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9(2 / 2)
挪威太远了,那是北欧,如果能够去北欧,早就能够去的美洲了,从北方,白令海峡那边过去,还要更快一点。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日本了。
在靠近北冰洋,也就是日本北部的区域,是传统的鲸鱼栖息地,哪里的又大量的鲸鱼活动。
本身,因为长江渔场的产出,远远高于预期,本身,赵信没有那么快开启北海道渔场的想法,可是现在,这个想法被改变了,他还就必须要去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点,赵信还是知道的,他不知道,后世的捕鲸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可是没有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吧。
参考了鲸鱼的重量,力量,在捕鲸船上面,弩炮是必须的,还必须要是带着铁索的弩炮,在把弩箭射倒鲸鱼身上的时候,可以借助着弩箭的力量,把鲸鱼给拉回来。
高标号的钢材打造的弩箭,还有韧性和强度俱佳的钢索,这些是基本的配置,当然了,还有大量动力装置。
鲸鱼的重量,成年蓝鲸,最高可以达到70吨以上,就算是普通的鲸鱼,也多是超过10吨,这样的重量,就算是捕捉到了,要想把他们运送到船上,也不容易。
用类似拖捞的大型传动装置,再加上足够的人力,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同样的,为了保证效率,船也不用很大,后世的捕鲸船,综合性之的,会超过千吨,可是单纯功效性来说,几百吨就差不多够了。
定海军能够制作万料的大船,千吨不在话下,可是为了锻炼,为了保证效率,最终确定的捕鲸船的吨位在2500料左右,换算成吨位,七八百吨,可是其中技术含量,还有各种的先进的机器非常的多。
无论是操作性,还是抗击风浪的能力上面,都是非常强悍的。
现在的定海军,已经拥有了极为强大的造船和设计的能力,在经过了最初的西式帆船之后,开始逐步的融合了中国式帆船,还有定海军本身的长处。
各种螺丝的使用,出色的钢材,还有一些新的材料,这些船只,他们的性能大大的提升了,逐步逼近了风帆的巅峰时代。
捕鲸船也是如此,在赵信提出了要求,并且简单的把功效告知之后,很快的,一个初稿和模型就弄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一次次的测试和计算,最终,成型的时候,已经相当不错了。
定海军目前,连万料的大船,都可以在一个月之间,生产出30艘以上,更别说这样的小船,2500料,这个在之前北宋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海船了,可是在定海军,只要基本的结构出来,最少有50家船厂可以兴建。
捕鲸,从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工作,所以,赵信在确定了整个船的基本情况之后,就下达了单子,最少20艘船。
不是不想制造更多,原因在于,捕鲸船对于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民用船只的水手,必须要上船3个月以上,还要测试才可以。
定海军的航海,只是刚刚开启,船甚至比水手都多,一些低速的运输船,大部分都是新手上船。
捕鲸船,虽然是小船,可是是面向深海的,同时,还是捕鲸的,虽然只有2500料,可是水手的密度,可是比大型运输船都要多的多的,一艘船最少也需要150人左右。
这样下来,20艘船,起码是3000人,这样熟练的水手,就算是在定海军,也不算太多,还是赵信出面,薛玉努力之下,才抽调到位,其中,甚至还有1500人并不是专业的水手,他们只是上过几次船的士兵。
好在,捕鲸之中,真正需要操控船只的,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是需要战斗的并且使用力气的,比如说,装填弩炮,比如说,整理铁索,并且在射中了鲸鱼之后,把鲸鱼通过工具拉上来的。
小船造的非常快,20艘船,几乎在一周之内完成了建造,中间不错多少时间,在得到了赵信指点之后,薛玉承担了这一项的任务,他带着人员稍稍的合练了几天的,在船下水之后,就组成了船队,一路的向北而去了,在他看来,海战他或许不行,可是捕捉海鱼,还不是立刻拿下,他却不知道,这一路,还真的是艰难险阻。
第六百八十三章辽国撤退
山海关,惨烈的战斗几乎没有出现,谁都不是笨蛋,明知道无法攻破,却还要投入,除非是没有别的选择,人命在战争到来的时候不值钱,可是一旦损失太多,谁也承受不了。
辽军想的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可是他没有想到,三条能够大规模的运用兵力的,都被堵上了,之前想的,棱堡的造价很高这一点,有些不怎么靠谱。
周围数百里,都无法通行,要想绕道,必须要绕道千里之外,这个代价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是辽兴宗,也不得不考虑。
战争打不下来了,接下来,当然是派遣使节的扯皮,辽国派遣使节,前往北宋,主要是质问,为什么不宣而战。
如果说,之前,在幽云没有拿下来之前,辽国的使节,威慑力还非常的强,可是现在,一场北伐,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就拿下了折津府,还有折津府周围的12个州,这意味着什么。
北宋在战斗力上面,已经超过了辽国,辽国甚至连一个山海关都没有办法度过,要派遣使节,前来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这怎么可能。
顾左而言他,这件事情,任何一个礼部的官员都会,可以云山雾罩的跟他说个不停,但是就是不吐口,而趁着这个机会,北宋在疯狂的修筑棱堡。
16座x字型的棱堡,在折津府修筑完成,北宋在这里就拥有了一个根基,接下来,就是根据需要,继续的修建。
没有棱堡之前,长城,或许会是修建的唯一选择,可是棱堡的超强作用,在这里尽显无疑的前提下,长城,那是浪费的选择。
棱堡,或许无法御敌于外,让敌人不能越过,可是一旦有一个棱堡竖在后方,任何越过棱堡的军事行动,都会非常危险的,以棱堡为依托,就算是野战,北宋也不惧任何人。
辽国的使节,除了找北宋理论之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刺探这边的一虚报,幽云十六州丢失的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内部的一切。
如果说,北宋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防备,北宋肯定不会把这里面的情况告知他们,现在,一些必要的准备已经完成,可以亮一亮肌肉了。
首先带着这些辽国使节,观看的是位于的北宋境内的棱堡群,已经真正明白了棱堡的功效,知道棱堡是一种难以攻克的堡垒,看到位于原来北宋的北部,超过400座棱堡,差点没把使节给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