跟整个鞍山的铁矿石比起来,差得不少,可是对于定海军而言,足够了。

800万吨的产量,耗费铁矿石,绝对不超过2000吨,也就是说,8亿吨,足以用40年,40年之后,技术水平肯定要上升几个台阶,那个时候,更多的铁矿也就发现了。

在技术人员找到了铁矿,煤矿之后,并且储量都相当多的前提下,第二批出动的人员,主要对炼铁厂的厂址进行勘探,同时,再简单的勘探之后,进行一些基础的建设。

过去的几年时间之中,从定海军的摸索性建设钢铁厂,到琉球的建设,对于建立炼钢高炉早已经相当的熟悉了,从布局到建设,速度也开始加快。

算上最初拿下东京的时间,到现在,差不多50多天了,前期勘察,并没有耗费多长的时间,后期的建设紧跟上,现在一切都已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根基了,定海军在钢铁冶炼上面的大拿,钢铁行业的第一人牛大力,也带着他庞大的学生和研究团队,抵达了辽阳。

未来,定海军逐步的弱化行政职能,各种的机关,工厂,都会逐步的搬离,未来留下的,将会是庞大的造船工厂,当然了,也是被缩减的。

定海军这边,因为地处较高的维度,一般而言,不太会遭到台风袭击,实际上,到了后世的上海,遭遇台风袭击的可能性都会降低很多的,更加北方一点的定海军,可能性也不大,可是在保密性和安全性能上面差一点。

同时,规模也太小了,如果只是在风帆战舰时代,别说是定海军,荷兰那么一个弹丸之地,也可以容纳庞大的纵横七海的造船业,定海军附近更大,更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未来定海军的重心,肯定要迁移到北方,那么渤海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定海军会保留一个目前三分之一左右的生产能力,主要转向民事用船。

这个转移的过程,是漫长的,可能要三五年,甚至是10年的时间,才可以做到的转移,可是对于钢铁来说,是必须要迁移的。

当时在占据了琉球之后,钢铁行业就完成了第一次的迁移,整个定海军,就普通的粗钢制造产能的大幅度的迁移,留下的,只是一个小规模的炼钢炼铁场,然后就是一些特钢项目。

正是这些特钢项目,才支撑了牛大力的研究院留在了定海军,可是实际上,研究院的大概三分之二的力量,已经南下琉球了。

琉球的地盘足够大,物产也丰富,有铁矿石和煤炭,虽然距离稍稍有些远,却也可以接受,但是台风和一些恶劣的天气,是琉球最大的问题,就算是兴建钢铁基地,规模也是相对较小。

可是鞍山不一样了,在后世,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钢铁基地,虽然后来,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落伍,下岗潮之类的,有些落后,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根基还在。

800万吨,已经超过了目前定海军所有钢铁基地加起来的产能,这个是一个庞大的基地,同样的,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也都注入到了其中。

比如说,大规模的,超过1100吨的平炉项目,还有实验性质的,80吨转炉的项目。

这些都是整个定海军最出色的研究结果的,这些都会兴建在这个基地上面。

一旦这些项目彻底的完成了之后,未来的鞍山钢铁基地,会成为整个定海军最大的,技术最为先进,同样的使用人力更加少的钢铁集团。

这么一个现代化的集团,当然需要牛大力这么一个研究所的支持,整个定海军的研究所,除了留下了必要,对定海特钢的支持人员之外,剩下的包括琉球支持的部分人员,一起北上,包括牛大力在内的400多位研究员,8000多名助理和工作人员,跟随着牛大力一起,组成了未来的鞍山钢铁研究院。

同样的,从各个钢铁集团抽调4000多名基干人员,也同样的抵达了辽阳,他们会同工程人员一起,做好整个钢铁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