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2(2 / 2)
韩琦知道了,最多是重视起来,在未来,战争的时候进行推广。
对于上位者的,无论是600的死伤,还是4000的死伤,都不是很重要的,可是这对于军队的士气,却是巨大的,只要不是当场死亡,活着的可能性很大,最关键的是,经过了几次战场,几次受伤之后的老兵,在恢复之后,对于整个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也非常之大。
这些都是后话,护士只有定海军能够培养出来,未来加大合作的力度,派出更多的人去培训,或者把定海军的老师邀请过来讲课的,这都不成问题的,现在关键的是扩大战果。
第二天,几万大军分别开拨,分成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大概是15万左右,分别扑向了六个州,一旦打下来,再加上折津府,整个折津府附近的12个州,会被攻占三分之二。
同时,也把这个消息传给狄青,告知他,背后是稳固的,不在可能有辽军出现,让他安心的去战斗,取得更大的战果。
狄青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兵临涿州了,5万大军以极快的速度,跨越了100多里的距离,直接兵临涿州城下,把涿州团团围困,战争一触即发。
第六百六十四章箭雨掩护
到了这个时候,狄青当然不用在掩饰自己的目的,大宋的旗号还有狄青的旗号,分别竖立着,5万大军,把涿州团团围住,开始封锁城市。
涿州不算是很大的城市,因为有折津府的存在,涿州也就是普通的县城的样子,甚至连普通的县城都不如。
如果算底蕴来说,在汉唐时候,河北这边防御相当的强,当年,李唐统一的时候,山东曾经给他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甚至有大将陨落的。
北宋来说,一般强大一点的城市,都会进行补充,每年,或者是隔一段时间,进行修缮,可是幽云十六州,落入到辽国手中,已经超过百年,或许在最初,宋军气势高昂的时候,他们会修缮城墙。
可是之后,宋真宗的澶渊之盟的签订,一定程度上面,北宋再也没有挑战辽国,几十年过去了,他们怎么还会如同之前那样。
在狄青看来,城防变得薄弱了许多,甚至有衅败。
就算是没有炸药,就算是凭借着云梯,都能够在短时间,通过高强度的攻击,踏上城墙,更别说现在,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攻城方法。
涿州的郡守,这是参照着北宋设立的,幽云十六州独有的官职,他站在城头之上,手都有些颤抖。
宋军从何处而来,是绕道过来袭击,还是干掉了边境的辽军。
在他看来,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干掉了边境的辽军,对于辽国而言,那就是噩梦了。
不管是哪一方面,兵临城下了,他必须要守城,并且,必须要把这个信息传送给折津府。
作为边境,靠近边关这边的辽国官员,他很清楚幽云十六州对于北宋意味着什么,要么,北宋不会进攻,要么就是大战,最少是几十万大军的那种,眼下露面的这些,恐怕只是一个先头部队吧。
在强大的情报能力之下,整个幽云十六州的兵力分布,在狄青这里不是秘密,涿州不能算是幽云十六州的重点,因为有边境辽军的关系,涿州这里,只是有500人左右的辽军,可能加上部落的兵力,最多就是1000人左右。
涿州哪怕只是一个小县城,以往汉人打下的底子,整个县城的方圆也在3里左右,这在以前,是高大和庞大的代名词,可是现在,却是辽军的噩梦的。
1500米,平均15米需要站上也一个辽军,这样的密度,如果北宋攻城的话,根本无法抵挡。
经过了稍稍休息,整个军队的主力,重步兵和长弓兵,因为骑在马上的关系,消耗的并不算太多,在简单的埋锅做饭,并且等待了一会之后,就开始攻击了的。
此时,已经是午后了,可是在狄青看来,这个时间够了,半天的时间,足够他拿下涿州的。
一列列的士兵,分别列阵在前,对于攻城,主要用到的是重步兵,5000全副武装的重步兵,缓缓的前进,向涿州压过来,给了辽军巨大的压力。
就算是辽军本身的500兵,他们也不是一线部队,是二线三线的,精神指标相对较差,至于后来紧急招募的壮丁,他们精神就更差了,如果不是有刀斧手在后面弹压,说不定就会崩盘。
兵力太少,守将除了留下了100精锐,用于弹压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派到了城墙之上,他此时,没有别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守多久守多久,如果能够坚持到晚上,趁着夜色,在趁着对方消耗的关系,说不定,可以让信使离开城市。
涿州城,一共才多么大一点,只要战争开始,就算是依托城市,也守不了多少,三天五天,甚至是七天,被攻破是肯定的,在攻破之前,必须要有些作为吧。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所面临的,不是常规的宋军,而是加强的宋军。
5000重步兵,分成四个部分,向四门分别压来,围三缺一,这是兵法之中,被无数次的强调过的,那是心理战的一种方法,却不适合现在。
明知道只有1000人的城市,还不速战速决,并且堵住所与人逃走的路,不给折津府获得消息的时间,这才是应该做的,哪怕因此,造成更多一点的损失,也无所谓。
正规军,训练有素,并且装备精良的,那种肃杀之气,直接的冲向了上方,城墙上面的辽军受到了这样的压制,整个精神都被这个吸引,丝毫没有意识到,在250步之外,杀神正在列队。
看起来同步兵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做出了一定的伪装和遮挡,利用冲车和云梯,挡住了上方的射线,当所有3万多的长弓手列队完成,伴随着军官的命令,长弓开始了齐射。
3万长弓兵,以4息一箭的速度,在6