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47

分节阅读 6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辽国防不胜防,可是在目前的状态下,定海军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整个北宋的海防线,都是漏洞,买一个地方都有可能登陆,总不能层层设防吧。

况且,隐隐的,韩琦觉得,丁海军的战斗力,在北宋军队之上,同样动用90万的军队,北宋几乎不可能在20天之内,干掉辽国,占据辽国大部分的城市,更别说,北方的广阔的游牧民族的土地,也是被控制。

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威胁着中原王国的游牧民族,在北宋这里,彻底的解决了,或许,只是一时的,也是前无古人的。

游牧民族的强大,在于他的野蛮,毫无文明可言,甚至是部落文明状态的游牧民族,依托着骑兵这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一悼大和整合起来,就拥有席卷一切的力量,而这一点,在元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无论是欧洲的文明,中亚文明,还是中国文明,都被这个黄祸给断绝了,元朝成立的年份不长,却是历史的倒退。

可是,这一点的分界点,就在于热武器的使用,当时欧洲,没有强大的游牧民族,王朝成功的从冷兵器向热武器过度,也就没有后面的倒退,可是中国不幸,遭遇了幸运的满清,再一次的失去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

赵信的穿越,改变了北宋的历史潮流,最少说,定海军已经成功的掌握了热武器。

从冷兵器时代,在充足后勤的前提下,经过了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步兵,可以跟骑兵对抗,稍稍差一点,就不是骑兵的对手。

可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却是吊打,拥有简单的步兵炮和火枪的热武器军团,可以撵着骑兵走到,游牧民族失去了唯一的利器,再加上各方面能力跟热武器有巨大的差别,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的问题,也没有问题。

庞大的草原,本应该是骑兵的战略纵深,也是游牧民族的保障,可是面对着热武器的强势,还有在后面不停修路的土木工程,这让游牧民族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撵走,而后续的工程,一步步的固化了整个草原,比如说大量的棱堡,还有各种高大的建筑物,形成的体系,只用少量的士兵,就可以把这里防守的固若金汤。

暂时,定海军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只是稳定了东北和内外蒙古,未来,伴随着稳定,还有各种保暖的加强,继续深入到北方,进入到西伯利亚,占据更庞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韩琦的思绪飘飞,无数的想法出现和消灭,不知不觉,远处传来了鸡叫的声音,一夜不知不觉之下,就已经快要过去了,想了一夜韩琦,并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反而头疼的事情更多了。

既然没有头绪,索性就不想了,目前幽州的事情太多了,从辽国回来的家族,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内地有一定的基础,其他的,都需要安置在幽云。

在整个北宋,幽云的地盘是最大,人口密度也是最低的,别说是几十个家族,就算是再来一些,也没有所谓,他们轻松的安置下来,顺带的处理了一些事物。

在韩琦正在幽云努力的时候,那个带着他的奏折,还有赵信所写的信盒子,在火车上,一路飞奔的前往了汴梁。

在北宋,这几年的时间之中,修建铁路,已经成为了热潮了,从第一条汴梁到应天府的铁路开始,这些年以来,整个北宋,修建了数万里的铁路,几乎把整个北宋,容易的修建的铁路都给修建完毕了。

接下来的铁路,就比较的复杂了,要么是比较偏远,修建难度更大的,要么是南方,那些遍布了江南水网的铁路修建工程,这些除了北宋政府推动,其他愿意投入的不多,因为利益不大。

不过幽云的收复,重新回到了北宋的怀抱,整个幽云地区,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同样的,在幽云庞大的资源可以供开发,有些甚至有很久的开采历史。

以前这些矿产不值钱,或者是没有多大的利益,可是现在,在定海军敞开了收购的前提下,这个在利益的催动之下,铁路开始大规模的建立。

跟过去的北宋不一样,幽云的铁路是一步到位的,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中,开启了最少40条铁路的建设。

40多条铁路,每一条平均几十到上百里不等,一下子,一年的时间,幽云就变成了整个北宋铁路密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样的铁路修建,让幽云这里的交通非常的发达,几乎绝大多数的县城,都是有铁路通达的,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相当的方便。

这样的密集投资,还真的产生了效果,幽云这里,本身就是中国矿产资源比较发达的地方,无论是铁,煤,还是其他的资源,都有相当的储备,这些通过发达的铁路网,运送给了定海军,创造了相当的利润。

这个铁路的修建,也从侧面帮助了幽州,从幽州到汴梁,一千多里的距离,用铁路的话,最多不超过2天,而负责帮助韩琦传送奏折的,是一节超特快的专列,只有一些比较珍贵的物品,还有加急信件,才会通过这个传递。

不但使用的马都是最出色,保持了相当的速度,同样的,在铁路运行之中,进行调整了之后,保证它的时速,可以达到35公里以上的固定速度。

按照这个的话,24小时不间断的话,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往汴梁。

当夜深的时候,汴梁的铁路线,还是较为繁忙的,相对于其他的地方,汴梁这里,是整个北宋所有铁路的交通枢纽,一共有12条以上的铁路,汇入到汴梁,汴梁的编组站,也是整个北宋最为庞大的火车站。

而这一天晚上,一个有特别灯光火车,出现在了夜幕之中,临近所有的车站人员,几乎都用超规格的对待这一列列车。

没有任何的疏漏,这一个列车,成功的停靠在了汴梁火车站,而一个身穿着六品文官服饰的官员,进入到车厢,进行整理。

经过了一番交接,一部分放下来,由下面的吏目来处理,唯一一封,盖上了韩琦印信的盒子,被他亲自捧着,送入到了东府之中。

在这一个车厢之中,很多都是绝密的文件,可是绝密也分为档次,一般的六品文官可以处理,可是加了韩琦的印信的,就不是他能够处理的,甚至整个汴梁,只有仁宗一个人能够开启这个印信,其他人开启,都是有违法理的。

经过了护送,这个盒子被送到了东府,然后由目前在东府之前的参知政事,亲手捧了送入到了宫中。有韩琦的印信,这样在边境的大臣,直接可以上书给仁宗,同样的,因为韩琦处理的是辽国的事物,现在有了消息,肯定是第一时间送到仁宗的面前。

仁宗很是关心,辽国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哪怕现在辽国衰落了,北宋并不惧怕辽国,不必在遭受辽国的讹诈了,可是辽国的很多东西,都是跟北宋息息相关的,。

经过了层层的传递,这一份奏折送到了仁宗的面前,经过了验证了火封,印信之后的,仁宗打开了这份奏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