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610

分节阅读 6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和军官。

更大的选择余地之中,再加上固定的教育,哪怕是最后到达定海军的,也会接受6个月到15年的教育,这些是军官大规模出现的关键。

封建的军队,特别是北宋,之所以有将门的出现,原因就在于,普通人接触知识的渠道比较窄,读书识字这玩意可以普及,可是兵法和地理,这个怎么普及。

这个是造反的手段,是屠龙术,这玩意要普及了,恐怕皇帝就坐不稳了。

可是在定海军,这一点没关系,甚至赵信还会主动的普及这个。

冷兵器时代,谋士和主将的作用的很重要,到了热武器时代,也很重要,却不是无可替代,特别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很多的战术战法,大家都知道,执行力度也相似,最终拼的,就是整体的实力和后勤。

这也是热武器时代带来的明显的变化,一只装备上面完全碾压的队伍,哪怕是让一个只能够称之为合格的将军带领,面对着一个名将的队伍,却武器不全,最终的胜利,几乎有九成,就是装备碾压的队伍

在这种情况之下,兵法和战术这些东西,最多能够称之为锦上添花的东西,最多能够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之中出现,这中间,普及和不普及,又有什么问题呢

大量的军官,还有专业军人,几乎把定海军的军队,变成了一个培训场,同时,加大了对民兵的训练。

只要决定了向北,那么几乎肯定要进入到大陆上面,别说是五万十万,就算是二十万,三十万,也不足够啊。

从这个时候开始,定海军的扩张脚步,就从来都没有停歇过,攻击北海道的时候,以困难的名义,再一次的征兵,这一次,定海军的规模扩张到了20万。

实际上,对北海道的攻击,最多算的上一次武装巡游,在这个程度之上,扩张的军队几乎都停留在了北海道。

到了庆历七年初,在占据了的北海道,不足一个月的前提下,再一次的攻击,这一次,干脆的把军队数量增加到了50万,比起之前,最少扩张了一倍多,可是经过了2年的调整和努力,定海军有这样的底气。

50万大军,这只是登陆的一部分,大部分已经抵达了北海道,其中先头部队大概是10万大军前来,负责占据登陆场,并且向着纵深,而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前来。

登陆进行的相当的顺利,远隔千里之外,定海军为了这么一次登陆的,投入了相当准备,除了50万大军,还准备了差不多70万的民夫,这些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投入到建设之中。

不过,登陆之后,原来属于海参崴城的地方,只有不到2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连一个有武力的都没有,被定海军大军前来,首先就是投降,他们不会有丝毫的抵抗。

在先头部队认真的探查周围一切之后,最终选择放弃原来的城市,重新建设。

定海军成立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最初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北宋的建设,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大量的钢筋水泥,还有新的建筑的方法的投入推广,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方式。

这种建筑方式之下,原来的城市,根本就提供不了多少帮助,反而会因为太小,并且年久失修的关系,带来很多的隐患,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新城的建设。

这中间,最佳的选择,还是在港口,天然的港口的位置。

按照后世来说,海参崴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港口,曾经是俄罗斯远东舰队的驻地,只要派出专业的人员,搜索一圈,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地方。

距离这个城市的位置,大概在30里左右,这里有一大片的沿海开阔地,大概能够建设起来120到150平方公里的城市。

这里是一个重点,虽然相对而言,有蝎僻了,可是实际上,这里会是未来几年,定海军在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的。

跟随着10万先头部队登陆的,还有5万民夫,他们一部分负责给这些先头部队,运输一些东西,保证让先头部队继续扩张,另外一方面,差不多2万人,就留下来建城。

只有把城市给建设起来,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不是无根之木。

北方,中国的东北,非常庞大,几十万,甚至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加上了朝鲜北部地区,这些会更大,这么庞大的土地之下,就算是20万,30万撒进去,也非常不起眼,更别说现在,一点基础都没有。

10万大军,还有后续抵达的20万大军,一共30万军队,开始四下活动,不过活动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高纬度地区,夏季的时间并不长,进入到阴历八月份左右,就会进入到严冬。

哪怕定海军做出了充足的准备,拥有羽绒服和棉衣这样,可以在高纬度地区,活动的御寒衣物,可是在北方的寒冬,那是自然的禁区,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在冬季里面活动的。

占据海参崴的时候,是在阴历七月左右,差不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说,不能在冬季到来之前,在海参崴建立大量的建筑物,还有御寒的建筑的话,他们大部分的驻军,就只能够回去。

这就等于说,浪费了半年的时间,虽然说,对于赵信,对于定海军,时间并不紧迫,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只要不过度的刺激北宋,定海军的发展就没有丝毫的问题,用10年,20年,当定海军的民众逐步的接受定海军,彻底的留下来,新生下来的这些年轻的定海军的成员,成长起来之后的,定海军自然而然的就会拿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一点,赵信也清楚,可是在赵信的心中,只要开启了,那就要尽量的做好,浪费半年的时间,从来都不是他愿意的。

在济州岛上,新建成的水泥厂,几乎全部都转产,高纬度地区使用的水泥,它能够在高寒地区,保持着相对的特性,专门适合高寒地区的保暖的空心砖,还有双层玻璃,也都做出来的,这些都已经在后面的运输船上。

几年的时间,定海军已经跟之前,大不一样了,因为琉球和济州岛的分流,大部分的工业已经转出去了,可是海军和造船厂,一直都集中在了定海军。

虽然负责琉球和定海军的官员,一直都在谋求大型的造船厂,因为他们那里海上活动也相对比较旺盛,可是定海军除了在他们那里兴建了的两个修船厂,还有4个小型的,不超过800料的小型造船厂之外,其他的,还是集中在定海军的运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