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59

分节阅读 6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有两天多的时间了,就算是再怎么震惊的事情,到现在,也归于平静了。

作为一个首辅,作为一个在万千读书人之中,脱颖而出,做到了最高位的人,就算是整个仁宗朝,跟韩琦并肩的,也就是十几个,真正历史来说,跟韩琦并肩的,不超过10个,这么一个出色的官员,当然不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想不到好办法,那就不想了,想象如何的补救,如何的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最关键的是,这是赵信的事情,再怎么说,赵信也是仁宗的儿子,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他们父子俩来解决好了,无论是那种结果,都不会流到外人田里。

在摇晃的马车之中,韩琦注意到了窗外的风景,才几个月的时间,汴梁又发生了变化,从大量的军事和城墙的建设,告了一个段落之后,汴梁开始用水泥修建各种的道路了,相对于原来的道路,这个道路,更加的平整,马车在上面行驶的速度也更快,也更加的平稳。

跟之前相比,北宋的马不知道增多了多少的,从西北获得的,再加上韩琦在西北草原上面的集中式的马场,提供了充足的马,不但支撑了整个铁路的扩张,也让北宋马车的保有量,提升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

在以前,就算是参知政事上朝,也只能够坐轿,原因很简单,没有马,现在马车不但速度更快,还平稳,为什么不选择。

这些道路之中,只有一部分,是在韩琦离开之后修建的,韩琦到幽州,不过是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中央的大道,却是刚刚通车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从火车站到宫中的速度,最少提升了一些,特别是进入到中央大道的时候,速度更快。

因为这是一条御道,除了皇帝,只有宰抚一类的,可以在这上面快速的前进,在所有道路之中,也只有这个道路上面是没有什么车,不跟其他的道路上面一样,马车只能够以基本的速度前行。

从火车站到皇宫,直线距离超过了40里,如果换成马车全速的话,可能连半个时辰都不到,可是在火车站,入城门,还有坊市之中,就算是想要加速的,也加速不了,也就是到了最后才快了一点,不到10里长的道路,用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走完的,韩琦抵达了北宋的皇宫。

现在的北宋皇宫,是在赵信的帮助下修建的,总计投资超过了1500万贯,这笔钱,就算是在现在北宋之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拿出来的,也就是定海军才可以,当时赵信毫不犹豫的就拿出来了,一下子减少了三司很多的问题。

这笔钱如果是走仁宗的内府,也会产生一些微词,可是这些是定海军孝敬的,上层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赵信是一个什么身份,儿子敬献老子的,有什么可以说的。

当时感觉到是很大的一笔钱,可是现在看来,却根本不起眼,韩琦看过了定海军的基本实力,如果说收入在1亿贯的时候,拿出1500万很困难,那几乎占据了岁入的七分之一,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只是七十分之一,很微不足道的数字。

这还是只是岁入,,在定海军之中,因为整个定海军,都是赵信一手创立,整个定海军绝大部分的工厂,产业,都是由赵信直接控制的,岁入在财政总额之中,大概是占据10左右的,剩下的,都是以利润的,不过这个利润,也被赵信利用出来,对于达到某种程度的财富来说都,太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场,赵信绝大部分的财富,都应用到定海军的建设上面,这一点,连韩琦都不知道。

最快更新

第七百五十一章紫光殿议

来到了禁宫的门口,实际上,在御道之上,已经是戒备森严了,不能说,御道严格不准人通行,却是少有人在上面通行,越是接近了皇宫的位置,御道的戒备就越发的森严,大概距离皇宫差不多5里的地方,每隔100多米,都有专门的禁卫把手,到了宫门口,更是有大量的禁卫。

韩琦的马车,是东府派来的,上面有韩琦的标志,当然不会被阻挡,不过在宫门口,韩琦也必须下车,好在他们停的位置,是在侧门,这里进去,就是仁宗日常办公的地方,大概要走一里左右,这对于还年轻的韩琦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为了参加定海军的演习,他都可以亲自的策马奔腾大半天的时间,更别说这样的缓步下来,跟车夫告别,顺带让跟随他的亲兵,到专门休息的地方等待,然后就走向宫门。

宫门的禁卫很多,可是不认识韩琦的,就比较的少了,韩琦是首辅,而且还是年富力强,手腕强大的首辅,日常进出宫门很多,还没有等韩琦走进,禁卫就主动的上千,对着韩琦行礼。

熟悉的流程,在宫门口验过了印信,拿着入宫的牌子,韩琦这才进宫,缓步的走在禁宫之中,他的心中,一阵的感慨,北宋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发生的变化太多了,也太大了,这个皇宫就是最明显的。

之前,北宋的禁宫,不能说大,更不能说气派,北宋的几任皇帝,都是相对比较的务实一点的,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明明白白的地方,而不是皇宫上面,北宋也是整个封建王朝少有,在拿下了政权之后,没有大兴土木,大规模的兴建宫室的王朝,只是对几个殿阁进行了修缮。

到了真宗和仁宗的时候,因为北宋的财政紧张,一些年久失修的,或者是受到了火灾和雷电的打击,而破败的宫室,也没有这个资金来修理,所以宫室一直都比较的破败。

这一次,赵信直接给钱,修建的这个皇宫,相当的庞大,999间半的宫室,还不是单纯的房间,是巨大的殿阁,这个或许对于封建社会比较的困难,因为庞大的宫殿,都需要巨木,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脚步逐步的扩张,巨木在人类活动比较繁盛的地方,基本上,都消失了,现在的巨木,大多都生活在四川南部的大山之中,要想从哪里路途遥远的运过来,这个耗费的时间就非常庞大,单纯这么一个运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定海军发明了水泥,并且用红砖结合水泥,哪怕是复古一点的做法,都节约大量木材,更别说,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还有一些类似于定海军特色的建筑。

整个皇宫的中轴线,是正阳门后面的三大殿,这个三大殿是在北宋的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了赵信从故宫看到的,庞大的三大殿,是朝会和礼仪的场所,要求气势恢宏。

比起以前,北宋的皇宫,最少大了10倍以上,特别是皇极殿前面的庞大广场,差不多有数万平方米,庞大的面积之下,是个人都感觉到渺小。

不过,这些殿阁,形式上面的感觉,要高于实际的使用上面的,甚至说,就算是朝会,除非是每隔半个月举行的,在京4品以上的京官的那种大朝会,否则的话,大部分,都是在其他殿阁进行。

现在的三大殿,只是表面上庞大,作为一个国家的脸面而已,真正处理事务,则是放在内宫之中,东府和枢密院,分别在皇宫旁边,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

足以容纳数百人的,皇宫之中,仁宗也同样有一个被称之为内书房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